尹錫悅彈劾案這出好戲,快要結尾了。
但另一出好戲正在準備之中,眼看著就要開始了。
那就是提前大選。
目前,雖然彈劾案的結果還沒有公布,但韓國朝野兩黨都已經開始籌備了。
包括尹錫悅所在的“執黨”,也已經對他失去信心和耐心,在悄悄地進行著準備活動。
然而就在此時,李在明卻忽然傳來一個壞消息,他可能會失去參加提前大選的資格。
也就是說,他高興早了。
當地時間2月26日,首爾高院就李在明涉嫌在2022年大選中違反相關規定一案進行了二審的最后一次庭審。
值得注意的是,在庭上,韓國“檢”方要求判處李在明2年的“監”禁。
他們表示,“這些規定應該適用在所有的韓國人身上,無論他的身份有多高,無論他是什么職位”。
隨后,李在明對此回應稱,“我相信高院能夠明辨是非,做出正確的決定”。
目前,首爾高院尚未宣布最終結果,預計將會在3月26日給出答案。
好巧不巧,尹錫悅彈劾案將在三月中旬宣布結果。
如果他被彈劾下臺的話,那么提前大選就會立即開始。
也就是說,李在明案宣布結果的時候,提前大選已經開始了。
如果此時首爾高院認定“檢”方的要求合理,那么李在明將可能失去參與總統大選的資格。
如此說來,他是不是當不成下一屆韓國的總統了?
倘若真的如此,那確實太可惜了。
要知道,在上一次大選中,他僅輸給尹錫悅0.5個百分點,就已經很不服氣了,如果這一次再因為這些小插曲而導致他5年內不能參選的話,那真是充滿了遺憾。
但應該承認的是,他確實有點懸。
在去年的十一月份,首爾央院就曾判處他1年的“監”禁,只不過緩期2年才執行。
隨后,李在明不滿這一結果,繼續上訴。
可一般情況下,二審、三審改變一審結果的可能性并不大,因為首爾央院也不會亂判,定然是手中掌握了某些證據。
例如,已經得知的情況是:在上一次大選期間,李在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并不認識當時牽扯一個重要案子的金文基,但他曾是李在明的手下,而且在調查的過程中離開了人間。
這就讓人起疑了,金文基的案子是否與李在明有關,而他為了抹平證據才讓金文基永遠地消失?
不然的話,他為何不敢承認自己與金文基有交集,金文基又為何會在調查的過程中忽然離世?
這一切的一切,都充滿了問號。
而且,“檢”方現在追究的只是他在大選中說謊的事情,還沒有更深一步的追查。
因為根據韓國的規定,當時的李在明不能為了吸引民眾的支持而說謊,否則就將失去資格。
而李在明對此事的回應竟然是,“我當時記憶錯亂”。
這句話講出來,似乎也沒有多少說服力。
沒有人會相信這種說法。
不過,他似乎還有一點轉機。
那就是時間。
上文中說了,李在明案宣布結果的時間是3月26日。
屆時,無論首爾高院做出怎樣的決定,李在明毫無疑問會選擇繼續上訴。
這么一來,三審的終審又得等三至四個月。
而尹錫悅彈劾案3月中旬便有結果,提前大選的期限也只有60天,也就是兩個月。
等到三審終審來臨的時候,大選的結果都已經宣布,總統的位置都坐暖和了。
如果李在明能夠成功上任,他將獲得“豁”免。
所以,這個案子會對他的大選產生影響,因為他還要應付庭審,但應該不至于導致他失去大選資格,至于能否成為總統,那就看他的本事了。
關鍵就在于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的“檢”方似乎很活躍,既調查了尹錫悅,又要調查李在明,看起來還挺平衡的。
那么,他們這是想干什么呢?
其實很簡單。
一方面他們與公調處擁有著同樣的心態,都想在幾場大案中樹立自己的威信,所以他們辦案的態度很扎實,力度也很到位。
只不過公調處沒有他們的本事,只能將尹錫悅案移交給他們。
另一方面,也應該承認的是,他們也有一顆“公”心,既然有人違反了規定,那么他們就得查。
如今,尹錫悅下臺已經成為定局,連“執黨”都已經在籌備,金文洙、吳世勛、韓東勛等人躍躍欲試。
而“野黨”這邊似乎只有一個李在明,所以他出不得一點意外。
可偏偏在尹錫悅案的收尾之時,他卻傳來了這么一個壞消息,再次給提前大選帶來了變數。
就看他能不能把握住“時間”這一關鍵因素吧。
那么,大家認為李在明能成功走馬上任,彌補三年前的遺憾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