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行業丨市場觀察
本周看點:
-用“數智化”破內卷,酒類廠商怎么干?
-DeepSeek那么火,那它懂不懂2025年的白酒市場?
-萬字長文解析精釀啤酒的突圍之道。
行業環境
1.用“數智化”破內卷,酒類廠商怎么干?
關鍵詞:數智化,精準營銷,云端展廳,流量聚合,直播互動
概要:面對傳統營銷效率低和經銷商匹配成本高的挑戰,酒類廠商通過“數智化”實現精準破局。2025年華糖云交會暨線上(春季)糖酒會借助數字化展廳、精準數據引擎與全域流量聚合,為酒業注入新動力。其核心功能包括云端展廳、全渠道流量池和直播互動,提升了品牌展示和商機觸達效率。利用AI算法和意向指數,華糖云交會優化了流量匹配和線索篩選,節省70%的人力成本,并通過精細化標簽定向推送新品信息,實現“千人千面”營銷,助力酒企提高商機獲取效率和精準度。
2.DeepSeek那么火,那它懂不懂2025年的白酒市場
關鍵詞:白酒市場,AI預測,價格趨勢,消費場景,高端白酒
概要:春節期間,AI智能助手DeepSeek成為熱議焦點。為評估AI對白酒市場的理解,記者向多個AI模型提問。預測顯示,2025年白酒市場將呈現“冰火兩重天”,頭部品牌通過創新和國際化維持增長,尾部品牌面臨生存危機。DeepSeek認為市場進入存量博弈階段,份額爭奪依賴精細化運營;文心一言指出醬酒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Kimi看好光瓶酒的結構性機會;豆包認為消費將更加理性。價格趨勢方面,高端白酒價格穩中有升,次高端競爭加劇,中低端市場分化明顯。對于白酒股股價,AI模型們預計一季度延續下跌,二季度起逐步企穩,整體前景依然向好。
3.2024年中國酒類出口總額及總量雙增長 白酒穩居第一大品類
關鍵詞:白酒出口,酒類增長,國際市場,文化出海,品牌推廣
概要:2024年,中國酒類出口總額和總量分別增長至19.0億美元和7.5億升,同比增長6.0%和5.1%。白酒繼續穩居出口首位,占總額的51%,出口額達9.7億美元,同比增長20.4%,均價每升59.0美元,上漲13.3%。主要出口市場為95個目的地,香港仍是最穩定的最大市場。業內人士認為,2024年為中國白酒“出海”元年,頭部酒企如貴州茅臺、五糧液等制定國際化戰略,通過產品與文化輸出提升全球影響力。此輪“出海”不僅限于傳統華人區域,更注重全球分銷網絡和品牌文化的系統性推廣。
4.“光瓶酒進城”黃金窗口期開啟
關鍵詞:光瓶酒進城,性價比護城河,消費代際更迭,名酒廠牌賦能,快消品運營模式
概要:近年來,“光瓶酒進城”迎來發展機遇,得益于價格體系重構、消費代際更迭和名酒廠牌加持。據中國酒業協會數據,2024年光瓶酒市場規模預計超1500億元,城市消費者注重性價比,年輕一代接受度高達63%,形成“去包裝主義”潮流。名酒企業紛紛推出光瓶酒產品,抬高品類價值。市場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北、華南,目標消費者為白酒愛好者和年輕消費者。運營模式接近快消品,需大量資源投入,但可持續發展能力強。品質建設是關鍵,純糧釀造成新趨勢,全國化進程中產能和經銷商網絡至關重要。光瓶酒正逐步贏得廣泛認可,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5.深挖價值 白酒開拓新型消費市場
關鍵詞:消費場景轉變,酒旅融合,年輕化策略,數字化營銷,文創產品
概要:隨著酒類產品增多和消費習慣變化,傳統消費場景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各地政府及企業積極打造新場景、新業態,如貴州的“賣酒向賣生活方式轉變”、宜賓市的“美酒佳肴+”業態以及福建省的“全閩樂購”活動。企業方面,汾酒、瀘州老窖、五糧液等品牌調整策略,茅臺推進數字化轉型。新興市場包括酒旅融合、數字化營銷和跨界聯名,旨在適應個性化需求。面對年輕消費者崛起,酒企通過多元化營銷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文創產品和酒旅融合項目成新增長點。白酒行業正從渠道驅動轉向消費者驅動,注重用戶體驗和文化價值。
6.2024進口酒數據出爐:白蘭地進口額大跌29.5%,威士忌進口額下滑22.8%,葡萄酒進口量增長13.6%
關鍵詞:酒類進口,量額變化,市場復蘇,威士忌滲透,白蘭地下滑
概要:2024年中國酒類進出口數據顯示,酒類進口總量為8.3億升,同比增長1.4%,但進口總額下降6.2%至43.8億美元。葡萄酒成為亮點,進口量和進口額分別增長13.6%和37.2%,尤其是澳洲葡萄酒的強勢回歸,進口量和進口額激增5042.1%和16993.7%,重新成為中國第一大進口來源國。烈酒進口量和進口額分別下降7.5%和24.1%,但仍占總額的48.6%。白蘭地下降明顯,威士忌降速放緩且市場潛力顯現。行業預計未來幾年進口酒市場將實現弱復蘇,本土威士忌酒廠崛起值得關注。
7.荊棘之下,曙光何尋?萬字長文解析精釀啤酒的突圍之道
關鍵詞:消費提升,精釀啤酒,市場變革,增長潛力,多元消費
概要:國內精釀啤酒市場近年來增長迅猛,2022至2025年消費量以17%的復合年均增長率上升,展現出巨大潛力。消費者群體多元化,應用場景廣泛。然而,行業面臨諸多挑戰,如企業注銷或停業增多,主要問題包括資金獲取難、成本高、產品同質化及品牌曝光不足。為突破困境,創新業態模式成為關鍵,體驗型、規模型和巨頭型精釀各有側重,同時需優化全渠道營銷策略,通過數字化轉型、精準營銷和本地化服務提升競爭力,最終實現需求驅動的增長,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8.胖東來、盒馬們賣爆的白酒單品,為什么是它們?
關鍵詞:商超直采自營,白酒爆品,利潤驅動,復購關鍵,渠道生態變化
概要:胖東來商貿集團在2024年實現銷售額169.64億元,稅收達6億多元,憑借品牌美譽度、創新商業模式及人性化細節脫穎而出。其自營產品如“DL寶豐自由愛1995”白酒售價70元,銷售超3億元。商超直采自營模式成為爆款產品的關鍵,例如盒馬與光良酒業合作的“五種糧食釀的酒”和ALDI奧樂齊的低價白酒。這些產品通過高復購率、顏值設計、合理定價和優質口感贏得市場。價格在100元以下的產品更受消費者青睞,渠道推薦力度大。品質商超崛起為品牌運營商和中小企業帶來新機遇,傳統酒企需抓住變化,探索新的增長點。
9.黃酒邁入重構期:2024年輕化新品成效初顯,全國化、結構化等發展頑疾仍在
關鍵詞:黃酒發展,年輕化成效,渠道利潤低,市場體制混亂,高端化進展
概要:2024年,黃酒產業呈現積極發展態勢,紹興市規上黃酒企業營收達24.2億元,同比增長7.4%,“黃酒三杰”前三季度營收27.07億元。年輕化產品如古越龍山的“無高低”和會稽山的氣泡黃酒取得顯著銷售成績。產區推動和T8企業合作成為行業振興動力,紹興市政府發布五大改革舉措,設定2027年銷售收入達100億元目標。盡管如此,黃酒行業仍面臨渠道利潤低、市場體制混亂等挑戰,需推進高端化、優化營銷模式和管理體系以提升競爭力。
10.各大白酒產區規劃密集出爐,釋放哪些新信號?
關鍵詞: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產區競合,智能釀造,酒旅融合
概要:2025年,中國白酒核心產區正通過系統性變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瀘州提出“七大堅持”,擴產能與拓市場并重;古藺實施精準營銷和品牌化發展的“12+1+10+5+50”計劃;遵義和仁懷分別通過“酒旅融合”和基建升級打造新消費場景;宜賓建設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宿遷推行“酒都核心區+特色酒莊”聯動戰略;汾陽提升汾酒品牌影響力。各產區積極布局政策創新、智能化釀造及人工智能應用,推動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融合,并通過文旅融合等手段實現從“交易型消費”向“體驗型消費”轉型。地方政府與行業協會協同發力,共同應對行業變局,勾勒出中國白酒存量發展的新路徑。
11.最新年度權威醬酒產業報告出爐:消費縮表、白酒承壓、醬酒蓄勢
關鍵詞:醬酒產能下降,銷售收入增長,利潤增長,消費信心不足,渠道積壓
概要:2024年,中國醬酒產業經歷顯著變化。產能約為65萬千升,同比下降13.33%,但銷售收入達2400億元,增長4.35%。優質醬酒產能為45萬千升,市場釋放期在2029年。貴州茅臺預計營收1738億元,凈利潤857億元,分別增長15.44%和14.67%。中小醬酒企業面臨產能過剩和減產壓力,部分停產。宏觀經濟下行導致需求減少,但醬酒市場仍在擴容,核心消費人群轉醬趨勢持續。茅臺未來三年預計保持5-10%的增長,擴產計劃穩步推進。醬酒明星產品價格回落10-20%,經銷商渠道積壓問題突出。總體來看,醬酒產業雖面臨挑戰,但仍具發展潛力,頭部企業和品牌將繼續受益于市場需求的結構性增長。
12.頭部品牌價格“降維”,區域酒企次高端如何破局?
關鍵詞:次高端價格帶,品牌勢能,渠道資源,消費心理,價值獨創
概要:今年春節,白酒市場出現顯著變化。頭部品牌通過在300-600元次高端價格帶推出大單品,憑借品牌和品質優勢吸引大量消費者,對區域酒企造成沖擊。面對挑戰,區域酒企需跳出“價格對標”,轉向“價值獨創”。例如,今世緣構建消費場景閉環,迎駕貢酒聚焦洞藏系列和生態文化定位,白云邊依靠省內渠道和品類優勢。專家建議,區域酒企應加強品牌建設、深植本土文化、升級渠道網絡、推動產品創新,以應對頭部品牌的沖擊,并在次高端市場找到生存空間。未來的競爭將依賴進化速度與創新質量。
13.從渠道為王到產品制勝,中國酒業進入價值重塑期
關鍵詞:渠道驅動,營銷創新,產品價值,理性消費,品質提升
概要:過去20年,中國酒業經歷了從渠道驅動到營銷創新的變革。2003-2012年是渠道優化的黃金十年,酒企通過模式創新實現快速增長;2013年后,隨著渠道紅利消退和成本上升,行業進入深度重構期,移動互聯網推動營銷創新但帶來市場浮躁。如今,理性消費促使酒業回歸產品價值,品質與創新成核心競爭力。2025年標志著產品驅動時代的到來,“2025中國酒業年度產品盛典”將在春季糖酒會期間舉辦,旨在通過權威評定、全媒體傳播等助力酒企實現價值突破,見證從“規模擴張”向“價值重塑”的跨越。
14.中國啤酒的盡頭是精釀嗎?
關鍵詞:精釀啤酒,品質更高,口感濃郁,消費升級,高度數精釀
概要:精釀啤酒以其高品質和獨特風味成為市場新寵,采用優質原料和復雜發酵工藝,口感濃烈。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和年輕人對精致生活的追求,精釀啤酒在中國年復合增長率達17%,市場規模預計突破500億。傳統啤酒巨頭紛紛布局高端市場。悍啤品牌專注于高度精釀啤酒(酒精度5.0%Vol以上),強調“人生需要高度”,提供三大系列六大產品,涵蓋多種口味,滿足不同渠道需求。悍啤以高顏值、高品質、高毛利為核心競爭力,吸引合作伙伴共同開拓市場。
頭部品牌動態
15.瀘州這個酒水直播中心年貨節賣出1.19億元產品
關鍵詞:白酒電商,直播中心,年貨節,銷售額,主播
概要:瀘州市依托白酒產業優勢,打造了1萬平方米的時代云谷新經濟產業園,涵蓋辦公區、選品中心和直播學院等,于2023年3月投用。園區與瀘州老窖等企業合作,研發電商產品,吸引發達地區直播電商入駐,培育本土電商人才。聚焦核心單品,借助國家和平臺補貼政策,形成市場驅動力。年貨節期間,白酒電商銷售額達1.19億元,線上訂單量爆發式增長。未來,園區將繼續發揮瀘州的產地優勢,強鏈補鏈,深度研發電商產品,提供政策咨詢和新零售渠道服務,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助力酒水品牌線上銷售。
16.茅臺蛇年首個大活動聚焦赤水河,釋放了哪些重要信號?
關鍵詞:赤水河,生態保護,可持續發展,公益行動,社會責任
概要:茅臺作為中國民族品牌的代表,秉持“順天敬人,明理厚德”的核心價值觀,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和環保使命。2025年,茅臺通過升級“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公益IP,加大對赤水河生態保護的投入,彰顯行業領軍者的擔當。多年來,茅臺累計捐資超4億元保護赤水河,并設立綠色公益基金。2025年初,茅臺舉辦“生態守護”主題活動,推動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此外,茅臺在ESG理念踐行上取得顯著成果,MSCI ESG評級從B升至BBB級,成為白酒行業的翹楚。未來,茅臺將繼續以“國之棟梁”的姿態,助力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有機統一。
17.珍酒李渡引領中國酒業“綠色”突圍,是先行者更是領跑者
關鍵詞:ESG披露,標準化,綠色工廠,雙碳目標,鄉村振興
概要:2024年是ESG理念提出的第20年,珍酒李渡(6979.HK)憑借卓越的ESG表現成為中國酒業和上市公司的ESG引領者。公司發布了高標準的ESG報告,連續兩年獲得Wind ESG“AA”評級,并榮獲“國家綠色工廠”等多項獎項。隨著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指引》的實施,珍酒李渡在碳排放透明度和鄉村振興方面也取得顯著成效,提前完成目標。此外,公司通過“珍酒世界行”等國際行動,向全球傳遞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理念,提升企業社會責任形象,助力構建中國特色的ESG體系。
18.白酒行業進入寒冬,張聯東能否帶領洋河走出低谷?
關鍵詞:白酒行業,消費需求不足,庫存高企,價格倒掛,渠道變革
概要:2024年,白酒行業面臨消費需求不足、庫存高企和價格倒掛等問題。企業如五糧液和洋河采取控量穩價措施,但終端價格仍低迷,近八成產品價格倒掛。洋河前三季度營收和利潤大幅下滑,第三季度營收下降45%,凈利潤大跌73%,股價和市值亦受影響,大股東紛紛減持。相比之下,貴州茅臺和五糧液保持增長。洋河的困境源于高端化戰略受阻,消費者認可度低,營銷費用增加未見成效。未來,白酒行業將繼續面臨供需失衡和渠道變革挑戰,洋河需調整策略以重振旗鼓。
19.開年放大招,全國億級曝光,鐵蓋天安門酒2025何以勢如虹?
關鍵詞: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高端文化老酒,市場調整,品牌曝光
概要:2025年開春,高端文化老酒市場迎來新機遇,鐵蓋天安門酒作為新銳品牌迅速崛起。通過全國高密度廣告投放和深度招商布局,該品牌在核心城市搶占市場C位,以“不負龍脈六百年”為標語,強化品牌影響力。瞄準高凈值人群對文化屬性和收藏價值的需求,鐵蓋天安門酒憑借卓越品質和超級文化IP矩陣,短短數月在全國多個市場熱銷,訂貨金額達9000萬元。中釀酒道館作為核心平臺,提供高端體驗與收藏服務,未來將覆蓋百座核心城市,打造中國文化老酒的一號工程。
20.瀘州老窖領銜,“川酒全球行”走進巴黎
關鍵詞:川酒全球行,巴黎站,文化體驗,品牌推廣,國際味蕾
概要:2025年2月10日,“川酒全球行”巴黎站在Wine Paris展覽會上啟幕,瀘州老窖以“尋蜀記·賞味川酒”為主題亮相。活動通過品牌推廣、文化體驗和產銷對接,展示中國白酒的底蘊與創新。瀘州老窖采用“酒餐聯動”模式,結合川菜和非遺表演,打造沉浸式“東方美學盛宴”。展區融合四川風情與國際審美,吸引眾多觀眾品鑒創意雞尾酒。近年來,瀘州老窖通過“品牌+文化+場景”模式,推動中國白酒國際化,銷售網絡覆蓋7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在15個國家的71個國際機場設專柜。此次活動增進了歐洲同業對中國酒業的了解,為品牌國際化創造更多機遇。
21.洋河的困局是白酒業新一輪調整的代表
關鍵詞:白酒行業,調整期,業績下滑,市場份額,品牌建設
概要:2012年起,中國白酒行業遭遇階段性調整,庫存積壓和價格下跌問題突出。自2015年,大眾消費需求替代政務需求,市場份額向龍頭集中。2022年銷售收入達6712億元,同比增長4.3%。2023年以來,行業再次進入調整周期,增速放緩,消費承壓,名優品牌優勢凸顯。洋河作為“名酒第三”,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分別下降9.14%和15.92%,尤其第三季度大幅下滑,市場地位動搖,高端化受阻。面對困境,洋河提出“二次創業”,但高端產品認可度低,面臨激烈競爭。其他白酒企業如五糧液、牛欄山等也遭遇困境,反映出行業深度調整期的嚴峻性及優化供需關系、強化品牌建設的機遇。
新品上市
22.精釀啤酒和工業啤酒:從原料到工藝的全方面對比
關鍵詞:精釀啤酒,工業啤酒,原料選擇,釀造工藝,風味差異
概要:精釀啤酒與工業啤酒在原料、工藝和生產規模上差異顯著。精釀啤酒選用優質全麥芽、大麥芽及獨特啤酒花,部分添加天然香料或果蔬,采用艾爾工藝,發酵時間長且不經過濾和殺菌,保留原始風味但保質期短。工業啤酒原料多樣且成本低,如大米、玉米,啤酒花用量少,主要平衡苦味,采用拉格工藝,發酵時間短并進行過濾和巴氏滅菌,延長保質期。精釀啤酒由小型獨立釀酒廠生產,強調傳統工藝;工業啤酒面向大眾市場,追求高效產出。兩者各有千秋,滿足不同消費需求。
23.烈酒與白酒:背后的釀造差異和文化特色
關鍵詞:酒精度,釀造工藝,口感風味,文化特色,糧食香氣
概要:烈酒和白酒均為蒸餾酒,但在酒精度、釀造工藝及口感上有顯著差異。烈酒酒精濃度通常超過40%,甚至高達96%,通過多次蒸餾提取高濃度酒精,形成多樣化風味,如威士忌的煙熏香氣或伏特加的純凈無味。白酒是中國特有的酒類,酒精濃度在28%至68%之間,以糧食為原料,保留了糧食香氣,形成了獨特的口感特征,常見香型包括清香型、濃香型和醬香型,更注重原始風味和口感協調性。兩者釀造工藝的差異反映了各自的文化底蘊和消費需求。建議消費者根據個人口味、飲酒習慣及健康需求選擇適合的酒類。
24.豪邁白酒揭秘:“千年老窖萬年糟”的奧秘
關鍵詞:千年老窖,萬年糟,窖藏,酒糟循環,微生物群落
概要:“千年老窖萬年糟”是濃香型白酒釀造中的獨特工藝,強調了長時間使用的酒窖和循環利用的酒糟對白酒品質的關鍵作用。優質的老窖經過長期使用,形成了獨特的微生物環境,這些微生物參與發酵過程,促進香味物質的形成,賦予白酒獨特的香氣和口感。而“萬年糟”指的是在窖池中陳化多年的酒糟,其中含有豐富的微生物和酵母菌,能夠繼續參與后續發酵,進一步提升酒液的風味。酒糟的循環利用不僅節約了原料成本,還提高了資源利用率,有利于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整個釀造過程中,從出窖與配料、入窖發酵到封窖管理,各個環節都體現了這一工藝的重要性。通過“千年老窖萬年糟”,濃香型白酒不僅傳承了深厚的文化和技術精髓,更鑄就了其獨特的風味與品質。
免費查看及下載PDF高清完整版周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