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北上》開播,優美的運河風光,充滿質感的年代風情,靈動可愛的頑皮少年,和睦溫情的鄰里關系,讓觀眾瞬間入戲。我連看六集意猶未盡,當即下單買了原著小說《北上》。
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樣是年代劇,《北上》比剛剛結束的《六姊妹》實在好看太多,也豐富深刻太多了。
是的,之前的《六姊妹》也能看下去,但《北上》一出,《六姊妹》直接被秒殺,簡直就沒法看了。
兩部劇都是改編自同名小說,都有廣泛的讀者,原本不應該差距這么大。
但也許是因為《六姊妹》的編劇就是小說原作者,也許是太珍愛自己的作品了,所以,電視劇完全按照小說的架構和故事走向,確實是忠于原著,卻也拘泥于原著,使得故事割裂,劇情稀碎:
前期是何家一個個女兒的生,然后一年年長大,期間唯一的矛盾沖突就是與大老湯家的陳年恩怨;后半段是“六姊妹”長大之后,各自的戀愛、結婚、生子,以及她們之間家長里短的是非恩怨,差不多是一部現代版的“宅斗”劇。
而且更重要的是,作為年代劇,《六姊妹》的格局太狹窄,基本就是何家六姐妹之間故事,而所謂的“親情”主線更是十分脆弱:六姊妹原本為了爭房子已經離心離德、翻臉絕情,最后又因為生病捐骨髓而和好如初,強行實現了大團圓。如此戲劇化的情節,實在太虛浮無趣了。
其實,一家一戶的百姓敘事也能見證時代的風起云涌,普通人的淚與痛亦有動人心魄的感染力。此前做得最好的是《人世間》,去年的《小巷人家》也還不錯。
剛剛播出的這部《北上》,無論劇情還是格局,都直追《人世間》,讓人十分期待。
《北上》原著小說起點很高,曾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作者徐則臣。但小說有小說的結構和特點,改編成電視劇也是很不容易的。
小說是兩個時空、雙線敘事的結構。
第一個時空是1901年,一位意大利人小波羅為了尋找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失蹤的弟弟馬福德來到中國,沿著大運河一路北上,尋找弟弟馬福德的蹤跡。翻譯謝平遙、挑夫邵常來、船老大老陳、老夏和徒弟周義彥師徒、義和拳民孫過程等一路相隨。在到達通州之時,小波羅意外去世,臨終前他將自己的隨身財物分給了眾人。
第二個時空是一百年后的2014年,翻譯謝平遙的后人、電視節目策劃人謝望和準備策劃一個“大河譚”的節目,再一次來到大運河邊,竟與先輩的后人們相聚在一起,各個運河人之間原來孤立的故事片段,最終拼接成了一部完整的敘事長卷,共同印證了大運河的前世今生。
而這一年,大運河申遺成功,這一條見證中華民族歷史的大河,又有了蓬勃生機。
電視劇保留了原著小說中大運河的主題和線索,在敘述時空和人物關系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
2000 年初,在運河邊的花街小院里,6戶人家緊密地生活在一起,夏鳳華、謝望和、邵星池、周海闊、馬思藝和陳睿6個小伙伴青梅竹馬,情誼深厚。
7年后,6個孩子即將高中畢業,他們面臨著人生的重大選擇,各有各的心事與疼痛。與此同時,京滬高速公路即將全線貫通,逐漸蕭條的船運讓六個家庭面臨不同的生活困境,從而深刻影響著他們的命運與人生。
個少年背后是6個家庭,他們都是當年與意大利人小波羅一起“北上”運河的后代。
一是男主角全民要強的謝望和一家,他們是小波羅的翻譯謝平遙的后人。謝望和父親謝天成是運河上的船老大,母親梁海泓在運河邊開著早點攤;
二是女主角夏鳳華一家,夏鳳華是電視劇原創的人物,應該是當年船老大老夏的后人。夏爸夏茂田跟著謝天成跑船,夏媽李燕開著一家早點攤;
三是邵星池一家,他們是挑夫邵常來的后人,邵爸邵秉義在文化館工作,是個作家,邵媽劉玉玲也開早點攤;
四是周海闊一家,他們是夏老大的徒弟周義彥的后人。爺爺周一仆,爸爸周宴臨開著一個名叫“運河人家”飯店,媽媽羅之梅是一名昆曲演員。
五是陳睿一家,他們船老大老陳的后人。爸爸陳泊在文化館工作,跟邵爸是同事;媽媽顧阿蓮則是女強人、區長。
最后一家是馬思藝一家,她們是意大利人小波羅尋找的弟弟、馬福德的后裔,馬思藝有明顯的混血相貌。馬思藝父親去世,母親改嫁,她回到花街與馬奶奶相依為命。
電視劇就以這個6個少年的成長與命運、六個家庭的悲歡離合為主線,將一百年前的運河故事隱入家族的歷史背景中。如此改編,使得劇情更加生動緊湊,時代感更強,故事更加引人入勝,而運河的文化浸潤劇中的每一個細節中,深厚的歷史感與濃郁的煙火氣息完美結合,真是太好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