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2025年,職場人的開會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從最原始面對面的語言、肢體交流,到文字、印刷體為介質,再到投影儀等電子媒介的出現,人類已經歷經多次會議革命。而前幾年出行受限的日子里,遠程開會更是成為人們工作常態,這種變化下職場人對流暢、高效溝通的渴望被前所未有地激發出來。
傳統會議中的演示設備如投影儀因亮度不足、分辨率低、維護成本高等問題,難以滿足現如今不斷升級的市場需求。而交互式會議平板等產品由于觸控屏,傳感器和軟件生態的高集成度,價格相對較高,對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來說不夠友好。直到“會議電視”這類開會神器的出現,才破解了會議行業的諸多難題。
隨著電視開始承擔起人機交互、設備協同等職能,新的標準也在逐步形成并落地。2月26日,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與TCL聯合牽頭編寫的《2024會議電視市場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發布。該白皮書的發布不僅給新形態的電視下了定義,保證產品能力和可用性,并為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深刻洞察與方向指引,助力行業實現更穩健、更具創新活力的成長。
紅利浪潮席卷,TCL定義會議電視行業新標桿
人們總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用在開會這件事上同樣靈驗。提到開會,刻板印象是大家圍坐一圈相互交流,但追溯會議行業變革的歷史可以發現,隨著技術躍遷,各種支撐會議的工具推成出新,開會的形式變得異常豐富。
變革的開端要追溯至1837年,一串串長短不一跨越大洋的信號,打破了傳統面對面交流的形式,開啟了即時遠程通信的新紀元。到21世紀,計算機以及互聯網等技術的創新和普及促進了信息的即時傳輸,加速了會議行業的變革,線上面對面交流成為企業會議的主流形式。如今,人類進入溝通的新時代,協同的方式也隨之更新,作為公認的新一輪浪潮,會議電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市場格局。
白皮書顯示,2024年全球商務協同辦公市場規模905.3億元,2030年預計突破1500億元,其中會議顯示設備整體市場需求規模在2024年達145.2億元,較2023年增長2.1%。自2020年遠程辦公和混合辦公模式興起后,會議顯示設備迎來5-6年自然更換周期,疊加企業數字化轉型政策的不斷深化,預測2025年會議電視市場將進入需求紅利釋放階段。
這場即將到來的紅利浪潮,為TCL等科技廠商深耕會議電視品類提供了土壤。
TCL在推動電視形態進化,打造未來會議新生態的道路上頗為積極,他們也是第一批提出會議電視標準,并帶來符合標準產品的廠商。在過去的時間里,會議電視產品的核心特性、技術參數等相關指標未被統一約束,企業在生產指導上存在困難,技術提升缺乏方向指引,生產出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市場呈現繁榮卻混亂的狀態。用戶在選購時難度加大,容易受低價和虛假宣傳等因素誘導買到假冒偽劣產品,導致產品使用效果不佳,甚至出現安全隱患等一系列問題,影響整個行業口碑。
因此,為了不把未來的道路堵死,推動會議電視行業的健康發展,TCL與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合作,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編制了《2024會議電視市場白皮書》,歷時數月深度調研,建立起了清晰且完整的產品執行方向。
如今,已上市的會議電視已經用競爭力推動了演示設備的進步,越來越多具備音畫增強技術、人機交互改進、智慧連接能力的產品,開始投放到市場成為主流。白皮書顯示,在用戶品牌傾向調研數據中,TCL以18%的選擇率位居首位,華為、MAXHUB和海信則分別以16%、12%和12%居于第二、第三。
隨著TCL、海信、創維等頭部顯示品牌的不斷深入,會議電視市場的競爭將更加多元化,產品將向更智能化、模塊化和場景化方向發展。
事實上,與傳統會議室中常用的投影儀等演示設備相比,會議電視在分辨率和畫質等方面更具優勢。更重要的是,由于搭載了麥克風、揚聲器和高性能處理器等配置以及多種會議軟件,會議電視的互動性更強,更適合需要大量討論的會議,以及需要實時互動的遠程會議。會議電視給傳統會議室帶來的改變遠不止于此。經過短短幾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用戶發現,會議電視真的在切切實實打破傳統低效率的模式,強化開會體驗。
什么樣的會議電視,讓開會更輕松?
會議電視,究竟如何強化開會體驗?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弄清什么樣的產品才能被冠以會議電視的稱號,并思考一個新的命題——在現代會議室中,會議電視的定位是什么?
翻開中國電子影像行業協會2024年發布的《會議電視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可以看到其對于會議電視的明確定義:具有智能操作系統,預裝至少一個會議應用,并同時支持無線/有線等多種投屏方式的專業顯示終端設備。
知道了會議電視的定義,我們再來讀懂其定位。基礎能力上,白皮書給會議電視產品提出了需要滿足的六項條件:投屏演示、遠程協作、智能交互、會議整理軟件、AI智能交互、智能應用和功能。簡單來說,會議電視既可以是一臺可以呈現超高清、高動態、廣色域畫面且性能強大的智能電視,也可以是一塊能隨時投屏分享的大屏幕,更是自帶音視頻功能的遠程會議終端。
作為首個符合會議電視行業標準的產品,TCL辦公智屏E30搭載了前沿的AG25防眩光超顯屏,實現了178°廣視角下高清顯示。經常開會的小伙伴都知道,傳統會議中室內復雜的光線環境容易出現屏幕反光問題,而TCL辦公智屏E30的抗眩光能力能夠完美解決這一痛點,從而提升會議體驗。
畫質部分,TCL擁有自己的面板產線,在色彩優化上具有先天優勢,且憑借其40多年來深耕畫質的技術積累,進一步確保了E30在色彩準確和色域覆蓋上的表現。同時TCL針對辦公場景,通過內置的智能芯片做了AI算法,在顯示文字和圖表時,AISR技術會自動提升清晰度,消除文字邊緣的鋸齒、消除圖片噪點……主打一個觀感舒適。
至于屏幕尺寸方面,大尺寸正在成為未來主流。根據白皮書數據,2024年65-86英寸會議電視為市場主力,其出貨量高達83.25萬臺,在整體市場占比73.1%,其中75英寸最收歡迎,而86英寸則在未來換購升級訴求中占比更高。同時,98英寸及以上會議電視出貨量達20.96萬臺,占比提升至18.4%,未來預計穩步增長。
TCL華星在超大尺寸家用電視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并率先實現115英寸超大尺寸商用顯示面板的量產突破,助力TCL商用顯示首發全球最大的115英寸 QD-Mini LED會議電視,構建起全尺寸屏幕領先技術和成本優勢,為會議顯示產品的超大尺寸開發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以滿足用戶更廣泛的會議場景需求。
值得一提的還有TCL獨特的“一點投”技術。據白皮書調研數據顯示,用戶在會議中的最為主要應用場景為投屏演示,無論是內部匯報、客戶展示還是培訓會議,投屏演示都是高頻使用的功能應用,其占比高達到34.4%。而用戶在選擇會議電視過程中,最為關注的是顯示屏幕,其占比17.2%,位居第一,投屏演示能力占比11.5%,位居第三,與用戶實際使用最高頻的場景需求相符。
從用戶需求出發,E30系列依托行業領先的真4K免驅秒級無線投屏功能,支持4K一體式Type-C投屏,將投屏便捷性提升到了新高度。結合雙頻雙Wi-Fi 模塊,實現了4K高清畫面也能秒速投屏呈現,確保會議流暢不掉線。
當然,最重要的產品形態。2007年iPhone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數字生活,一部智能手機能完成的事不需要在各種設備上來回切換。同理,職場人也期待一款如iPhone一樣解放自己的工具,而TCL辦公智屏E30讓期待成為現實。集成屏幕、揚聲器、拾音麥克風配合騰訊會議Rooms與釘釘會議等軟件應用,E30一體化設計改變了傳統會議室各個設備之間互相割裂的使用邏輯,讓會議電視這一品類變成職場人的最佳“開會神器”。
挑戰和發展,未來會議的更多可能性
毫無疑問,會議電視的崛起給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挑戰在于會議電視的產業升級是一個從傳統功能向高效化、智能化方向邁進的過程,其發展趨勢呈現技術革新與升級、市場需求與應用拓展協同發展的特點。廠商需要不斷創新優化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市場需求和提升競爭力。同時,根據技術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變化制定合理的發展戰略和風險管理計劃,以確保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機遇來自國家政策支持加速了信息化建設,提升了各行各業的數字化水平,為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會議電視在商務場景中的應用越發廣泛,再加上智慧城市建設等新興市場逐步成熟,會議電視有望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這樣的新時代背景下,未來會議將擁有更多可能性。白皮書開放只是第一步,真正的繁榮需要全行業共同推進,參與編制的頭部企業用行動給出了答案。作為顯示技術與會議生態的融合典范,TCL依托全球化產業生態,以領先的顯示技術、工業設計、智造交付和終端場景方案的垂直整合能力,致力于為用戶打造集體智能化與高效率于一體的會議新體驗,重新定義未來協作范式,引領會議電視行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