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信邦制藥深陷行賄丑聞與業績泥潭,實控人父女資本版圖或遭重創
截圖來源于華夏健康網專欄創作者《大健康產業》
來源|大健康產業
編輯|張澤明
近期,信邦制藥(002390.SZ)再度陷入負面輿論旋渦。旗下控股子公司貴州科開醫藥有限公司及其實控人之一安懷略因涉嫌行賄,被開陽縣人民法院立案受理。與此同時,公司業績大幅下滑,核心業務承壓,股東爭斗升級,令這家曾多次易主的醫藥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行賄案發,實控人父女受牽連
根據法院公告,貴州科開醫藥有限公司因單位行賄罪被立案,而該公司99.99%股權由信邦制藥控股。此外,安懷略個人也因行賄罪被立案受理。安懷略是信邦制藥原董事長,現仍擔任科開醫藥董事,同時他與女兒安吉通過金域實業間接控制信邦制藥。
行賄丑聞無疑讓本就風波不斷的信邦制藥再添變數。近年來,國家對醫藥行業的反腐力度持續加大,2024年已有6萬名醫藥行業人員被調查,2025年仍將是重點監管領域。信邦制藥實控人牽涉行賄案件,勢必引發市場對其經營合規性的質疑,并可能進一步影響公司在行業內的信譽與發展空間。
業績大幅下滑,利潤暴跌
除了法律風險,信邦制藥的經營狀況同樣堪憂。2023年公司歸母凈利潤雖增長28.02%至2.87億元,但2024年1月底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全年歸母凈利潤預計僅為8617萬元至1.21億元,同比大幅下降58%至70%;扣非凈利潤預計下降30%至48%。基本每股收益跌至0.04元至0.06元/股,較2023年的0.15元/股縮水過半。
公司解釋稱,業績下滑主要受醫藥流通和醫療服務板塊收入減少、綜合毛利率下降及非經常性損益事項影響。近年來,信邦制藥過度依賴外部并購擴張,但自身研發能力較弱,核心競爭力不足,導致面對行業波動時抗風險能力較差。
股東內斗升級,控制權之爭加劇
值得關注的是,信邦制藥的股東之爭已持續多年,并在2024年迎來白熱化。二股東哈爾濱譽曦——原“東北藥王”朱吉滿旗下譽衡集團資產,因公司控制權問題與安懷略父女針鋒相對,甚至訴諸法律。
2024年3月,哈爾濱譽曦向法院起訴,要求撤銷信邦制藥2023年10月的多項董事會決議,試圖重新奪回董事會話語權。然而,一審敗訴后,該公司提起上訴,直至2024年9月二審仍未能推翻判決,信邦制藥成功保住董事會主導權。
盡管如此,信邦制藥內部治理的穩定性仍存隱憂。長期的股東紛爭不僅消耗公司資源,也令市場對其治理結構的可靠性產生懷疑。未來,若業績持續低迷,股東爭斗或將進一步升級。
資本運作痕跡明顯,未來增長存疑
信邦制藥近年來經歷了頻繁的資本運作,十年三次易主。安懷略雖非公司創始人,卻通過股權收購和資本運作,在2020年成為實際控制人,并推動女兒安吉繼任董事長。然而,這種控股模式下,公司長期缺乏實質性的產業升級和創新投入,導致市場競爭力下降。
此外,公司財務狀況也引發擔憂。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總資產88.97億元,同比減少7.59%,其中貨幣資金僅為7.52億元,而應收賬款高達27.16億元,存貨9.24億元,顯示出公司資金流動性緊張的問題。同時,公司總負債18億元,同比減少27.47%,但資產負債率仍達到20.23%。
丑聞纏身,信邦制藥何去何從?
信邦制藥不僅面臨行賄案件、業績大幅下滑、股東爭斗等多重危機,還在近期因董事長安吉的私人生活問題被推上輿論風口。她的前夫、服飾品牌Bosie創始人劉光耀發布公開信,指責安吉的婚姻和財務問題,引發市場對管理層穩定性的進一步質疑。
從資本運作高手到行賄案發、股東內斗、業績暴跌,信邦制藥的發展路徑充滿變數。未來,公司能否在持續加大的行業監管壓力和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仍充滿不確定性。對于投資者而言,信邦制藥的風險正在不斷積聚,短期內或難有起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