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桶"闖禍"引發矛盾
"一調雙解"巧化糾紛
“感謝赫山區法院的幫助照顧,不然我還要打個官司呢。”近日,簽完調解筆錄,王嗲向法官表達了由衷的感謝。
王嗲今年65歲,經人介紹到某工程工地做泥瓦匠工作,在貼瓷磚過程中摔倒受傷,經鑒定構成十級傷殘,因賠償問題與承接該工程建設的勞務公司產生糾紛,起訴至益陽市赫山區人民法院。
到了開庭日,雙方都申請證人出庭,證明事故發生當天的情況。“我給王嗲打下手,王嗲叫我找工地安全員要人字梯,安全員小陳卻說要我們自己想辦法,所以王嗲才用兩個油漆桶墊起來當梯子去貼上面的瓷磚導致摔倒。”作為證人的蔡某激動地表示,自己幾十歲了不會騙人。安全員小陳作為勞務公司的證人出庭,他一肚子氣,嚷嚷道,“我們工地不可能沒有梯子,我手機里有水印照片為證,當時是快下班了,王嗲自己圖快、圖省事,才用兩個桶子做凳子用。”
聽了兩個人的“控訴”,李杏法官心里犯了難,現在雙方各執一詞,對責任的分擔有較大的分歧,無論如何判決,總有一方上訴,王嗲的身體還得遭罪。她想,這個案子不能拖,必須快速解決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雙方損失。
庭審結束后,李杏當即在法庭組織雙方進行調解。對勞務公司的代理人肖律師,李杏非常誠摯地說:“作為資深法律人士,你應該知道王嗲是老實人,因為在訴訟請求中的所有損失特別是醫藥費都是要求的最低額度,你們公司提出重新鑒定,王嗲也是非常配合,公司認可嗎?”肖律師說,“認可。”對王嗲和王嗲的代理人,李杏反問:“王嗲,你是老泥工師傅,在光滑的地板上搭兩個桶子站上去貼磚,你覺得是不是容易摔?你自己要不要擔責?”王嗲紅著臉說:“是容易摔,我也是想快點把事做完呢。”于是經過一番調解,兩邊就責任劃分都做了讓步,基本同意各承擔50%。
“還有個事,我做了20幾天事,他們還欠我5600元的工錢呢。”王嗲突然提出個棘手的問題。“那是另一個法律關系,不能一并處理。”肖律師馬上說。李杏知道把勞務款結清,才能徹底幫王嗲解了心結。于是立馬跟在場勞務公司的安全員做工作,讓他跟老板溝通在本案把工資款一并結清,再打一個官司工資還是得給,更會影響勞務公司的聲譽。安全員通過溝通后回復:“聽李法官的。”
終于在接近下班時分,雙方達成協議:王嗲的勞務工資和賠償款一共8萬多,分3個月付清。王嗲激動地和勞務公司的肖律師、安全員一一握手,方才還緊縮的眉頭舒展開來,開始有了笑容,于是這就有了本文開頭一幕。
“調解協議簽了,不會讓我催你們付款吧?”李杏半開玩笑地對肖律師說。“不會不會,法院體諒農民工兄弟,我們做企業的也一樣守信。”肖律師斬釘截鐵地回復道。
此時窗外的風雨都停了,玻璃窗上映出當事人開心滿意的笑臉,看著曾激烈爭執的當事人此刻握手言和、笑容滿面,李杏法官團隊每個人心里都暖暖的,覺得自己胸前的法徽更閃耀了。
來源:益陽市赫山區人民法院官網
三審:李 杏
二審:皮宣文
一審:李鑫航
供稿:謝雨欣
2025年第40期之一
總第1758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