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產重估行情2.0開始了!
本周二開始,A股重拾升勢,周二+0.22%,周三+0.53%,昨天+1.17%。
漲勢一天比一天猛,科技股表現尤其出色,昨天創業板指數+2.02%,港股恒生科技指數截至3點漲幅超過5%!
發生了什么?
其實不是我國表現的有多好,實在是外面表現的太拉跨了。
前天中美兩國都在開大會,我國的表現沒有驚喜也沒有意外,而美國那邊的歡樂就太多了。
特朗普在臺上滔滔不絕的演講了1小時40分鐘,打破了歷屆總統的歷史紀錄。
老特的演講沒啥看點,通篇是老調重彈+肉麻的自我吹噓。
歡樂的地方是:
共和黨議員全程每過幾分鐘就來一次歡聲雷動的鼓掌,恍若元首再世;
坐在另一邊的民主黨議員,全程冷眼相看,或者舉牌抗議,甚至被轟出會場。
這場大會就像一面照妖鏡,將美國的社會撕裂和兩黨權斗呈現的淋漓盡致。
當然,對于海外的投資者來說,可不僅是吃瓜那么簡單。
更多的或許是恐懼。
最近的一系列經濟數據,似乎正深刻的呈現出老特最近這一通王八拳,是如何深度的傷害了美國經濟。
老特上任一個多月,干了哪些事情?
核心就兩件事,一是關稅戰,二是DOGE審計。
上周,A股下跌,美元指數反彈,主要原因就是關稅戰山雨欲來,外資基于避險情緒考慮回流美國。
這種情緒背后,也有一種顧慮,那就是關稅戰打響之后,美國通脹抬頭,美聯儲甚至可能會加息應對。
美國加息,會導致全球資本流向美國,肯定也不利于中國經濟。
比如從特朗普2018年吹響毛衣戰號角,到拜登任下的四年,美元和美股的持續牛市一直都是這個邏輯。
但不要忘了,美聯儲加息的前提,是美國經濟基本面的強勁。
美聯儲的調息,核心看兩個要素——
第一個是通脹,通脹高于2%以上,通常表明需求旺盛,經濟繁榮,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過加息來給經濟“踩剎車”。
第二個是失業率,失業率高于4%以上,通常表明經濟活力下降,需要通過降息來給經濟“踩油門”。
在過去的幾年,美國的失業率數據都表現很好,堪稱歷史上失業率最低的時期,所以市場一般只關注通脹率。
但是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美國基本面的邏輯已經悄然發生變化。
去年7月,美國的失業率數據突破4%,走高到4.3%,11月也依然維持在4.2%。
這是去年下半年美聯儲連續幾個月降息的論據支撐。
也就是說,現在的美國經濟,已經不像前幾年那么“牛”了,可以隨心所欲的默認基本面無憂,隨意的發動關稅戰。
而最近出爐的幾份數據,正加劇市場的這種擔憂。
第一份是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周一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2月ISM制造業PMI為50.3,低于前一個月的50.9,并接近榮枯分水嶺。
第二份是美國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25日發布數據,顯示美國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為98.3,顯著低于1月的105.3。
第三份是亞特蘭大聯儲的GDPNow經濟數據實時監測指標,預計美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長將下降2.8%,降幅大于2月28日預估的1.5%。
要知道,過去幾年,美國都是西方經濟體中GDP增速最快的國家,長期維持在2%以上,幾乎一騎絕塵。
到今年,別說+2%了,竟然預測出來要負增長2.8%!
再加上制造業數據降溫,消費數據降溫,你說市場慌不慌?
以上這些,大概率是關稅戰的功勞了,關稅戰導致物價預期上漲,消費信心受挫,制造業的訂單自然也就下滑了。
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注定將讓美聯儲非常頭痛。
那就是近期失業率的飆升。
昨晚,ADP Research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2月ADP就業人數意外降至7.7萬人,為2024年7月以來最小增幅,大幅低于預期。
要知道,1月份的前值還是增加18.3萬人,現在一下子掉了將近六成。
就業崗位的減少主要集中在服務業,其中貿易、運輸、公用事業以及教育和醫療保健行業的降幅最為顯著。
這些行業的興衰,跟美國聯邦政府裁員和政府資金削減是緊密相關的。
拜登時期,政府財政大擴張,雇員數量和社會福利也大幅增長,對應的正是美國服務業和社會消費大繁榮的四年。
如今,DOGE大審計,政府大裁員,失業率攀升和消費降級不就要來了么?
按照花旗銀行給出的預計,到今年年中,失業率可能攀升至5%的水平。
這種情況下,即使通脹飆升,美聯儲也別無選擇,只能優先“挽救經濟”。
花旗最新預計,美聯儲今年將降息125個基點,從5月開始。
而芝商所的“美聯儲觀察工具”也顯示,當前市場押注美聯儲今年降息三次,遠高于年初時的預期。
正是在這種判斷下,美元指數這周出現了大幅跳水,周一還在107的高位,昨天已經來到了104。
本周美元指數的跌幅,已經接近3%,成為近兩年來跌幅最猛的一周。
外資倉皇出逃美國的同時,人民幣資產自然是“風景這邊獨好”,重估浪潮由此進入了第二階段。
接下來幾年,美國經濟牛轉熊,已經是很大概率了。
很明顯,由外資驅動的中國資產重估的過程才剛剛開始,這也將是本輪A股牛市行情的最大助推力。
領漲板塊上,外資最熱愛的依然是AI主題。
昨天漲幅靠前的全部跟AI有關:AI智能體概念8.46%,互聯網服務+4.70%,軟件開發+4.68%,游戲+4.54%,文化傳媒+3.78%……
最值得關注的當然是AI智能體概念的消息:
“一支來自中國的團隊正式對外發布通用型AI Agent產品Manus,并開啟部分內測,這是全球首款通用Agent(自主智能體)產品,標志著AI自主智能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據團隊介紹,Manus在GAIA基準測試中取得了SOTA(State-of-the-Art)的成績,顯示其性能超越OpenAI的同層次大模型。”
由于還沒使用過,君臨不好給出評價,只能說“不明覺厲”。
但這不妨礙市場為此情緒激昂,目前已經有媒體將其形容為堪比deepseek R1的又一個重大突破。
比如中信建投的一份研報就指出,“AI應用的發展將經歷聊天機器、AI Agent、數字員工/機器人三大階段,2025年有望成為AI Agent元年。”
deepseek還只是第一階段的聊天機器突破,Manus才是第二階段的AI Agent的代表。
當然,不管是否存在水份,君臨依然樂見中國科技產業的每一分突破。
也只有這些突破越來越多,聚沙成塔,才能推動中國經濟的復蘇,并讓A股邁向新的黃金十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