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媒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于3月4日在國會發表聯合講話,宣布計劃廢除《芯片與科學法案》(以下簡稱“芯片法案”)。
特朗普在美國國會發表講話時對眾議院議長James Johnson表示:“‘芯片法案’是一件糟糕透頂的事情。我們給了半導體制造商數百億美元,但這毫無意義。他們拿走了我們的錢,卻不去花。議長先生,應該廢除‘芯片法案’以及剩下的一切,剩下的錢您應該用來減少國債或做任何您想做的事情。”
簡單解析一下美國的“芯片法案”。
大抵分三個部分。
1、“美國芯片法案2022”,為生產半導體創造有益的激勵措施;
2、“研發、競爭和創新法案”,旨在為科學研究和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增加資金;
3、“2022年最高法院安全資金法案”。
整個法案涉及約2800億美元,其中包括在2022年—2026年向芯片產業提供約527億美元的資金支持,為企業提供價值240億美元的投資稅抵免,鼓勵企業在美國研發和制造芯片,并在2023年—2027年提供約2000億美元的科研經費支持等。
美國之所以有這個法案,核心目的就是通過政策扶持和限制措施,重塑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格局。
再直白一點,就是意圖推動半導體制造回流美國,鞏固全球技術主導權。
“芯片法案”的錢還沒發完,特朗普便表示,美國的巨額補貼毫無意義,應該廢除該法案。
不給錢,這些科技巨頭們會聽話嗎?
特朗普在今年1月的一場會議上表示,“他們不需要錢,需要的是激勵。而激勵的方式就是他們不想繳納25%、50%甚至100%的關稅。他們用自己的錢建廠,我們不必給他們錢,即使給他們錢,都不知道(他們)會拿去做什么。”
沒錯,在特朗普的眼中所謂的半導體巨頭們已經被拿捏,想要停止繳納高額關稅,就必須在美國本土建廠。
而事實上,已經有半導體廠商在美國建廠。
英特爾公司在亞利桑那州、俄亥俄州、新墨西哥州和俄勒岡州的都建設了計算機芯片工廠,并在去年與美國商務部達成初步協議,獲得195億美元的補貼,其中包括85億美元的直接資金和110億美元的貸款。
如果款項到位,這算是本土“贏家”。
再看一下受害者們。
2021年11月,三星曾經高調宣布,在得克薩斯州泰勒投資170億美元,建立一座先進晶圓工廠,拜登當時給了64億美元的注資承諾,本計劃2024年年底投產,但目前已經推遲至2026年“具備運行能力”。
此外由于“芯片法案”的緣故,三星當時承諾未來幾年將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投資金額,由原來的170億美元提升至約400億美元。
據公開資料顯示,三星曾支持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國特設委”前任主席、威斯康星州前聯邦眾議員邁克·加拉格爾。
而這位邁克·加拉格爾曾提出強烈呼吁,要求拜登政府對中國的經濟脅迫采取強硬立場,敦促商務部將長鑫等中國半導體頭部企業列入實體名單,并嚴禁美國技術流入其及關聯企業。
SK海力士在去年對印第安納州進行了一筆規模約為38.7億美元的投資,當時拜登敲定向SK海力士公司提供最高4.58億美元資金支持的決定。
當時法新社華盛頓12月19日(2024年)報道稱,拜登政府已公布通過《芯片與科學法》撥款數百億美元。近幾周來,官員們一直在努力促成各項協議落地——趕在美國新一屆政府入主白宮之前。
韓聯社5日報道,韓國當天決定設立最大50萬億韓元規模的5年期“尖端戰略產業基金”,助力半導體、電池、人工智能(AI)等先進產業發展,應對全球競爭加劇和保護主義抬頭。這一舉措也從側面反映出韓國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競爭中的動力不足。
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二任期開始后外界不確定性加劇,主要國家力求提升各自的先進戰略產業競爭力。
盡管公開報道聚焦于三星和SK海力士,但“芯片法案”廢除對韓國半導體產業的沖擊具有系統性,涉及設備、材料、設計、制造、封測等全產業鏈環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