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看到不少自媒體說長江新區GDP820億,還說江夏GDP超黃陂了,因為黃陂武湖三里橋等地的GDP不再算到黃陂里面,說扣除后黃陂只有1201.3億。
而黃陂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新洲,網上說新洲直接攔腰砍,沒有了陽邏和倉埠,只有620多億,甚至比蔡甸還少,成倒數第一。(ps:網傳蔡甸2024年有640多億)
那么,網上這些數據是否真實呢?答案是:具體數據暫未公布!
官方并未公布,數據真實性待考證
首先我們可以明確的是,截至小編發稿時,官方并沒有公布長江新區2024年GDP具體數值,網傳的820億,僅為網友的估算值。
而這個估算方式也特別有意思,因為他們是按照各區去年年底政府工作報告發布的預計完成數值,減去各區政府網上公布的數值,得到長江新區各個片區的GDP數值,然后加在一起得出來的。
比如之前的新聞說新洲預計2024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00億,而新洲又在官方上發布了1-12月地區生產總值625億,于是網友得出陽邏的倉埠片區的GDP為575億。
同樣的,黃陂之前說預計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是1401億,網傳黃陂統計局2月份公布1-12月地區生產總值1201.3億,于是得出武湖和三里橋200多億。
然后,諶家磯的GDP好像也是通過這種算法得來的,最終幾個片區一加就得到了長江新區的GDP。
這種算法看上去沒有問題,但其實一點不科學不嚴謹,因為各區去年年底發布的預計值,不是最終值,你把武漢所有區的預計值加起來看,會發現它一定比武漢已經確定的整體的GDP都高!
所以每年都是武漢整體GDP數值先出爐,各區的數字在后面重新核定后再相繼出爐。
小編看到網傳的數據時,就第一時間在板市民留言板上分別詢問了長江新區、黃陂區以及新洲區,隨后三個區分別給出了回復。
其中黃陂回復最快,當時黃陂說數據未公布,讓小編留意統計局的數據。上圖那個1-12月主要經濟文件的原鏈接小編一直沒找到,實在是小編比較笨,去官網檢索了好多次也沒有找到,如有找到相關官方鏈接的,評論區留言。
然后新洲這邊先是電話回復了,然后在3月6號正式在留言板上回復了,新洲區(除一區兩街)地區生產總值625.76億。和其官方公布的數據一致。
也就是說,目前只有新洲除一區兩街的數據是明確的,但不知道倉埠、陽邏地區的數值,因為前面也說了,用之前預計值減去已經公布數值的算法,并不準確。
另外長江新區這兩天也回復了,說長江新區GDP由市統部門統一核算,具體以官方發布為準。而目前市統計局并未公布各區的具體GDP數值。
因此,網傳長江新區820億目前并不是官方公布的數據,也不具備真實性,也許比820多,但也許比820少,我們需靜待官方公布。
黃陂or江夏,誰才是郊區老大?
說完長江新區GDP,我們再來說說江夏GDP超黃陂這件事。
其實在2010年之前,黃陂一直都是6個郊區里的老大,畢竟面積大、人口多,在當年大家都沒有什么工業的情況下,黃陂地區生產總值最高也說得過去。
但是隨著東西湖的吳家山開發區升級成國家級開發區、江夏和光谷你儂我儂,東西湖和江夏的工業發展迅速,黃陂工業薄弱,它們的GDP紛紛開始超過黃陂,甚至把黃陂甩得遠遠的。而江夏又背靠光谷,甚至有的時候比東西湖還高,享有楚天首縣的美譽。
2018年江夏的GDP比黃陂高,比東西湖略低,與東西湖并列成為武漢下一個千億區的種子選手。
后來由于GDP統一核算,2019年江夏GDP開始縮水,黃陂直接破千億,而東西湖則直接飛升,超過眾多主城區,擠進了第一梯隊,退出郊區列隊,于是黃陂便再次成為郊區老大。
此后黃陂一直力壓新洲和江夏,連續多年當郊區老大,不過江夏后勁也很猛,即使2022年遭受疫情重創,也力挽狂瀾,努力追趕。
如果單純從年前公布的預計值來看,江夏追黃陂還需要點時間,但是現如今長江新區單獨核算,黃陂的GDP肯定要縮水。
而江夏這邊的數據也有變動,去年12月底相關新聞說江夏預計是1260億,但是1月份又傳出江夏突破1300億大關,2024年經濟總量達到1327億元,排名全市第七。而這一信息也在湖北日報相關自媒體平臺報道過。
既然官媒都發稿了,那么數值應該不差太多,江夏這次肯定超黃陂了,再次成為郊區老大。
不過黃陂這幾年增速也很猛,雖然扣除長江新區片區,可能數據上會減少,但未來依舊是江夏不容小覷的對手,畢竟黃陂這兩年拿下了有好幾個大項目,未來誰是老大,還真不好說。
不過,這兩個郊區想超東西湖,成為“傳統的郊區老大”,還需要繼續努力哦!
新洲攔腰砍后,會越來越窮嗎?
最后我們再來說說新洲。從數據上,新洲還是挺吃虧的,原本已經超過好幾個主城區了,擠了中等排名,結果長江新區GDP單獨核算,讓新洲一下回到解放前,變成了倒數。
雖然目前蔡甸2024年的GDP具體數值并未公布,但是不少關注家鄉發展的新洲網友一看到新洲去除一區兩街的數據和蔡甸差不多,就很焦慮,畢竟蔡甸常年墊底,在網上被說成是武漢最窮,發展最不好的區,他們害怕新洲也變成這樣,越來越沒有發展,越來越窮。
但平心而論,GDP墊底的就一定是最窮、最沒有發展的地方嗎?
拿蔡甸來說,比GDP數值,它常年倒數,比財政收入,它也不多,但是你能說它窮嗎?去過蔡甸的人都知道,它的城市主干道修得不差,市容市貌和城建顏值也不差,甚至看上去比某些區還有錢的感覺。而且,你真要說它沒有發展,人中法生態新城和常福那邊發展的都還不錯。
另外如果你要比人均GDP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那蔡甸的數據還真不差。只是因為人少、地少,算GDP總值的時候數據顯得差罷了。
同樣的,新洲扣除了陽邏、倉埠后,GDP總體數據是會攔腰斬,但是相對而言人口也會減少,政府職能部門少了,相對應的財政支出也變少了,人均GDP可能還提升了。
財政收入整體雖然會減少,但是目前并不確定陽邏的稅收到底是全部歸長江新區,還是通過轉移支付的方式給新洲一點補償,另外功能區托管不是強取豪奪啊,網傳光谷每年都會給江夏一點點土地租金,新洲不可能一分錢都拿不到。
所以新洲即使沒有了陽邏和倉埠,也不見得說會變得很窮!而且新洲不僅僅只有陽邏啊,小編多次說過新洲的王牌選手是雙柳,大家不要小看了雙柳的航天產業,它發展空間大著呢,只要把握住機會,新洲很有可能因此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綜上,長江新區2024年GDP暫未公布,網傳的820億僅供參考,具體以官方通報為主;
另外,隨著長江新區GDP單獨核算,黃陂2024年的GDP大概率被江夏超過,江夏時隔多年,再次成為郊區老大。
新洲扣除陽邏倉埠后相當于丟掉了半壁江山,排名倒數,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新洲從此就會很窮,沒有發展,因為新洲還有雙柳這個底牌,能助力它逆襲。
最后想說,其實對于我們普通民眾而言,GDP的意義真不大,就算你所在的區GDP再多,但是城市顏值差,道路不好,就業機會少,進而導致你在本區找工作困難,家庭可支配的收入不多,你還是會過的很吃力很艱難。
但如果你所在的區就業好,城市環境好,配套可以,你能就近找工作,工資尚可,家庭可支配收入也不錯,即使這個區整體的GDP看上去不好看,但是你也會過的很舒適。
最后希望武漢幾個郊區,能夠發展得越來越好,不僅僅只是GDP數值上升,而是在城市管理、道路建設、產業布局、民生配套等多個方面,不斷的提升,真正的造福于民。
編輯:筱攸
圖片: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