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前半生是個學渣小流氓,但后半生簡直開了掛:諾貝爾獎、計算機領域最高獎項、心理學的最高榮譽,象征人類智慧的頂級獎項,他拿到手軟。
他就要告訴你,真的有雖然不務正業但天賦異稟、復習一夜就能考滿分的流氓同桌。他就是這種人……
他是赫伯特·西蒙。
1916年6月15日 西蒙生于美國。西蒙憑借優渥的家境,從小到大沒干過正事,不好好想上學,但為了撩妹,把鋼琴和畫畫練到了頂級水平。
16歲靠家庭關系走后門進入芝加哥大學,在這么好的學校也繼續不干正事,唯一拿到優的課程是拳擊。
然而,踏上社會后,他就用實力就告訴你,什么叫前面的人生只是他不想干而已。
對于癡迷的事物廢寢忘食,靠著聰明的頭腦,西蒙陸續自學憲法學、城市規劃、地緣政治學、合同法、統計學、勞動經濟學、運籌學、美國史等眾多課程,幾乎涵蓋所有社會科學……
33歲時,被派遣到一所是當時全美排名后100的大學教書,他被派來教經濟,但此時他對計算機感興趣。
他想知道人類的邏輯能不能套用到機器上,于是,后來,他就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人工智能程序,捎帶手,計算機之父圖靈的猜想被他第一次證明了。
后來就一發不可收,開發了模擬人類大腦思考過程的人工智能程序設計語言,等等吧。
于是他就拿到了計算機領域的最高獎項——圖靈獎(對,就是那只多少人畢生不可得的“碗”)。
這自然也幫助他所在的學校從全美倒著數的學校,搖身一變成為top30。
▲赫伯特·亞歷山大·西蒙 Herbert Alexander Simon
成功開發AI軟件之后,西蒙發現心理學也挺有意思,于是做了一個心理學實驗,于是就證明了人類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怎么樣的,于是就拿到了心理學界三個最高的獎項——美國心理學會終身貢獻獎,等等等。
你可能覺得他后半生在廢寢忘食的生活,你完全想多了,后半生他依然在游山玩水,畫畫彈琴!!
對了,插播一下,他玩到中國的時候,喜歡上了中國的漢字和書法,于是成了書法和漢語大師……
說重點吧。
后來他想拿一個諾獎的管理學獎項,可他的朋友都打趣說諾獎里壓根沒這個獎項。不過他就要拿。
結果,一年之內,他就琢磨出一個管理學、社會學、心理學和經濟學等跨界研究的理論,就這樣,借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殼子成為了迄今為止唯一拿諾獎的管理學家。
他榮膺諾獎的這本管理學經典,就是《管理行為》。想學會管理和決策科學的,這部書一定要拿來讀讀。
再推薦兩本書,《人類生活中的理性》,這是他一生思考的演講集。短短100余頁,就把他一生涉足領域的主要觀點都說請了,涵蓋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生物學、心理學、計算機、文學等等,基本匯集了西蒙一生最主流的觀點,非常適合初讀者精研。以及記錄赫伯特·西蒙親自審定傳記《穿越小徑分岔的花園》,他說:“我人生軌跡的迷宮出現了多個分岔口,有時我會向左,有時我會向右,作為一個致力研究人類選擇的人,我的人生用迷宮這個比喻再恰當不過。”
如果你也對這位天才中的全才感興趣,歡迎閱讀收藏他這兩部鼎鼎有名的著作:《人類活動中的理性》+《管理行為》和一部他的傳記《穿越小徑分岔的花園》。識別下圖二維碼,即可一鍵收藏:
添加:Leonardo201031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