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壁是南宋時期一位頗負盛名的詩人、政治人物。他字季章,號石林,又號雁湖居士 ,是眉州丹棱(今屬四川)人,乃南宋名相李燾之子。
李壁自幼聰慧,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成長于學術氛圍濃厚的家庭環境。他勤奮好學,在科舉之路上取得成功,步入仕途,為國家效力。在為官期間,他歷經官場的起伏,見證了南宋朝廷內部的政治斗爭與復雜局勢。
詩作風格多樣,題材廣泛,涵蓋了詠物、寫景、抒情、感懷等多個方面。他的詠物詩常常借物抒情,像《賦黃香梅絕句八首正月二十三作時筑樓居將就》,借黃香梅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和情感。他的詩歌語言精煉,善于運用典故,使詩歌富有文化底蘊。在文學創作上,他不僅寫詩,還在經學研究、史學著作等方面有所建樹,其著作對后世研究南宋歷史和文化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賦黃香梅絕句正月二十三作時筑樓居將就 其一 南宋 · 李壁
樹繞高花兀老蒼,風流舊日漢黃香。
雖非有意爭妍暖,豈是無心避雪霜。
“樹繞高花兀老蒼”,開篇一句,詩人便以簡潔而有力的筆觸勾勒出一幅獨特的畫面。高大的梅花樹被繁花環繞,那蒼勁古老的枝干兀立其間,盡顯歲月的滄桑與厚重?!柏!?字用得極為精妙,生動地描繪出老樹枝干突兀、挺拔的姿態,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這不僅是對梅花樹外在形態的刻畫,更象征著一種歷經歲月洗禮卻依然堅韌的精神。
“風流舊日漢黃香”,此句詩人巧妙地運用典故,將黃香梅與漢代的黃香相聯系。黃香,以孝行聞名于世,他的品德與才學在當時備受贊譽。詩人借此暗示黃香梅也如同黃香一般,有著獨特的 “風流” 韻味,這種風流并非指世俗的浮華,而是一種內在的高雅氣質和獨特魅力,它超越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雖非有意爭妍暖,豈是無心避雪霜”,這兩句是全詩的精髓所在,詩人以反問的形式,深刻地揭示了黃香梅的內在品質。黃香梅并非刻意在溫暖的春日里爭奇斗艷,它的綻放并非為了迎合世俗的審美,而是遵循著自身的生命節奏。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它畏懼雪霜,當寒冬來臨,它依然能夠傲然挺立,抵御風雪的侵襲。這種既不隨波逐流、又不畏艱難的精神,正是詩人所推崇的高尚品質。
從藝術手法來看,這首詩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黃香梅來表達詩人自己的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詩人通過對黃香梅的細致描繪,將自己對高尚品格的追求、對世俗紛擾的超脫以及對堅韌精神的贊美融入其中。同時,詩句語言簡潔明快,韻律和諧優美,讀來朗朗上口,卻又不失深意,體現了宋詩以意勝、以理趣見長的特點。
賦黃香梅絕句正月二十三作時筑樓居將就 其二 南宋 · 李壁
春風一樹斬新開,盡日花邊轉幾回。
怪底玉顏含瘴色,謫仙曾住夜郎來。
“春風一樹斬新開,盡日花邊轉幾回。” 開篇詩人便將我們帶入一個春日的美好場景。春風輕柔,吹綻了一樹黃香梅,那花朵嶄新綻放,仿佛在宣告春的到來。“斬新開” 三個字,生動地寫出梅花綻放時的生機勃勃,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仿佛能看到那鮮嫩的花瓣在春風中舒展。詩人被這美景吸引,整日在花邊徘徊,“盡日”“幾回” 體現出詩人對梅花的喜愛與沉醉,他沉浸在這梅花的世界里,流連忘返,反復品味著梅花帶來的美好。
“怪底玉顏含瘴色,謫仙曾住夜郎來。” 這兩句筆鋒一轉,詩人對黃香梅略顯黯淡的色澤感到奇怪,為何這如玉般的花朵帶著些瘴氣之色呢?隨即給出答案,原來是因為這梅花如同曾被貶謫到夜郎的謫仙李白。這里詩人運用奇特的想象與巧妙的典故,將黃香梅與李白聯系起來。李白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因政治上的失意被貶夜郎,而黃香梅的 “瘴色” 就如同李白經歷的坎坷,雖歷經磨難,卻依然有著獨特的氣質。這不僅賦予了黃香梅獨特的文化內涵,也借梅花表達了對李白的敬仰與對人生境遇的感慨。
從藝術手法上看,這首詩情景交融。前兩句描繪春日梅花盛開之景,為后文的抒情議論做鋪墊。后兩句由景生情,通過對梅花色澤的疑問與解答,抒發了對人生挫折、命運無常的思考。同時,詩人巧用典故,使詩歌的文化底蘊更加深厚,也讓讀者在欣賞梅花的同時,感受到歷史與文化的交融。
賦黃香梅絕句正月二十三作時筑樓居將就 其三 南宋 · 李壁
剪蠟霜前色太深,何如萬萼占春陰。
今朝懶不行花徑,插遍銅彝供石林。
“剪蠟霜前色太深,何如萬萼占春陰。” 開篇詩人便對黃香梅的色澤展開評說。“剪蠟” 形象地描繪出黃香梅那如蠟般金黃的花瓣,仿佛是精心裁剪而成。然而,詩人卻覺得霜前的它顏色過于濃重了些。在詩人眼中,與其在霜前以濃重之色示人,倒不如在春日的陰翳中,讓眾多的花朵綻放,展現出一種別樣的生機與活力。這兩句詩中,詩人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霜前的黃香梅與春日里萬萼競放的景象相對照,表達出對黃香梅在不同時節展現不同姿態的思考,也透露出詩人對自然萬物順應時節生長的一種認同。
“今朝懶不行花徑,插遍銅彝供石林?!?這兩句筆鋒一轉,從對黃香梅的外在描寫轉入詩人自身的行為與心境。今日,詩人慵懶地不再去花徑漫步欣賞黃香梅,而是將其剪下,插滿銅制的酒器,放置在石林之間?!皯小?字看似隨意,卻蘊含著詩人復雜的情感,或許是對花徑的景色已然熟悉,或許是內心有著別樣的情思。而將黃香梅插遍銅彝供于石林,這一行為則充滿了詩意與雅趣。銅彝,作為一種古老而莊重的器具,與黃香梅的清新雅致相互映襯,而石林的古樸又為這一畫面增添了幾分幽靜與深邃。詩人通過這一行為,將自己對黃香梅的喜愛之情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表達出來,同時也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寧靜悠遠的氛圍。
賦黃香梅絕句正月二十三作時筑樓居將就 其四 南宋 · 李壁
滿園春物正關情,忽到梅邊眼倍明。
別有醉馀霞臉在,大都風格盡飛瓊。
“滿園春物正關情,忽到梅邊眼倍明”,起句描繪出滿園春色撩人心弦的場景。在這生機勃勃的春日,萬物都充滿了活力,每一處景色都能觸動詩人的情思。而當詩人的目光忽然落在那黃香梅上時,眼睛瞬間明亮起來。“關情” 二字,體現出詩人對春日景物的喜愛與關注,而 “眼倍明” 則通過強烈的對比,突出了黃香梅在滿園春色中的獨特魅力,它仿佛是春日里最耀眼的存在,一下子吸引住了詩人的全部注意力 。
“別有醉余霞臉在,大都風格盡飛瓊”,這兩句將黃香梅的形象刻畫得更為生動。詩人把黃香梅那嬌艷的色澤比作酒后微醺的紅霞,賦予其一種別樣的韻味,仿佛黃香梅是帶著醉意的仙子,在春日里散發著迷人的光彩?!帮w瓊” 是傳說中西王母的侍女,常被用來指代仙女,這里詩人用 “風格盡飛瓊” 來形容黃香梅,意在表明黃香梅的風姿如同仙女般超凡脫俗,它不僅有著美麗的外表,更有著一種高雅的氣質,這種氣質超越了世俗的凡庸,使黃香梅在眾多花卉中脫穎而出。
從藝術手法上看,這首詩運用了襯托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前兩句以滿園春物作為襯托,突出黃香梅的引人注目;后兩句則通過形象的比喻,將黃香梅的色澤和風格與霞臉、飛瓊相類比,使黃香梅的形象更加具體可感,也讓讀者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詩人對黃香梅的贊美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