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顯
電腦軟體應該開源,還是閉源,是業界爭拗了多年的話題。在以前,普遍都是傾向閉源模型,例如說,直至去年4月,“百度集團”(9888)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公司內部講話時說,閉源模型在能力上會持續領先,而不是一時領先,皆因它有真正的商業模式,能夠賺到錢,只有賺到錢才能聚集算力、聚集人才。
不過,開源模式愈來愈盛行,也是大勢所趨。在DeepSeek現身后,整個大趨勢更加是不可逆轉地傾向開源,而在去年,“百度”第四季及全年財報電話會上,李彥宏也不得不“投降”,指出其人工智能(AI)系統“文心一言”大模型4.5也將開源,他并說﹕“無論開源閉源,基礎模型只有在大規模解決現實問題時,才具備真實價值。”
對于這課題,我有深刻體會。
在2007年,我出版了《炒股密碼》,以及其后幾本相關書籍,把莊家財技揭露了出來,并算是“發明”了財技炒股法。當時有業界人士,包括莊家與炒股人,埋怨我為何把這些業界秘密揭破于人前,令到莊家難以揾食,炒家難以賺錢。
問題在于,莫非我不揭破,這些業界秘密就可永遠保持嗎?有人估計過,就算我不說出來,由于網上資訊發達,不出3年,這些也必然成為人所共知的常識,我的書只不過是把普及知識提早了3年而已。
在中國,人們喜歡把知識敝帚自珍,致令許多技術在后世失傳了。十九世紀時,洋人把高科技教給中國人,當然是收取巨額金錢,但中國人也很不理解,為何洋人會出售技術。
1988年,許冠文拍了一部叫《雞同鴨講》的電影,主題就是主角把傳統的燒鴨店轉型成為連鎖快餐店,主要劇情之一,就是把技術外流給員工。
事實上,這些年來,互聯網的大行其道,甚至是魔術師,也有專門的揭秘影片。基本上,任何知識,在今天的資訊流通下,已完全沒有奧秘可言。
在新經濟的世界,所有新知識只能領先半年至9個月,正如《愛麗絲夢游仙境》的“紅色皇后”所言:“你要不停往前跑,才能保持原地不動。”所以說,未來是開源世界,閉源已無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