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帶來的價值重估
文/姐夫???
阿里巴巴在2025年2月21日創造了3年多以來的最高股價:145.300美元。阿里巴巴的股價高于這個價格,還是在2021年11月13日。
阿里巴巴在2020年10月27日達到歷史最高股價311.047美元,已經是接近4年半之前了。最近幾年阿里巴巴經歷了風風雨雨,直面了內部在之前快速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各種問題,當然也有很多挑戰來自宏觀和競爭環境。
阿里的股價在短時間內大幅回升,無論對于阿里自己,還是整個市場,都是一針強心劑,很多人認為這不僅意味著這家中國互聯網巨頭正在肌體修復,也代表了中國資產的估值回歸。
所以阿里為什么漲,還會不會漲,股價有沒有可能再回到300美元,是非常有意義去探討的問題。目前市場上的聲音不一而足,也多有情緒化的表達,但總體來說,筆者還是認為,公司是開展業務的場所,我們還是應該回到業務本身來看這家公司。
本篇文章將主要通過“AI+云”戰略對于阿里的深遠影響,來探討這家公司的合理估值水平及預期。盡管當前阿里的大部分營收仍然由線上零售業務創造,并且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第4季度,其客戶管理收入實現了9%的增幅。
一個達成共識的觀點是,大家看多阿里,主要驅動因素是對阿里云業務的價值重估——中國AI市場的爆發,以及阿里在AI和云業務上已經取得了相對顯著的業績。同時受宏觀環境回暖和政策激勵,公司股價從1月13日的80.54美元,在27個交易日漲到145.30美元,漲幅高達80.41%。
阿里本身也的確在加磅AI,2月24日,它宣布,計劃未來三年將投入至少3,800億元人民幣,用于建設云計算和AI的基礎設施。這一金額將超過其過去十年在云和AI基礎設施上的投入總和。阿里巴巴CEO吳泳銘將AI形容為“數十年一次”的行業變革機遇。盡管新聞通稿上仍提到繼續貫徹“用戶為先,AI驅動”戰略,但顯然阿里的發展中心已經移到AI和云上。筆者更愿意將阿里未來的戰略重點稱之為:AI優先,云優先。
01 AI:阿里云的價值重估
在探討AI對阿里云估值的影響時,我們參考一下AI對目前幾家國際云服務商巨頭的影響,因為即便在目前,ChatGPT等AGI工具的部署和市場應用,也是建立在云服務的基礎上,毫無疑問,它們都因此收獲了時代的紅利。
由于OpenAI和微軟的合作,ChatGPT主要基于Azure平臺進行部署
馬斯克的Grok(xAI)沒有公開其部署平臺,但公開分析大多認為其通過購買英偉達的10萬張H100構建了自己的私有云,同時也可能使用了部分X平臺的算力
GoogleCloud上部署了自己研發的Gemini
Amazon除了部署自研AI之外,也對其他AI產品實施中立化立場,歡迎一切AI平臺在AWS上部署
我們來看一下目前各云計算巨頭的市值,及市場對其云計算板塊的估值:
目前市場對這幾家互聯網巨頭的估值,均采取SOTP方式——將各板塊業務分別估值并加總。因此對云業務的估值,既要考慮自身的估值水平,也要按照云業務占整個公司估值的比例進行分析和驗證。
市場對亞馬遜的AWS估值是相對比較清晰的,因為亞馬遜的業務相對比較簡單:AWS和非AWS,且其AWS業務的收入增長率和毛利率一直比較穩定,是行業的領頭羊。市場對AWS的PS一般是12倍左右,對應的EV/Operationg Income倍數約為33倍。按此估值,亞馬遜的云業務占整個公司價值的60%
微軟的云業務,在過去一兩年因為Open AI的加持,曾實現了快速增長,增速遠高于行業領頭羊AWS。但在最近兩個季度出現放緩勢頭。另外值得注意的是Azure的利潤率要顯著高于AWS。綜合上述因素,如按照與AWS相同的PS倍數,EV/Operationg Income約為28倍。如按照33倍的AWS水平,PS約為14倍。按此估值,微軟的云業務占整個公司價值的40-46%
谷歌的業務相對比較復雜,云業務占其收入的比例僅為11%。如按照其收入占比(11%),對其云業務估值,對應的PS僅為7倍。但如按照12倍PS估值,云業務估值占整個公司價值的25%
根據上述估值方式,三大巨頭的云業務估值約為7-12倍PS。阿里云業務目前的業績,無論從收入增速還是盈利能力,較三巨頭均有所遜色,差距不小。因此阿里云業務可能還需要以更低的估值水平——例如4倍,進行計算。
不過,之前國際巨頭的AGI因種種原因不能在華落地,國產AGI則尚未成熟,導致國內AI對云計算的拉動不足。目前以DeepSeek為代表的國產AGI大規模部署,將有力的推進阿里云業務的快速發展。
所以,樂觀估計,伴隨著國產 AGI 的發展,阿里云的整體估值水平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我們不妨參考以上三家巨頭的估值方式來對阿里云進行一次重估:
02 AI:傳統業務的盈利模式升級迭代?
阿里巴巴的最新季度業績發布會上提出,“通過將AI融入在其生態系統中,以提升客戶體驗、優化業務運營并推動長期增長”。在可預見的將來,眾多互聯網零售巨頭們都將接受AI融入的洗禮,為客戶提供更加方便、智能的購物選擇,也為商戶們及自身提供更高的利潤率。阿里在這場競賽中,如果能夠脫穎而出,推出比對手們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對傳統業務也是有力的支撐,帶動更好的增長。
目前市場公認對于淘天業務是10倍PE的估值,海外業務(國際數字商業集團)2倍左右PS的估值,其他業務如大文娛、菜鳥和本地生活等,給予0.4-1倍PS的估值。所有非云業務板塊的估值大約在2,700-3,000億美元左右。
如考慮AI加持,給予10%左右的溢價率,積極的估值假設大約在3,000-3,300億美元左右。
03 阿里的未來估值及股價空間
根據上述對云業務和非云業務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到如下估值矩陣:
根據上述計算,阿里巴巴目前的股價估值從最謹慎的140美元——這正好和目前的股價基本相同,到最樂觀的218美元。要達到200美元以上,阿里巴巴的云業務“重任在肩”。
我們進一步暢想一下,如果阿里巴巴能超越前期的高點311美元,對應的市值為7,400億美元——云業務需要估值4,100億美元,才能支撐住整個市值水平。有趣的是,4,100億美元占整個阿里巴巴市值的55%,接近AWS占亞馬遜60%市值的水平。也許到了這個地步,阿里巴巴才算是駛入了星辰大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