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之所以會取得成功,在大家的認知中,主要是因為蘋果有性能強勁的A系列芯片和功能超強的iOS手機操作系統,但大家似乎忽視了兩個重要原因,一個大陸制造。
另一個就是大陸市場,一個為蘋果提供了優質產品,另一個給蘋果創造了數百億美元營收,所以庫克才多次強調大陸市場的重要性,但據說蘋果要回美大舉投資建廠了。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近日在白宮和特朗普共同對外宣布,將在美新增投資1000億美元,計劃建3個先進晶圓廠、2個先進封裝廠和1個研發中心。
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呀,要知道拜登在任時用芯片補貼激勵,臺積電才投資了650億。
恐怕拜登也沒有料到,在特朗普加征關稅政策的壓力下,臺積電竟然沒有提出任何其他條件,就直接答應了在美增加投資1000億美元,此舉估計讓特朗普心里樂開花。
然而,令大家沒有料到的是,其實臺積電的投資數額跟蘋果相比還差了些。大家應該沒有關注,前段時間蘋果CEO庫克拜登特朗普后,就宣布在美投資超5000億美元。
這之后,特朗普還專門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感謝庫克和蘋果宣布在美的創紀錄投資。
蘋果這么做的原因,一方面是為了響應特朗普制造回歸的號召,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爭取關稅豁免,因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也包括蘋果那些在大陸或其他市場制造的產品。
據了解,蘋果這次5000億美元投資計劃,主要是在美建大型人工智能服務器工廠,目前還不包括iPhone、iPad、mac等組裝廠,這些預計還在大陸和印度工廠組裝。
然而,這恐怕難以滿足特朗普的要求,之前美方的要求就是蘋果要減少對大陸依賴。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蘋果才會大舉向印度、越南等地遷移產能,所以接下來不排除特朗普會讓蘋果也在美組裝。但富士康等在印度建廠的遭遇,恐怕也讓蘋果有所考慮。
在蘋果的督促下,富士康作為御用代工廠,當然是積極響應,迅速去印度等地投資建三組裝廠,因為他們都看到了印度擁有更多廉價勞動力,有點像極了我們改開初期。
蘋果和富士康都想在印度重現當年在大陸市場的成功,于是就大舉投資、擴大產能。
然而,令他們沒料到的是,印度的經歷給他們好好上了一課,印度人工雖然很多又很廉價,但素質卻普遍較低,導致組裝的效率非常低,關鍵是產品的良率一直上不來。
更為難受的是,印度當地的地方配套、產業鏈都不完善,不僅缺水、缺電,當地的治安還不太好,經常出現工人罷工、工廠著火、打砸搶、衛生問題等,導致損失慘重。
結果印度制造的iPhone雖然產能上來了,但良率卻不行,還遭到歐洲市場等退貨。
與此同時,小米OV等大陸手機廠商紛紛沖擊高端手機市場,又加上華為手機攜自研麒麟回歸,對蘋果手機的銷量形成較大沖擊,于是蘋果在大陸市場的銷量持續下滑。
有意思的是,蘋果iPhone逐步降低使用大陸產的元器件,如今的占比已不足2%,還把歐菲光等數十家供應商踢出果鏈,結果這些供應商在華為的帶動下反而復活了。
這種情況下,庫克開始頻繁訪華,還跟大陸供應鏈溝通,表示繼續重要大陸產業鏈。
如今,雖然蘋果宣布在美投資5000億美元,恐怕也不會將組裝遷回美本土,因為那會大大提升成本,如今跟我們手機品牌的競爭力都減弱了,成本提升恐怕更不行了。
對于,蘋果宣布在美投資5000億美元,有外媒直接評價道,蘋果情況突然反轉了,竟然會選擇回美投資,臺積電那么高的毛利率都很吃力,更別說蘋果產品的組裝了。
也有內行人表示,這恐怕又是蘋果的權宜之計,因為在特朗普上一任期和拜登時期,蘋果都宣布過幾千美元的投資,后來似乎都沒有兌現,這一次恐怕跟以前也沒區別。
再者說了,蘋果本身主要是設計,制造基本上都外包了,哪還需要什么投資建廠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