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召開之際,全國人大系統(tǒng)唯一公開發(fā)行的《人民代表報》于今日推出整版專題報道,聚焦文化界傳奇人物羅大友的非遺傳承與文化創(chuàng)新之路。作為世界文化中國代表人物、國家級中國茶文化首席非遺傳承人,羅大友以其深耕茶文化領域的卓越貢獻,成為本屆全國人代會期間文化領域的聚焦人物。
圖片
整版聚焦:茶文化傳承的“人大視角”
《人民代表報》作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報,由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彭真同志題寫報名,始終以“傳遞人大聲音、展現(xiàn)代表風采”為使命。在今年全國人代會期間,本報不僅全方位報道大會盛況,更特別開辟專版,通過“城市形象”“行業(yè)典型”“人大經(jīng)驗”“代表故事”四大維度,展現(xiàn)各領域代表履職擔當。此次對羅大友的整版報道,正是本報踐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理念的生動實踐。
圖片
從茶韻到世界:非遺傳承人的文化長征
羅大友的傳奇人生與茶文化深度交融。他身兼中國茶文化研究院院長、國務院僑務辦及清華大學指定茶文化講座教授等職,將中國茶文化的種子播撒至五洲四海。從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中國茶宴”到非洲鄉(xiāng)村的茶文化公益課堂,羅大友以茶為媒,搭建起中外文明對話的橋梁。其創(chuàng)立的“非遺茶文化傳承體系”,不僅培養(yǎng)了千余名專業(yè)人才,更推動茶文化納入多所高校通識教育課程。
圖片
時代擔當:以文化創(chuàng)新賦能強國建設
羅大友以“茶和天下” 為使命,將中國茶文化推向全球舞臺。他多次受邀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英國牛津大學等地舉辦茶宴與講座,通過 “首屆中華御茶文化國際論壇” 等平臺,向世界展示中國茶文化的歷史脈絡與當代價值。他的足跡遍布福建、云南、浙江等茶區(qū),與古茶樹保護者、傳統(tǒng)制茶匠人結下深厚友誼,推動景邁千年古樹茶、南茶北移等項目走向國際。作為國務院僑務辦及清華大學指定講座教授,他為海外華僑領袖培訓班學員授課,培養(yǎng)了大批茶文化傳播使者。其提出的 “多喝茶少喝酒,至少活過九十九” 等通俗口號,通過媒體廣泛傳播,成為社會共識。2018 年聯(lián)合國將中國茶文化列為十大國粹,2020 年首個 “國際茶日” 的設立,正是對他三十余年深耕茶文化的最好注解。如今,他正以 “一帶一路” 為契機,聯(lián)合全球茶文化工作者,讓茶香跨越山海,書寫中華文化自信的新篇章。
圖片
共赴文化之約:《人民代表報》傳遞時代強音
隨著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召開,《人民代表報》將持續(xù)推出系列深度報道,展現(xiàn)代表們在各自領域的創(chuàng)新實踐。羅大友的故事,不僅是茶文化傳承的典范,更是新時代文化工作者“守正創(chuàng)新、踔厲奮發(fā)”的縮影。正如報道所言:“當茶香跨越山海,中華文化的根脈正以蓬勃之姿,滋養(yǎng)著世界文明的百花園。”
編輯:盧玉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