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產業鏈深度重構的當下,中國高端制造業正迎來歷史性機遇。國務院近期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明確提出,要重點突破高端芯片、光學器件等戰略領域,這與工信部評選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的戰略意圖高度契合。作為新晉入選該名錄的光學巨頭,歐菲光(002456.SZ)的成長軌跡恰好印證了"國家戰略-產業升級-企業突破"的良性循環。
國家力量托舉產業升級新高度
"制造業單項冠軍"的評選標準之嚴苛在業內聞名,根據工信部《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參選企業需滿足主營產品市場占有率全球前三、研發強度超過3%、專利質量行業領先等硬指標。在第七批認定的139家企業中,光學器件領域僅3家入圍,足見歐菲光此次登榜的含金量。
這種嚴格篩選背后是國家對實體經濟的戰略布局。《經濟日報》在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時指出,培育"專精特新"企業集群已成為突破關鍵領域技術封鎖的核心抓手。數據顯示,前六批單項冠軍企業平均持有有效專利587件,研發經費占銷售收入比重達5.1%,遠超規上工業企業平均水平。
技術縱深構筑競爭護城河
翻開歐菲光的創新履歷,一組數據尤為亮眼:近三年研發投入累計超60億元,2024 年上半年,研發投入達到 7.52 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為 7.89%;截至 2024 年 6月 30 日,公司在全球已申請有效專利 1,903 件;牽頭和參與制定多項國家/行業標準。在素有“光學心臟”之稱的 WLG 晶圓級玻璃鏡片領域,始終維持著穩定的高良品率,居于行業領先地位。
這種技術積淀于智能汽車賽道持續釋放強勁動能。依據公司年報可知,智能汽車業務規模始終保持著快速增長的態勢。近日,歐菲光于互動平臺答復投資者提問時稱,公司斬獲公司首個 17M 車載鏡頭量產項目定點。該款17M 車載鏡頭系歐菲光自主研發,能夠將球面和非球面鏡片精妙結合,極大程度地降低了鏡頭周邊視野的像差,具備高像素、高解析力、低溫漂、高穩定性等顯著特性,并且自身帶有主動加熱功能。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其與客戶共同研發的 AR-HUD 方案,成功地將虛像距離提升至 10 米以上,攻克了傳統方案重影、眩暈的技術難題。
生態布局打開價值空間
在歐菲光智能制造基地,多條全自動AA調焦產線正高效的生產車載鏡頭。這個"智能制造示范工廠",通過導入AI視覺檢測系統,將產品不良率控制在極低的范圍內。這種“智造”實力讓歐菲光拿下多個整車廠商的供應商質量金獎,更使其成為華為Pura70與Mate70系列手機核心供應商。
券商研報揭示了更深層價值:公司已構建"光學元件-模組集成-系統方案"的全棧能力。西南證券測算,隨著智能駕駛向L3級躍進,單車光學價值量將從當前800元激增至2025年的2500元。而歐菲光在BCM/BGM、DMS/OMS、CMS等產品領域的技術儲備,正為其打開第二增長曲線。
站在全球產業變革的十字路口,歐菲光的進階之路揭示了中國制造的突圍密碼——以國家戰略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引擎,在關鍵領域構筑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當"單項冠軍"們持續攻克技術壁壘,中國高端制造的星辰大海,或許比想象中來得更早。
免責聲明:圖文源自互聯網或AI,僅為分享行業發展動態,不作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