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知譚商業
作者|知譚君
A股上市近五年,東鵬飲料讓創始人林木勤坐穩汕尾首富之位,但這位身價500億的潮汕大佬野心不止于此,這一次他要帶著東鵬飲料沖擊港股,走向世界。
3月7日,東鵬飲料年報發布的同時也披露了進軍港股的計劃。公司最快將在公司股東會審議通過后24個月之內選擇適當的時機和發行窗口完成本次發行并上市。
港股上市是為了什么?第一目的當然是融資。可實際上,東鵬飲料并不缺錢。年報顯示,公司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40.63%達158.39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63.09%達33.27億元。不僅如此,公司賬上還躺著110億的閑置自有資金和1億元的閑置募集資金,預備進行投資理財。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現金流充沛,但東鵬飲料的短期借款仍不少。年報顯示,公司報告期末短期借款余額多達65.5億,相較23年年末增加118.69%,主要是因為公司本期一年內貼現借款和信用借款增加所致。
明明有錢為何還有借錢?這里就不得不佩服東鵬飲料的資金運作術。年報顯示,于2024年12月31日,東鵬飲料的短期借款利率區間為2.20%至2.50%。而公司閑置資金理財的利率普遍高于借款利率,例如3月4日發布的10.2億閑置自有資金理財計劃中,預計年收益率在0.64%-6.2%之間。
存貸利率差使得東鵬飲料2024年的財務費用降至-1.9億元,較23年同期大幅下降8,436.29%,主要原因就是公司本期定期存款利息收入大幅增加。
至于理財有術的東鵬飲料為何仍選擇赴港上市,有分析師指出,港交所在2024年底降低了“A+H”股上市門檻,目前港交所對符合一定申請條件的A股上市公司提供了快速審批通道,30個工作日內就能完成監管評估。
同時港股平臺能提供更靈活的外匯管理機制,助力其國際化布局。東鵬飲料目前已在印度尼西亞和越南設立子公司,并正在建設海南和昆明生產基地作為未來面向東南亞市場的重要生產及出口樞紐。
不過,東南亞是東鵬飲料競對紅牛的大本營,而且東鵬飲料2024年海外收入未在財報中單獨披露,僅模糊提及“出口25個國家和地區”,其國際化成效究竟怎么樣,投資者無從得知。
歸根結底,國際化更像是東鵬飲料跑港股圈錢的借口,畢竟他的股東早有巨額減持套現的“黑歷史”。2023年,東鵬飲料13位董監高及大股東合計套現超60億元;2024年二股東君正投資再度減持2.7%股份。而在年報發布前,東鵬第三大股東鯤鵬投資又計劃減持1.38%股份。
對于這次減持計劃,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提問,“公司是不是經營異常,股東總是不停減持?”,東鵬飲料回應稱,“近期的員工持股平臺減持系該企業兌現IPO前的員工激勵協定的正常經營行為。公司控股股東及實控人、董監高均不參與此次減持計劃。公司管理層及全體員工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個別財務投資類股東的減持不會影響公司的長期戰略,公司將繼續為股東創造可持續的回報。”
不過企查查信息顯示,林木勤、林煜鵬父子分別位列鯤鵬投資的第二、第一大股東,合計持股超63%。
實際上,除了套現減持部分,東鵬飲料還對股東進行了巨額分紅。算上2024年中報的10億分紅,東鵬飲料僅2024年度全年分紅就達到23億元,分紅率達69.14%,其中實際控制人林木勤一人將分得11.67億元。
面對東南亞市場的激烈競爭和股東頻繁套現的質疑,東鵬飲料能否真正走向世界,成為全球飲料市場的領軍者,或許還需要更多的戰略定力和市場驗證。
上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