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意間,一個較大的新景區,在宜昌城市中心形成,雖還有一些尾巴工程在修修補補,但高顏值風光,已吸引著人們川流不息。
這個景區,就是位于湖北宜昌市點軍區境內的卷橋河濕地公園。是一個不要門票的景區。
2025年1月30日,農歷正月初二,多云。我攜老伴與從北京回來探視的女兒女婿并孫女,開車從宜都市荊門山,來到了宜昌城區的卷橋河。
令我感到吃驚的是,這個昔日雜草叢生,荊樹混長,垃圾遍地的卷橋河,如今已是草地綿延,樹木列排,河水清澈。
糖果超級工廠一景
花花綠綠的旅游設施,有序點綴陳列在溪河兩岸,到處都是悠哉悠哉的游客,空氣中,散發著淡淡的幽香。
對卷橋河,我并不陌生。卷橋河最早納入旅游視線的,大約是2003年,有人開發了卷橋河漂流。
那時,我正在某紙媒大報任記者,負責旅游宣傳。應老板邀請,體驗了卷橋河漂流。
因河水落差太小,水流量也不大,橡皮舟行駛緩慢,與其說是漂流,不如說是劃船。
我當記者,多是“隱惡揚善”,只說優點,隱去缺點,何況吃了老板的火鍋呢?
洞穴餐廳
所以,我把卷橋河漂流,定位為“溫柔漂”,說成是適合老人孩子女人的水上娛樂項目。既討得開發者開心,也保證了新聞事實的真實。
那時,卷橋河岸兩邊,除了雜草叢生亂樹參差,沒有任何亮色,山平平,石灰灰,我當時心里暗想,這個項目不會久長。
當年,宜昌有108個景區,各地漂流景點有18家之多,僅點軍區,就有兩處漂流景點。
18家漂流,就顏值和河道而言,點軍區的卷橋河,只能屈居宜昌市眾多漂流景點的最后一名。
2004年8月,我寫了一篇《宜昌上演漂流大戰》文章,對宜昌的漂流項目進行了綜合,這篇新聞稿件,被中國旅游報等近十家媒體發表。
幾年后,這場漂流大戰的結果,大多數敗下陣來,只有秭歸的九畹溪漂流、三峽人家楊家溪軍事漂流、長陽蘭草谷沖浪勝出。就連中國漂流起源地——丹水漂流,也倒在了前進的征途中。
至于宜昌興山縣朝天吼漂流的崛起,那是漂流大戰多年以后的事了。據熟人講,當年已勝出的長陽蘭草谷沖浪,現也已歇業,不知道是不是真。
扯遠了,人老了,就喜歡懷舊。今天,我見到卷橋河這樣嬌艷的顏值,全新的面容,也足夠老夫撩發少年狂了。
我們從一個黃色斑花的圓形建筑進入,這是一個名叫“糖果超級工廠”項目。
室內設計精美,色彩斑斕,各種糖果,以千姿百態的姿容呈現,還配以很多孩子們體驗參與的設置,其精美度,不遜于新疆烏魯木齊大巴扎最高檔的糖果店。
我們從二樓下到一樓,突然發現孫女不見了。正在著急之時,從一個管道口滑下一個人,定睛一看,就是我孫女,樂呵呵出現在我們面前。
走出糖果工廠,漫步卷橋河邊,昔日的雜草不見了,到處都是草地,現在,草地都已枯黃,在鏡頭中,如灑下的一地黃金。
一個當地游客告訴我們,春夏秋三季,是卷橋河最美的季節,春有百花開,夏有綠草地,秋有紅葉飄,三季美景,在卷橋河水的映襯下,格外迷人。
若趕上了藍天白云,其美麗,可與內蒙古一些小草原相媲美。
我與老伴都是攝影發燒友,有如此美艷的風光,鏡頭自然不會放過。
或許是我們的誠心感動了神仙,進園不久,天空竟然探出了太陽,厚厚的白云,也裂開了許多縫隙,讓線形的藍天與我們見面。
遠處的城市高樓,在藍天白云下,在卷橋河水的倒映中,顯得格外精致,還有排排水杉,遠遠的山脊,都成為我們拍照的好題材。
公園很大,我們只得租車轉悠。哈哈,這里的出租車,都是小巧玲瓏。一路路擺在一起。沒有一個人值守。
車上有二維碼,掃碼支付后,車便可以開走,有電動車,也有踏板車,所有出租車都一樣的無人管理。
我與老伴周游了全國半數以上5A景區和數百個4A景區,景區內的出租車完全實現無人化管理的,還是第一次見到。
女婿小賴負責開出租電動車,我與老伴見有拍攝題材,便叫停車拍照。在一片高處草地,有百余株梅花和臘梅樹,兩種梅樹,花開得正旺,我們拍了個不亦樂乎。
草地上,有的人聚在一起打撲克,有的情侶低語聊天,有的睡臥在草地上曬太陽,有的在擺姿勢拍照,更多的游客,邁著悠閑的步子,三三兩兩,東張西望,仿佛怕漏掉任何一處美麗。
不知不覺,我們游玩了近三個小時,遠處,還有很多怪異而美麗的建筑,因下午準備去長江胭脂壩撿石頭,于是,女兒建議先找一個地方吃中餐。
抬頭一望,只見前面有一個假山式的灰色建筑,書有“大俠美食村”字樣。
美食村場外,掛滿紅色春聯,走入室內,是一個寬大的洞穴式餐廳,好不氣派。
只可惜,里面除了蒸包子和一些方便食品外,沒有正餐。我們只好作罷。
雖未能飽口福,但飽了眼福,卷橋河之行,已超出了我們對景點風光顏值的預期。
卷橋河濕地公園,漂亮養眼,宛如宜昌城市的綠肺,吐納著清新,滋養著生靈,散發著無盡的吸引力。
據介紹,卷橋河濕地公園,面積雖只有2600多畝,卻開發了荷塘月色、涌泉躍鯉、耕云播雨、平沙落雁、兒童游樂區、環球夢工廠等數十個旅游景點或項目,投資額近10億元人民幣。
開發者秉持尊重自然、還原生態的理念精心雕琢,數年磨一劍,讓這片曾經荒蕪雜亂之地,完美蛻變成如今的人間勝境。
這樣的景點,天生的長壽相!
(文中圖片,均為湖北宜昌怪奇公社劉洪進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