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簡稱“遼”,位于中國東北地區南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為沈陽市。
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遼寧地處東北亞經濟圈核心地帶,介于東經118°50′至125°47′,北緯38°34′至43°29′之間,陸地面積14.86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13萬平方公里,大陸海岸線全長2110公里。
- 全省轄14個地級市,包括59個市轄區、16個縣級市、17個縣、8個自治縣。
地形地貌與氣候:
地形概貌大體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勢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分列東西向中部平原下降。
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雨熱同季,日照豐富,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氣溫8.8°C,年平均降水量648毫米。
歷史沿革:
遼寧歷史源遠流長,早在40萬~50萬年以前,遼寧地區已是古人類活動的場所。
春秋戰國時期燕國置遼東、遼西郡,元至元元年置遼陽行省,為遼寧地區設省的開始。
光緒三十三年,清廷設立奉天行省,1929年奉天省改稱遼寧省,1954年遼東、遼西兩省合并為遼寧省。
經濟與產業:
遼寧是中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產業基礎雄厚,工業門類齊全,擁有40個工業大類。
裝備制造業、原材料工業在全國具有優勢地位,如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石油化工、鋼鐵等。
2024年,遼寧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612.7億元,比上年增長5.1%。
交通與基礎設施:
擁有完善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陸地縣全部通高速,鐵路網和公路網密度居于全國前列。
有大連港、營口港、丹東港等6個港口,2023年港口貨物吞吐量7.6億噸。
共有沈陽、大連、鞍山等8個民航機場,開通航線453條,通達國內外多個城市。
資源與生態:
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河流有432條,主要江河有遼河、渾河、太子河等。
森林覆蓋率為42%,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近海生物資源豐富。
構建“兩屏一帶七廊”生態安全格局,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4.1萬平方千米。
文化與旅游:
是清文化發源地,擁有6處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級旅游景區577家,其中5A級景區6家。
境內漢語方言分屬北京官話、東北官話、膠遼官話,同時殘存著滿語、蒙古語等民族語言。
遼寧省憑借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資源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中國東北地區具有重要的經濟和戰略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