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對我們的芯片制裁已經進行了好幾年了,一直想方設法阻撓我們芯片向高端層面發展,如今又發現我們成熟制程開始實現全球主導,又想要對我們成熟制程下手了。
那么,美方的芯片制裁結果如何呢?相信大家也都有目共睹。近日,臺積電前研發處處長楊光磊更是給出了結果,表示大陸根本不懼美方的封鎖,芯片制裁也注定失敗。
對于這位楊光磊,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其實他跟蔣尚義、梁孟松并不多,之前都是在臺積電擔任過技術研發,后來又都加入中芯國際任職,還都擔任過中芯國際的董事。
不同的是,蔣尚義和楊光磊都先后離開了中芯國際,而梁孟松卻依然還在中芯國際。
如果說貢獻的話,離開的那兩位跟梁孟松博士真沒法比,梁博士來中芯國際任職就是搞研發的,促進了中芯代工技術的迭代升級,為中芯取得如今成就奠定了堅實基礎。
不過,楊光磊畢竟在大陸半導體產業工作過,對我們大陸的芯片發展有一定了解,所以近日在談到美方的芯片制裁封鎖時,直接表示大陸方面根本不懼美方的芯片制裁。
一方面是因為大陸有龐大的內需市場,為大陸的芯片發展提供了堅實后盾。美方芯片制裁主要是限制進制程,就比如限制先進制造設備、限制英偉達出貨先進的AI芯片。
但如今芯片市場的大部分需求還是以成熟制程為主,成熟制程芯片占到了70%左右。
因此,大陸方面就迅速調整發展方向,近幾年重點發展成熟制程,加速擴建成熟制程晶圓廠,大力提升成熟制程芯片產能,結果大陸市場成熟制程方面就迅速發展起來。
僅中芯國際一家就陸續投建4個成熟制程晶圓廠,如今產能提升,還成為全球第三。
在芯片形勢整體下行的時候,臺積電等大部分晶圓廠都放緩擴產,為什么中芯國際等大陸企業敢于繼續擴建呢,原因就是背后龐大的內需市場,足以支持他們產能擴張。
要知道,大陸有龐大的人口基數,自然也就有全球最大的市場,更擁有了強大的半導體應用市場。大陸作為全球電子制造中心,芯片的需求量非常大,尤其是成熟制程。
隨著大陸芯片制造能力和產能的提升,加上美方芯片限制的不斷加碼,凡是國內能夠制造的,更多國內企業開始把芯片訂單轉到國內晶圓廠,以避免未來不可控的風險。
從中芯國際的營收來源占比就能明白,來自國內企業的營收占比一直在不斷地增長。
另一方面就是大陸芯片人才儲備充足,為大陸的芯片發展提供了更多潛力。不僅我們近年來培養了大量的半導體技術人才,每年約80萬理工科畢業生涌入半導體行業。
其他地區或國外的半導體人才也開始大量回流,正如楊光磊這次所說的,他之前在臺積電做研發時也帶過很多徒弟,如今有27個徒弟回來成了中微半導體的技術骨干。
據相關統計顯示,我們半導體從業的核心團隊平均年齡才31歲,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相比之后,美方的芯片技術人才就非常短缺,臺積電赴美建廠就遇到了這個問題,不得不從中國臺灣省轉移技術人才。還有英特爾,產線技術主管都快70了還退不了休。
重點是,我們不僅成熟制程實現主導,先進制程也有了重點突破,最典型的就是華為麒麟芯片回歸,被證實有7nm性能,關鍵是華為還對外宣布每一顆芯片都可以國產。
也就是說,我們成熟制程芯片取得一家成功的同時,先進制程芯片也開始實現突破了。
基于臺積電高管楊光磊的發聲,有外媒直接評價道,美方芯片制裁注定失敗了!恐怕美方也始料未及,沒想到限制大陸發展先進制程,大陸方面竟然從成熟制程突圍了。
關鍵是,我們成熟制程的突圍,說明我們已經徹底打通了整個國內芯片產業鏈,接下來就是全產業鏈不斷提升技術水準,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徹底擺脫國外芯片卡脖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