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B的人必須要具備的第一個能力是:第一性原理、自然科學(xué)、物理科學(xué)、前沿科學(xué);這是規(guī)律、定理、定義,不可以改變的。
第二個能力是社會學(xué)、像劉邦心理學(xué)的運用,整合韓信、蕭何、張良。真正假假的,把這些資源整合起來的能力。你能不能組隊玩一個商業(yè)游戲?
一、劉邦打天下需要兩種能力:雄才、大略
1、雄才:組隊的能力,團結(jié)人的能力。
2、大略:縱觀全局的戰(zhàn)略能力,前后左右都看得明白。一眼看全局,能破局的人都是天生的。能看透一切,一看就明白了。說話、做事,預(yù)測都是準(zhǔn)的。有大略的人,一定能夠找到有雄才的人。
M和D,既有雄才,又有大略,他們既能開公司組隊,又能看問題那么深刻!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很多優(yōu)秀的人很小的時候,就是孩子王,或者學(xué)霸,班干部,在哪里都是一個人物了。小時候,就是個“明星”了。這些都叫資源整合術(shù)。
劉邦和項羽表面上差一點點,其實差很多!劉邦這樣的人和項羽這樣的人的差距是非常大的,比如,賺一個小目標(biāo)的人肯定比賺8位數(shù)的人,可能不是厲害10倍,可能是厲害100倍!是立體式的差距。所以,在市場上,我們看這個人比另外一人厲害一點,那么這一點的差距,可能就是100倍,甚至1000倍。我們要找厲害一點的人,厲害一點,都要非常重視。
舉例:
劉邦牛B?還是項羽牛B?結(jié)論是我們看到了劉邦比項羽牛B,那么他到底優(yōu)秀多少呢?“鴻溝之盟”的時候,項羽射了劉邦一箭。劉邦也中箭了。但假裝淡定說:“哎呀,沒有射到我,射到我的腳了。”他給士兵演戲,很淡定地走到棚子里,才倒下來。這個也是劉邦混社會的套路了,他很有城府。那么他被項羽射到了,那么他后來戰(zhàn)英布的時候,也是因為這個傷,發(fā)作,駕崩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劉邦其實只比項羽優(yōu)秀一點點。他并不是特別優(yōu)秀。但是就是這一點點差距,讓他獲得了勝利。
同樣,我們往下再分析一下,有一個謀士叫范增,有一個謀士叫張良。張良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范增的才能,其實比我還厲害”,但是范增犯了一個錯誤,他沒有搞清楚劉邦比項羽要厲害一點點,如果蕭何、張良這些人不能理解劉邦比項羽厲害一點點,如果選擇項羽的話,那么他們的腦袋都會掉。
如果說這個理論,拿到我們商業(yè)環(huán)境當(dāng)中來,如果你不能區(qū)分一個人厲害了一點點,就這一點點差距,這就可能導(dǎo)致你的身價7、8位數(shù)的巨大差距。站錯隊,就要失敗。
剃光頭的他,下面有很多將領(lǐng)都是知道:管理員更加厲害,但是他們沒有明確的選擇,同時,也有一些很聰明的人,成大將這些人都不跟光頭混了,去跟管理員混,所以最后成為了五虎上將,而那些沒有跟管理員混的,就到了深山老林里去。
一點點差距,就可以讓有些人開腦袋,讓有些人光宗耀祖。
為什么有些人難混呢?就是他們的眼光,看這個也差不多,看那個又差不多。或者他覺得只是差一點點。站錯隊天壤之別,判斷力的差距就是天壤之別。
二、劉邦和張良,一個雄才,一個大略
人有兩個特性,一個戰(zhàn)術(shù)能力,一個戰(zhàn)略能力。一個是將才,一個帥才。一個是英雄,一個是戰(zhàn)略型領(lǐng)袖。英雄就是能整合人才,但這種人沒有戰(zhàn)略能力。一個英雄很難既有雄才,又有大略。
劉邦是個流氓,能整合很多人為他賣命,但是沒有全局戰(zhàn)略眼光。有雄才,沒有大略。
光頭呢,有一定大略能力,但是他的將軍都跑了。有大略,沒有雄才。所以逃到了一個島上。
管理員,既是戰(zhàn)略高手,又能整合很多將領(lǐng)。雄才大略都有。
張良那么聰明,為什么要跟劉邦混?原因很簡單:張良有戰(zhàn)略的能力,他沒有才的能力。有大略,沒有雄才。所以,只能跟劉邦混。
劉邦為什么牛B?劉邦有雄才能力,一個人成功他首先要有雄才能力:團結(jié)很多將領(lǐng)的能力。他能打天下。一個人首先要有組隊的能力。人是可以沒有大略能力的,但一定要有雄才能力。你都組不起來隊?你玩?zhèn)€錘子啊?所以,人聰明,有用嗎?有用,但他不能登頂!
項羽為什么失敗?項羽是個有雄才的人,但是他沒有大略的能力,有個人有大略:叫范增,他卻把范增給攆走了。所以,項羽和劉邦斗,劉邦這個人,是有團結(jié)人的能力的。他有雄才的能力,再配合張良有大略的能力,所以,項羽就斗不過劉邦。
劉邦的戰(zhàn)略思想,絕對沒有張良厲害;劉邦的思想能力,絕對沒有張良厲害。劉邦這個人,對人是很不尊重的,有個儒生去拜訪劉邦,劉邦是直接把他的帽子拿過來撒尿的。整個劉邦集團,對張良是“師視之”,對張良稱“先生”,劉邦是非常+絕對不敢得罪張良的。他誰都得罪,就是不敢得罪張良。他叫張良“先生”,他唯一不敢得罪的就是張良。如果說劉邦的思想比張良高,他是絕對不會尊重張良的。因為他深刻的認(rèn)識到這個家伙太厲害了。我要尊重他一點。
張良是戰(zhàn)略能力太強了,劉邦是雄才能力強,張良是強的離譜,張良是“帝王師”,劉邦把張良稱作師傅。
曹操是有雄才的人,沒有大略,后世,對曹操,有一個評價,“一將之才有余,天子之才不足。”所以,曹操只能雄霸一方。
司馬懿是大略和雄才都有的。
臥龍、鳳雛,就是大略能力嘛!沒有雄才能力!
劉邦不是遇見了張良,而是張良主動找他的。就像很多人說我很聰明,我要智慧具有大略能力的人,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行為、錯誤的思考、一個以為自己很牛B的思考。你不牛B,你牛B你自然能找到,你牛B,那些有雄才的人自然會跟你結(jié)合。劉邦是牛B,但是在戰(zhàn)略上肯定沒有張良牛B,劉邦的很多術(shù),比如:火燒棧道,追擊項羽、給項羽哭喪都是張良讓他這么做的。
歷史書上寫:劉邦對張良言聽計從。只要是張良說的,咱就無條件執(zhí)行。絕對不懷疑。但是項羽不是這么對范增的,所以,他活該失敗。
(下一集待續(x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