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名師在教育教學中的示范、輻射、引領作用,深入落實《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理念,加強數學教學研究,促進教師之間的研討交流,提升數學教師專業水平,虞城縣實驗小學開設了名師講堂。3月13日上午,第三場以“'研'課堂 '深'互動 '共'成長”為主題的名師講堂活動在虞城縣實驗小學三(九)班及錄播室舉行。副校長金亞麗及三四年級全體數學教師共同參與了此次活動。
名師簡介
戚藝林,虞城縣實驗小學教師,三年級數學學科組長。省骨干教師、商丘市名師、骨干教師,市師德標兵,虞城縣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市優質課教師,多次執教示范課,觀摩課,連續多年參與虞城縣國培送教下鄉及教師暑期繼續教育培訓活動。
01.
課例展示
戚藝林老師作為主講人,為大家帶來了一堂生動的課例展示。她執教的是北師版教材三年級數學下冊《平移與旋轉》一課,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深入淺出的講解,充分展現了“以生為本、學用結合”的先進教學理念。
在課堂上,戚老師先播放了一段視頻,展示了生活中具有平移與旋轉現象的物體,一下子吸引了全班學生的注意力。接著,她帶領學生回顧視頻中物體運動的現象,讓學生說一說它們分別是怎樣運動的,并把它們分分類,很自然地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平移與旋轉》。這一環節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類思維。
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平移與旋轉兩種運動的不同特征,戚老師給同學們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親身體驗、感受。她引導學生看一看教室里、生活中具有的平移與旋轉特點的物體,在臺上做平移或旋轉的動作,說一說它們是如何運動的。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充分感知了平移、旋轉兩種運動的不同特征及其普遍存在性,還體現了“在生活中找數學,為生活學數學”的課標理念。
此外,戚老師還注重挖掘和利用身邊豐富的實例,將飛行器(竹蜻蜓)、陀螺等玩具引入課堂,讓學生動手玩一玩。同學們在課堂上看到經常玩的玩具,兩眼放光,激動地站起來,紛紛要求到講臺上玩給大家看。這一環節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還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了數學知識,充分展現了戚老師的教學智慧和創新能力。
課后,戚老師結合課標、教材、學生的課堂表現等 ,分享了自己的設計理念及時進行了反思。
02.
教師研討
在課后研討環節,三四年級數學組全體教師齊聚在錄播室,撰寫觀后感,交流聽課心得。
教師代表基于“學習目標的達成、學習策略的選擇、學習評價的設定”三個方面,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修改建議。四年級數學學科組長竇慧英作總結發言。
副校長金亞麗做了活動總結。她贊揚了戚藝林老師這節課的精彩表現,同時也贊揚了三四年級數學教師積極參與觀課議課的研討熱情。金校長鼓勵教師們繼續努力,善思篤行。
此次名師講堂活動不僅展示了戚藝林老師的教學風采和教學智慧,也為教師們提供了一個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的平臺。相信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將會不斷提升,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
附部分觀測記錄表:
來源:虞城縣實驗小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