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到敘述的基本要求,能把人物、事件、環境正確地穩妥地表現出來。但文學作品是形象的藝術,因此,對敘述還有一個生動性、形象性的要求。
敘述要有波瀾。生活本身就不是直線行進的,經過典型化概括,作品里的生活更應該多奇、多變、多參差?!拔乃瓶瓷讲幌财健?,敘述行文就要有起有伏、有張有弛、有離有合、有斷有續、有節奏,讓人物和事件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幾經迭宕迂回,才得進入高潮,抵達頂峰。
魯迅先生的《社戲》就敘述得波瀾層迭,起伏有致,十分引人入勝。
作品的第一部分敘述了在北京兩次看戲的經過。這兩次得的印象是如受“災”一樣的惡劣,后半部分敘述了在趙莊跟一群天真活潑的小伙伴們一起看社戲,卻是無限的歡樂和美好。同是看戲,一反一正,情景不同,心情迥異。這種大的方面的對比敘述,既表現了“我”感情上的起伏,也使作品形成兩個大的波浪。有了前面的這一跌,才為后面的高潮蓄了勢,待高潮涌起時才顯得分外激烈。
而后半部分本身也是敘述得曲折有致的。釣蝦和放牛已經是十分有趣了,但“第一盼望的,卻在到趙莊去看戲”。這是浪浪高。好不容易等到機會了,可是找不到船,很想看又看不成,失望之下弄得“一天不釣蝦,東西也少吃”,這是涌起的波浪陡然落下,這里從反面寫出了渴望。
越是失望,那趙莊的戲臺就愈是吊胃口,這時聰明的小伙伴終于想出了辦法,這一下自然是波浪陡起了。接著作者才在歡快輕松的氣氛中放開筆墨寫出那有聲有色的高潮來。然而,高潮之后,作者的筆并沒有打住,又敘述了小伙伴們在月色里偷吃羅漢豆的情景,這就是余波了。
這是何等的生動。
要做到敘述有波瀾,有一定的難度,但如果能掌握一些相應的方式方法,相對地說也就顯得不是那么高不可攀了。這里介紹幾種。
未完待續……
本號是一個傳播優秀文學傳承傳統文化的平臺。閱讀是一件重要的小事,關注本號,一起來讀書養性、終身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