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堂堂元始天尊的徒弟,連個辣椒都變不出來?
愛屋,不一定及烏。
當你愛一個東西過于強烈時,你會不由自主地放大它的缺點,因為你希望它是完美的。
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大火,人們過于喜歡這部電影,以至于開始拿著放大鏡看這部電影。
有人發(fā)現(xiàn),在番外篇中,太乙真人吃的鴛鴦火鍋里面,有紅辣椒:
我把鴛鴦火鍋截出來,方便大家仔細看:
毫無疑問,這是有名的鴛鴦火鍋。紅色鍋底里面顯然有很多紅辣椒,太乙真人還夾了一塊藕片,讓哪吒吃:
哪吒瞬間就崩潰了,讓人哭笑不得。
要知道,辣椒是在明朝中后期才傳入中國的。先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東南沿海,然后才逐漸擴散到其它地方。
而哪吒的故事背景設定 在商周時期。
從時間上,兩者對不上。于是有人指出,太乙真人吃的鴛鴦火鍋,屬于“穿幫”了。
聽著似乎有些道理,但完 全經(jīng)不起推敲。
講個笑話:元始天尊的徒弟,連辣椒都變不出來
讓我感到欣慰的是,網(wǎng)友們的眼睛是雪亮的,別管是出于專業(yè)角度,還是出于對電影的熱愛,他們說的很有道理。
有人說,神話而已,你怎么不去質疑人會飛:
有人說,按這個道理,神仙不吃凡間東西,甚至不吃不喝:
有人說,別說殷商時期,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沒有人會法術:
有人說這不是歷史劇,哪吒那會還沒火鍋呢:
有人說,太乙真人還給幻影哪吒人工呼吸呢:
有人說,如果辣椒算穿幫,那么穿幫的東西多了,比如語言:
有人說,人家人設是神仙,穿越到現(xiàn)在,吃點好的,不過分:
有人說密碼指紋解鎖怎么解釋:
有人說質疑的人格局小了,還局限在地球上:
有人說,那么龍族應該說龍語言:
有人說地上現(xiàn)在有的,天上早就有了:
還有人考究起藕的種類:
有人說呢這那會還沒攝像機呢,你怎么能看到哪吒:
有人說,太乙真人是神仙,涮恐龍吃都不算穿幫:
既然是神仙,什么都會變:
有人說,如果較真,太乙用的不應該是鍋,應該是鼎:
有人說,把神話當成了考古:
簡單來說,如果按紀錄片看,甚至按歷史劇看,《哪吒2》肯定漏洞百出了,但問題 是這是一部神話電影,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娛樂,頂多也就是寓教于樂。
從穿幫角度看,認真你就輸了:
穿幫,穿的是鞋幫
所謂“穿幫”,這是影視、戲劇等藝術作品中常見的術語,指的是作品中出現(xiàn)的不符合邏輯、時代背景或設定的細節(jié)失誤,導致觀眾產(chǎn)生 “出戲” 感。
比如歷史/文化錯位,古裝劇出現(xiàn)現(xiàn)代物品(手機、汽車)、臺詞使用后世詞匯(如唐代人說 “人民幣”)。
比如道具/場景矛盾,同一鏡頭中物品位置變化、角色服裝突然改變(如前一幕戴眼鏡,后一幕消失)。
還有一些邏輯漏洞、技術失誤也屬于“穿幫:比如人物中了槍,卻毫發(fā)無損;古裝劇中,拍攝設備、工作人員入鏡等。
“穿幫” 一詞起源于中國傳統(tǒng)戲曲行業(yè),與戲服工藝直接相關:
“幫” 原指鞋幫或物體邊緣(如木桶的箍),在戲曲中代指戲服的鑲邊、接縫處。
圖:兩輪技師鄧工/小紅書
若戲服因制作粗糙,或磨損導致“幫” 裂開,露出內襯或底層衣物,稱為“穿幫”。
后來這個含義引申,在戲曲表演中,若演員因失誤暴露服裝缺陷,或臺詞、動作違背劇情設定,觀眾會意識到 “這是在演戲”,破壞沉浸感。
隨著影視行業(yè)發(fā)展,“穿幫” 逐漸泛指一切藝術作品中打破虛構世界真實性的失誤。
部分觀眾認為穿幫是制作不嚴謹?shù)捏w現(xiàn),影響觀賞體驗;也有人將其視為趣味彩蛋。
穿幫多為無心之失,但也有作品故意利用穿幫制造間離效果,提醒觀眾 “這是虛構故事”,引發(fā)對現(xiàn)實的反思。
穿越,不是穿幫
說完“穿幫”,再來說說一個概念似乎相近,但含義又完全不同的詞:穿越。
在藝術作品中,"穿越"與"穿幫"的本質區(qū)別,在于創(chuàng)作者意圖與作品邏輯自洽程度。也就是故事背景設定。
以《哪吒2》火鍋出現(xiàn)辣椒的爭議為例,這種看似"穿越"的設計,實則折射出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的三個深層邏輯:
首先,神話敘事的現(xiàn)代性轉譯機制。
中國神話本就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集體創(chuàng)作,《封神演義》本身就融合了明代社會元素。
太乙真人作為元始天尊座下最具煙火氣的神仙,火鍋中的辣椒實則是延續(xù)了該系列,將上古神話與當代生活符號進行有機嫁接的創(chuàng)作理念。
就像敦煌壁畫中飛天神女手持的箜篌,在動畫中被轉化為電音吉他,這種改編,本質是對傳統(tǒng)文化符號的現(xiàn)代化轉譯。
其次,超現(xiàn)實主義的敘事特權。
哪吒宇宙設定本就不拘泥于歷史考證,混元珠、山河社稷圖等元素已構建起獨立世界觀。
在這個允許三頭六臂、蓮藕重塑肉身的魔幻體系中,辣椒的出現(xiàn)恰恰是創(chuàng)作者打破時空界限的敘事策略。
看過《百年孤獨》書籍或電影的人,都知道魔幻現(xiàn)實主義有多魔幻、有多迷人。
再者,喜劇美學的間離化表達。
太乙真人的川普口音與火鍋道具,構成完整的喜劇人格設定,辣椒的"違和感"恰是創(chuàng)作者刻意制造的布萊希特式間離效果。
這種手法在周星馳電影中常見,如《大話西游》里唐僧的英文歌,看似荒誕卻強化了作品的解構?氣質。?
考古學家指出辣椒傳入中國不過四百年,但在動畫的狂歡化敘事中,時間維度已被重新編碼。
真正的穿幫應指破壞作品內在邏輯的技術失誤,如《權游》星巴克咖啡杯的誤入。
而哪吒團隊從《魔童降世》開始就建立了一套"神話朋克"視覺體系,將青銅器紋樣與賽博機械融合,火鍋辣椒不過是這種創(chuàng)作邏輯的自然延伸。
當我們批評"穿越"元素時,真正需要審視的是其是否服務于作品的精神內核。
在太乙真人吃鴛鴦火鍋這個案例中,市井氣息的神仙群像,恰恰是對傳統(tǒng)神話人性化解讀的成功嘗試。
所以,哪吒2中,太乙真人,吃鴛鴦火鍋,才對味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