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央視315晚會如期而至。
昨天發布過一篇:今天說點不一樣的。
說得不好,還請指正。晚會曝光這事兒,還是有力度的,畢竟全國人民都在看嘛!所以有人狂歡,有人瑟瑟發抖。
但大多數人都愿把自己當個沒有記憶的小丑,在這些被過濾后的信息殘渣里,找點與自己相關的,當個茶余飯后的笑料說說而已。
可是,人們發現,那些說說笑笑的人,笑著笑著就哭了。
你說的一次性內褲不消毒也好,啄木鳥公開化的欺詐也罷,還有看一篇文章所有隱私都被泄露的問題,其實不報道也就沒人關心而已。并不是不存在啊!
涉及到的品牌和企業,嘴里嘟噥一句運氣不好,做一下公關,壓一下熱搜,過幾個月照常載歌載舞;
沒涉及到的品牌和企業呢?就不存在嘛?
楊銘宇黃燜雞被曝光亂加色素、用口水雞二次加工再上桌,難道其他的黃燜雞就沒這事兒?沒人的時候,嘴角上揚,偷偷地嘆息一聲,還好沒被查到!繼續接著搞啊!
你說的女生的衛生巾和孩子的尿不濕本來利潤就非常高,畢竟女性用品和嬰幼兒用品,人們是愿意花錢的,可是花錢了卻找罪受!
還有一次性內褲,本來是為了安全,為了方便,特別是有些人出去旅游,或者姨媽期的時候,坐月子的時候,許多人都會選擇一次性內褲。
可是標著滅菌標簽的內褲,不僅沒有滅菌,還隨意對放在臺子上,有些臟了就用洗滌液噴一下......
何其荒唐!
我們是法治社會,我們是文明家園,可是你瞧瞧這些人,這些事,法治嘛?文明嘛?良心呢?責任感呢?滑稽他媽給滑稽開門,滑稽到家了!
這類現象暴露了監管漏洞,誠信體系建設的路,還很漫長啊!每年一次的315晚會,每年一次的集中曝光,然后再來一場輿情公關和某些部門的連夜通告。
完事以后,觀眾罵舒服了,企業市占份額洗牌了,部門業績完成了,電視的流量也起來了。真是一場多方共贏的大好局面!哪有輸家?
哪有什么欺詐?不都是為了點利益嘛!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麻木,越來越多的人無所顧忌。消費者不抱什么太大希望了,因為總有坑等著你踩,今年是黃燜雞,去年是槽頭肉,前年是老壇酸菜,明年可能就是炸雞燒烤和火鍋?
關關難過關關過,天天避坑天天坑。消費陷阱層出不窮,避坑難度日益增加,到底是誰在作祟?無良商家也不怕報道了。
隔墻拋磚的事兒,也不知道會打到誰,打到了沒關系,倒閉后重新換個馬甲接著狂歡,沒逮到更好,風頭一過不又是春風拂面嘛?
一場正義凜然的315晚會,終究是成了一場儀式感拉滿的“維權安慰劑”。暫時的麻痹,終究是抵擋不了滿目瘡痍的誠信危機。
看主播用暗訪鏡頭撕開黑心商家的面具,聽專家痛心疾首地科普“原來豬肉淋巴不能吃”,最后再跟著主持人喊一句“共筑誠信”,仿佛自己參與了改變世界的壯舉。
但現實是——外賣吃到蟑螂時,你會花三個月收集證據起訴商家嗎?
租房押金被房東吞了,你會為了幾千塊和對方對簿公堂嗎?尊寶披薩吃完鬧肚子中毒你會去醫院化驗再花幾個月時間和他們糾纏嗎?
直播間買到的翡翠手鐲掉色,你敢和主播連麥當面對質嗎?
哦,是我錯了,你甚至都得不到和他連麥的機會!所以,能被曝光的就像是《西游記》里面無足輕重的小妖,打死一個還會有更多,但是鏡頭下的儀式感拉滿,確實令人爽快!
可是現實里,大多數人的選擇是:罵一句“奸商”,發條朋友圈,然后繼續下單9.9包郵的“原切牛排”。
就像2022年315晚會中,湖南插旗菜業的老壇酸菜被點名一樣,背后的統一和康師傅,傷心了幾天呢?
如今還不是大快朵頤,吃得脆脆香嗎?你能怎樣?我忽然想到,一個海王女友的朋友圈的一句話:那些不能把我殺死的,最終是我更加強大!
原來說的不就是它們嗎?
就像某酸菜廠老板在內部會議上說:“去年曝光土坑腳踩酸菜,我們股價跌了30%,但三個月后銷量翻倍——因為競爭對手全死了。
”所以商家們對315的態度很分裂:既怕被點名,又暗戳戳期待競爭對手被點名。
他們提前幾個月就開始“備考”:清理過期庫存、培訓員工話術、檢查消防器材有效期,甚至給防火玻璃貼上“已質檢”的防偽貼紙——哪怕玻璃本身和防火毫無關系。
消費者對315的感受也很奇妙:每年跟著鏡頭把這些為非作歹的奸商罵一遍,就像對著桌子把欺騙了自己感情的初戀日了一遍,可是事后回想一下,不僅覺得惡心,還覺得臟了自己的手眼。
可又怎樣呢?下次不還是正常再發一發?
當打假淪為行為藝術,監管缺席才是真正的假貨。
是呀,每一年的315晚會逐漸淪落為一場全民表演的賽博狂歡,看得人知道是表演,但還是會有片刻的愉悅;演的人也知道自己在表演,但依然演得正酣。
所有人都心照不宣,把游戲繼續下去,給牛馬打工人勞累的一天,祭上一點不一樣的表演,重要的是還不用花錢。
于是,戲劇的一幕上演:3月15號這一天,億萬中國人,坐在電視機前或者電腦前,劃著抖音吃著瓜,仿佛是像等待神明降罰的信徒。
看記者偷拍暗訪曝光,看企業排隊道歉,看監管連夜執法,看熱搜屠榜三天,然后……
一切照舊。晚會的意義,本應是日常監管失效后的“補丁”。但當“補丁”成了主角,恰恰暴露了系統的漏洞早已千瘡百孔。
所以,315最諷刺的地方莫過于,它越聲勢浩大,越證明日常維權的缺席和消費者權益的空位。
當我們需要靠一年一次的晚會來獲得安全感,當企業把合規成本壓縮到“公關預算”里,當“防火玻璃不防火”能潛伏市場十年才被曝光——這場質檢廟會的本質,不過是給系統性漏洞貼上一張華麗的創可貼。
真正藏在背后千瘡百孔的質量危機,被人們集體忽視。
當我們看完這場聲勢浩大的晚會,意淫完被曝光企業的危機后,猛然發現,我們真的需要這樣一年一度一場的行為藝術嗎?難道消費者權益保護,不應該成為本就該到位的存在?
到底是我維權意識太淡薄、還是奸商的違法成本太低,才會造成今天這樣荒誕至極的局面?最后胡玉,真不希望“正義雖遲但到”這句話。看起來好勵志,實際上充滿欺詐,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安慰,還整得跟多偉大一樣!
真正的正義,哪會有遲到的時候?更不可能次次遲到吧?甚至還可能發生缺席這事兒?你就說你在公司上班,天天遲到,會不會被開除?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消費者維權本身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吾輩加油吧!
當然,315晚會依然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至少被提起,不至于被忘記。消費者權益,更需要人人參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