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羊過程中,養殖戶可能會遇到大母羊產前突然癱瘓起不來的棘手狀況。這不僅讓母羊自身面臨極大痛苦,還會嚴重影響到養殖效益,甚至關系到腹中羊羔的安危。接下來,讓我們一同深入探尋背后的緣由。
一、營養缺乏
鈣磷不足或比例失調:母羊在懷孕后期,胎兒生長發育迅速,對鈣、磷等礦物質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如果母羊飼料中鈣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合適(一般鈣磷比應維持在 2:1 左右),母羊就會動用自身骨骼中的鈣來滿足胎兒的需求,導致自身血鈣水平下降,引起肌肉興奮性降低,從而出現癱瘓癥狀。
維生素 D 缺乏:維生素 D 能促進鈣磷的吸收和利用。當母羊缺乏維生素 D 時,即使飼料中鈣磷含量充足,也可能出現鈣磷吸收不良的情況,間接導致血鈣水平降低,引發產前癱瘓。
大母羊產前癱瘓起不來我們可以用畜小牧的:康立太保,康立太保適合牛羊豬產前產后虛弱趴著站不起來、行動遲緩等,補充營養效果非常好!
二、胎兒因素
胎兒過大或多胎:懷孕后期,若胎兒過大或母羊懷有多胎,會使母羊腹部負擔過重,身體重心發生改變,脊柱和四肢承受的壓力增大。長期處于這種狀態下,母羊的骨骼、肌肉和關節容易受到損傷,導致肢體運動功能障礙,出現癱瘓。同時,過大的胎兒或多胎還可能壓迫母羊的血管和神經,影響肢體的血液循環和神經傳導,進而引發癱瘓。
胎位不正:胎位不正可能會壓迫母羊的盆腔神經和血管,影響后肢的神經傳導和血液循環,導致母羊后肢無力,甚至癱瘓。
三、疾病因素及其他
產前截癱:病因尚不十分明確,可能與母羊懷孕后期體內激素水平變化、腰椎間盤突出或椎管狹窄等因素有關。這些因素會導致母羊脊髓神經受到壓迫或損傷,引起后軀麻痹,無法站立。
風濕性關節炎:母羊長期生活在潮濕、寒冷的環境中,容易引發風濕性關節炎。懷孕后期,母羊身體抵抗力下降,風濕性關節炎可能會加重,導致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嚴重時會影響母羊的站立和行走。
寄生蟲感染:某些寄生蟲,如腦包蟲,可寄生在母羊的腦部,壓迫腦組織,影響神經功能,導致母羊出現運動障礙、癱瘓等癥狀。此外,腸道寄生蟲感染嚴重時,會影響母羊的營養吸收,導致母羊體質虛弱,也可能間接引發癱瘓。
運動不足:母羊在懷孕后期,如果長期被限制在狹小的空間內,缺乏適當的運動,會導致肌肉萎縮、關節僵硬,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能力下降。這樣在臨近分娩時,母羊就難以支撐自身的體重,容易出現癱瘓。
應激反應:懷孕后期的母羊對外界環境變化較為敏感,如突然的驚嚇、噪音、氣溫驟變等應激因素,可能會導致母羊體內激素水平紊亂,神經調節功能失衡,從而引發癱瘓。
總之,在母羊整個孕期,要精心做好飼養管理工作,科學搭配飼料保證營養均衡,合理規劃活動空間確保母羊適當運動,維持穩定舒適的養殖環境減少應激,從各個方面著手預防大母羊產前癱瘓現象的發生,保障母羊和羊羔的健康,提升養殖效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