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科大中醫醫院腫瘤科專訪
【人物簡介】周田明,主任醫師,廣州科大中醫醫院腫瘤科首席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常務委員。從事中醫腫瘤臨床工作42年,獨創"扶正固本抗癌療法",被患者譽為"杏林不老松"。
一、癌癥本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記者踏入診室時,78歲的周老正在用放大鏡研讀《黃帝內經》竹簡復制本。"很多人把癌看作外來殺手,實則《內經》早有啟示——'正氣內存,邪不可干'。"周老輕撫銀須,診案上的脈枕還帶著余溫。
他取出泛黃的病案記錄本,指著1998年的某頁記錄:"這位乳腺癌晚期患者,來時西醫判定生存期不足三月。我們通過補脾腎、通肝絡,配合情志疏導,帶瘤生存了17年。"泛黃的紙張上,褪色的紅筆標注著五行相生相克圖。
二、三大抗癌法則:平衡、時序、整體
1. 陰陽平衡之道
"放療如盛夏驕陽,化療似寒冬霜雪,中醫要做調和四季的園丁。"周老展示了他特制的"抗癌時序方":晨服補氣藥借陽氣升發,夜用化瘀劑順陰氣沉降。曾有位肺癌患者按此法調理,化療副作用減輕60%。
2. 五運六氣規律
診室墻上懸掛著自制的"六十甲子抗癌周期圖"。周老解釋:"2017年丁酉年,火運不足,我調整了28位患者的養心方案;今年甲辰年土運太過,健脾祛濕成為用藥重點。"
3. 帶瘤生存智慧
玻璃柜里陳列著患者贈送的"抗癌里程碑":有生存20年的銅尺,有帶瘤騎行西藏的紀念照。"有位腸癌患者腫瘤標記物始終偏高,但通過中藥調理,90歲仍在打理果園,這比冰冷的數字更有意義。"
三、預防體系:治未病的三重屏障
周老從診桌抽屜取出三色艾條:"青艾疏肝,黃艾健脾,黑艾溫腎,這是我給患者的'三焦防護盾'。"他特別強調子午流注養生法:
? 卯時(5-7點)大腸經當令,晨練時叩齒吞津
? 巳時(9-11點)脾經旺盛,此時用四君子湯最佳
? 亥時(21-23點)三焦經值班,艾灸關元事半功倍
四、現代融合:讓世界聽懂中醫
診室角落的顯微鏡旁,放著正在翻譯的英文版《癌癥扶正論》。"我們團隊發現,補骨脂素可使化療藥物透過血腦屏障的效率提升40%。"周老打開電腦展示正在進行的國家課題——"中藥逆轉腫瘤多藥耐藥性的表觀遺傳學研究"。
【專家提醒】
周老特別指出:臨床常見三大誤區
1. 盲目忌口導致營養不良
2. 過度依賴偏方貽誤病情
3. 忽視情志調理影響療效
【出診信息】
廣州科大中醫醫院 周六、周日
(需提前30天預約,60歲以上老人可走綠色通道)
【采訪手記】
采訪結束時已近黃昏,周老仍在為外地患者進行視頻診療。診室檀香裊裊中,"大醫精誠"匾額下的電子屏閃爍著實時更新的診治病種數據。這位跨越傳統與現代的老中醫,正如他診案上的那盆文竹,在抗癌戰場上始終蒼翠挺立。
(文/《健康之友》雜志編輯部)
(本文涉及療法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