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萍萍,你趕快來醫院,小寶摔到頭了!”
我正在上班呢,突然接到婆婆的緊急來電。
中午出門時,三歲的女兒還乖乖站在門口跟我揮手再見呢,怎么這會就進醫院了。
我根本來不及多問,匆忙跟科室主任請了假,就火急火燎地往醫院趕。
來到醫院急診科,老遠就看見坐在大廳凳子上的婆婆和女兒。
我三步并做一步跑過去,心疼地把女兒抱進懷里。
女兒小手一個勁指著頭上,直喊:“媽媽,這里疼。”
我順著她的手指瞧過去,只見她后腦勺上鼓起一個大大的紫色包,特別顯眼。
我趕緊詢問婆婆具體的情況,她長長嘆了口氣:“她偷偷去我房間拿放在衣柜上面的梨子,結果從凳子上摔下來了。”
我疼惜地檢查著女兒的傷勢,忍不住埋怨:“不就是幾塊錢一斤的水果嘛,有必要放那么高的地方嗎?”
婆婆一聽,瞪大了眼睛:“那可是西藏的烏梨,30元一個呢!你姐特意買回來孝敬我和你爸的。”
我叫劉萍,和老公結婚這些年,雖說是和公婆住在同一屋檐下,可婆婆每天只做她和公公的飯菜,還大言不慚地說,老年人和年輕人的口味不一樣,只能各管各。
2
我心里跟明鏡似的,這不過是婆婆的借口,她其實就是怕辛苦,不想幫襯我們罷了。
但我忍了,誰讓我娘家遠在省外,沒靠山呢,我不想為這些小事跟婆婆起沖突。
我抱著女兒在醫院等了足足一個小時,所有檢查結果終于出來了,醫生看過之后說:“沒有腦震蕩,回家多休息休息就行。”
回到家以后,我問女兒怎么會想起去拿奶奶放在衣柜上的東西。
女兒奶聲奶氣地跟我說:“媽媽,我從門縫里看見奶奶一個人坐在房間里吃大黑梨,可香啦,小寶也想吃。”
她一邊說著,一邊還抬凳子給我示范,她是怎么摔倒的。
正說著呢,婆婆走了過來,本以為她會關心關心孫女,沒想到她卻冷冷地說:“烏梨是我女兒給我買的,不是你媽媽買的,以后不許再進我的臥室亂翻放東西。”
女兒嚇得又“嗚嗚嗚”地哭起來。
“好啦,小寶想吃什么,媽媽都給你買。”我拍著女兒的后背寬慰道。
可我心里卻是一陣委屈,但一想到我們就要搬新家了,就咬咬牙,把這口氣咽了下去。
3
半年后,兒子到了高三下學期,學習任務愈發繁重。我們的新家距離學校有20分鐘的車程,而婆婆那里只需走路10分鐘。
我跟婆婆商量:“媽,浩浩能不能中午到您那兒吃午飯啊,這樣他可以多休息一會兒。”
婆婆一聽,眉頭立馬皺了起來:“不行,我得按時去老年大學玩,哪有時間幫你伺候他呀。”
我心里頓時一陣失落,但也不好再多說什么。
真是禍不單行,我去接兒子放學的路上,不幸摔了一跤,不但摩托車修了500元,我的左腳腕也受傷了。
兒子的吃飯問題沒解決,我又成了這副模樣,心里又急又難受。
為了配合兒子的學習,我狠狠心,在學校附近租了半年房子。
雖說花了一萬二,但這樣一來,我不用來回奔波,兒子也有更多的時間學習和休息,我家的困擾算是暫時解決了。
那天,我在小區的院子里陪女兒看桃花,老公打來電話,說婆婆在老年大學突然倒地中風了,讓我趕緊去醫院。
我帶著小女兒匆忙趕到醫院,婆婆正躺在病床上輸液,看見我來,故意大聲呻吟了幾聲。
醫生說,病人出院以后,家人得多幫忙做康復訓練,不然走路會有困難。
婆婆艱難地呢喃著:“萍萍,以后你得好好照顧我。”
4
我一聽,笑了。這么多年,她對我和孩子不管不顧,現在自己生病了,倒想起我來了?
“媽,您不是有兒子、女兒嘛,他們會照顧好您的,我就是個外人,指望不上多少。”
婆婆聽后,板著臉看向窗外。
沒想到,我剛回到家,家族群就炸開了鍋,婆婆竟在里面發消息罵我不孝。
什么“就是個沒良心的,白進了我的家門”;“瞧瞧那副德行,對我這個婆婆不聞不問”;“根本不配做我們家的媳婦。”
看著這些難聽至極的話,我氣得手都在不停地顫抖。
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直接在群里給她懟回去。
“您做初一,我做十五,我就學您了,怎么著!”
估計婆婆沒想到我會如此強硬,群里瞬間安靜了下來。
晚上,大姑姐打電話找老公,商量照顧婆婆的事宜,我卻說道:“你們要怎么盡孝我不管,但千萬不要強壓我。”
老公嘆了口氣,“你不愿意就算了,我和姐姐會照顧媽的。”
有時候,我也會想,自己是不是太狠心了,畢竟她是我老公的媽。
可一想到這些年,她那些自私的做法,我的心又硬了起來。
自私的人,不僅自私,還要倒打一耙,遠離婆婆或許才是我最好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