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期間,電動兩輪車行業迎來了令人振奮的里程碑式的關注。3月14日,由中國質量報刊社主辦的“滿意消費 安全出行——電動兩輪車新國標公益普法宣貫啟動儀式”在京舉行;3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的“3·15”主題活動則進一步聚焦消費者權益保護。
綠源集團作為行業代表接連受邀參與兩場活動,更作為行業唯一代表在“3·15”當日發布“品質消費 誠信護航”倡議,其行動不僅彰顯了企業自身對消費者權益的重視,更折射出整個行業在政策引導與消費升級背景下的集體覺醒。這兩場活動,既是對行業價值的認可,也是對未來高質量發展的動員——它不僅是綠源的榮耀,更是整個行業邁向規范化、協同化發展的重要一步。
電動兩輪車高光時刻的背后
行業價值與國家戰略的深度綁定
在星光熠熠的中國制造版圖里,電動兩輪車在“3·15”期間的高光登場或許讓很多人感到意外,這也充分說明了權威部門對這個中國原創產業的價值認可與發展支持。
作為覆蓋中國超3.5億用戶的民生交通工具,它早已超越單純的代步功能,成為城市交通毛細血管、綠色低碳生活的重要載體。在“雙碳”目標與擴大內需政策的雙重驅動下,行業的社會價值與消費價值進一步凸顯:一方面,它承載著超3.5億用戶出行安全,不僅正在通過加速合規化奔向“滿意消費”的未來,其發展質量也直接關系到“人民至上”理念的落地;另一方面,其產業鏈涵蓋制造、服務、智能技術等多個領域,對消費升級和產業轉型具有標桿效應。
而綠源能夠成為行業代表,不僅在于其行業領軍地位,也與其長期堅持技術創新、質量嚴控的基因密不可分,更在于綠源時刻不忘勇擔重任,堅持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扛旗奔走的擔當,從10多年前綠源集團董事局主席倪捷為行業發展不斷奔走,到如今綠源集團副董事長倪博源在“3·15”主題活動現場代表行業做出品質承諾,變化的是產業從“野蠻生長”到“合規發展”的時代變遷,不變的是綠源持續為行業發展奔波的擔當。
而對行業來說,在合規化的關鍵節點,綠源等行業頭部企業主動承擔標準宣貫、消費教育的責任時,不僅將對產業合規化發展帶來示范效應,也會牽引整個行業的公共價值與社會認同得到質的提升。
打造“滿意消費”新范式
以全鏈路創新重塑用戶體驗
今年“3·15”的主題,是“共筑滿意消費”。從消費趨勢來看,電動兩輪車用戶的需求已從“代步剛需”升級為“安全、耐用、智能、環保”的復合型需求。這種轉變要求企業不僅要滿足產品功能,更要構建全生命周期的創新生態,這也是行業構建“滿意消費”的方向。
綠源首創的液冷電機技術突破行業“壽命焦慮”,結合控制器、剎車、輪胎等關鍵部位耐用屬性提升,為核心部件提供3-10年超長質保服務,推動電動兩輪車從易耗品向耐用品轉變,率先推出第二代電動車,讓“一部車 騎10年”成為現實;綠源自研“數字化電池養護系統”,深度聚焦低溫續航衰行業難題,實現-20℃至60℃全溫域智能管理,持續提升實用安全與出行效率,助力用戶全場景安心出行;綠源自主研發的智能聯網系統覆蓋防盜、續航、故障預警等場景,讓“科技平權”惠及更多用戶。?
設計維度?,綠源打破電動車“工具屬性”局限,接連推出多款不同風格的個性化、時尚化車款,并通過與超級IP的跨界聯動,推動行業從“代步剛需”向“時尚消費品”進化。
從耐用提升、安全保障、功能滿足到外觀創新、智能化應用,綠源始終走在用戶需求曲線之前。這種以用戶需求為錨點、兼顧功能價值與情感價值的創新邏輯,正是“滿意消費”的題中應有之義,不僅收獲大量用戶青睞與選擇,也被權威市場咨詢機構沙利文授予中國電動兩輪車行業“產品消費者品質滿意度市場第一”認證,為行業造車樹立了價值標桿。
如同倪博原所言,在綠色、數字、健康消費成為時代潮流的當下,出行工具的價值不僅在于科技的先進,更在于對生命的尊重。
而當你足夠尊重用戶,用戶就會選擇“用腳投票”來尊重你,在全國各地綠源門店持續火熱的消費態勢,就是最好的證明。
從“內卷競爭”到“共生共贏”
協同發展才是高質量真諦
中國制造業歷史上從不缺乏因惡性競爭導致行業衰落的案例,如光伏產業早期的無序價格競爭,更不乏通過協同創新實現突破的成功典范,如國產新能源汽車的崛起。
從早期各大車企業間的技術封鎖到如今開放專利、共建充電網絡,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協同創新不僅加速了技術迭代,更在全球市場樹立了產業標桿。而通過打破企業邊界、整合行業資源、協同高質量發展,站在十字路口的電動兩輪車,也同樣可以實現從類似新能源汽車的“共生共贏”。
比如在技術創新層面,電動出行科技鏈條長、覆蓋光,單個企業的研發投入風險高、周期長。可由頭部企業牽頭、優質產業鏈條企業參與,共享研發成果。此方面,綠源已經率先打破“門第之間”,攜手“浪潮計劃3.0”的權威機構、60余家戰略供應商、千人研發團隊等,打造行業科技創新聚合體,將有助于快速打破品類創新瓶頸,更好服務消費需求,這與新能源汽車的聯合研發模式近似。
而在國標宣貫方面,必須要強調的是,當下電動兩輪車正處于經歷社會信任的重構,并非單一企業可以輕易實現,更需要全行業共同行動,借勢國標落地、以舊換新等政策導向,加入到“品質消費 誠信護航”隊伍中來,將維護消費者根本利益作為發展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更嚴格的標準、更創新的舉措、更堅定的決心,守護人民美好出行生活,共筑滿意放心消費環境。
結 語
電動兩輪車行業的變革,本質上是中國制造業從粗放擴張轉向精益發展、從個體博弈轉向生態共榮的縮影。
315期間的活動為行業指明了一條清晰的發展路徑:?以責任擔當筑牢信任根基,以技術創新驅動消費升級,以開放協同做大行業價值?。無論是公益普法中的責任先行,還是技術突破中的務實深耕,抑或是發展倡議中的共生共贏,這些行動的核心邏輯在于——當行業參與者從“爭奪市場份額”轉向“做大共同價值”,整個產業將步入良性循環。
電動兩輪車行業需要更多“綠源”。當行業各大品牌將自身發展嵌入國家戰略、社會需求、產業規律的大坐標系中,其價值已超越商業成功本身。中國電動兩輪車未來的競爭,不再是企業個體的“獨舞”,而是生態系統的“合奏”。當“協同共進”取代“零和博弈”,當“技術創新”超越“低價內卷”,電動兩輪車行業才能真正成為綠色出行、智慧生活的引領者,為中國式現代化寫下生動的交通出行注腳。
這條路或許漫長,在這個3·15,已然邁出了關鍵一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