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增值電信業務,就是利用公共網絡基礎設施提供附加的電信與信息服務,比如互聯網數據中心、電子商務以及信息服務等。
此次首批可開展增值電信業務試點的13家外資企業,其母公司多為國際知名跨國企業。根據批復內容,這些企業可開展互聯網接入、信息服務等增值電信業務。
截至2025年2月底,我國已有超過2400家外商投資電信企業,較2024年同期增長30%。
外資準入擴容 激活通信市場新動能
記者梳理這13家外資企業名單時發現,并不僅僅有電信企業,還有很多來自其他行業的外資企業,例如,飛機制造商空客,還有數字醫療領域的企業等等。對于這些企業來說,能夠在中國開展增值電信業務,究竟能干什么呢?
這家來自歐洲的飛機制造企業,是剛剛獲批增值電信業務13家外資企業之一。記者在企業位于北京順義的研發中心看到,技術人員正在完善國內機隊的數據存儲、分析和運用平臺。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拿到牌照后,可以提前分析航空公司的飛機數據、開展健康監控,通過預防性維修,提升航班的準點率,同時降低油耗。
空中客車中國副總裁 趙辰:有了這個增值電信業務牌照之后,可以順利讓我們對于航司提供相應的數字化的一個支持。在維修工程領域,我們首先計劃引入的是基地的健康監控,還有在飛行、運行領域,我們可能飛行計劃包括電子數據飛行包這一塊的業務,也會隨后在中國開展起來。
在深圳,這家來自德國的企業,依托新獲得的增值電信業務牌照,推出了開放式數字商業平臺。目前,已有180多家本地合作伙伴入駐,聯合共創了近300款產品和方案,為中小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務,加速推動中國市場的數字化轉型與綠色低碳發展。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 胡建鈞:我們發現了中國市場上針對智改數轉,以及綠色低碳發展的巨大的市場潛力,通過我們平臺形成新的價值共創,比如說數字化加低碳化,比如說AI加上工業應用,這樣的話它能夠以更加豐富的組合去滿足中國市場的需要。通過中國的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舉措,我們也希望商業創新能夠更深入地融入高質量發展格局。
電信業擴大開放 做大增量市場
我們看到,電信業擴大開放,其實是幫助更多企業能夠在中國開展數字經濟,并且催生更多“數字+實體”創新服務,這種政策調整也將通過“市場活水效應”帶來多重民生紅利。從更智能的家居控制到更精準的醫療服務,開放帶來的數字變革讓老百姓享受到更多“技術外溢”帶來的生活便利。
我國電信業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承諾開放10項增值電信業務中的4項,現已主動拓寬至8項,并取消了其中4項的外資股比限制,電信業務開放范圍穩步擴大。從2013年在上海自貿試驗區率先開展增值電信業務對外開放試點,到2018年將政策復制到所有自貿試驗區,開放試點地域范圍不斷拓展。
中國信通院政策與經濟所國際治理研究部主任 石立娜:這次對外資開放電信市場也是有利于促進我國電信市場發展。同時外資進入我國電信市場其實它也是獲得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比如說互聯網信息服務是這次企業申請的一個熱門領域,這次首次批復的13家試點企業,有多一半的企業都申請了互聯網信息服務這個業務。
開展增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實現了國內行業管理體系和監管模式與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的有效對接,促進行業監管體系不斷完善。
中國信通院政策與經濟所國際治理研究部主任 石立娜:互聯網信息服務,其實是數字技術跟各行各業的融合,所以外資企業進入這些領域,也能夠推動像云計算、大數據、5G、人工智能這些數字技術加速跟各行各業的融合發展,提升服務的質量,這個也是能給消費者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的。
來源: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