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振興街道航空二路社區,有這樣一個充滿活力與溫暖的地方——“友鄰空間”。居民們空閑時總會來這兒坐坐,聊聊那些關心的社區“大事”,議議小區發展的“熱事”。這里不僅是議事協商、民意收集的場所,也是大家移動辦公、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過去,在航空二路社區居民之間存在“陌鄰現象”,一些實際問題也亟待解決。“電動車推到地下室充電太不方便,而且感覺不安全!”“樓道里有人堆放雜物,把門口都堵住了。”“小區里亂停車,甚至還有車占用消防通道。”居民們的這些困擾,如今都能在“友鄰空間”里得到關注和討論。
據了解,為了切實解決居民的實際需求,破解“陌鄰”難題,今年以來,航空二路社區充分利用小區閑置空間,與物業協商后,將轄區一處閑置用房改造成了集溝通交流、協商議事、集體活動等功能于一體的“友鄰空間”。
在這里,社區通過構建“紅色議事會+雙融雙促聯席會+鄰里茶話會”的全參與式協商議事機制,廣開言路。同時,聯動共建單位、物業和居民自治,形成“三線聯動”機制,推動聯建支部、包聯部門、物業服務企業以及社區自組織深度融合,探索出“發現收集訴求問題-社區黨支部聯動-駐區單位協同賦能-小區居民深度參與-推進問題有效解決”的治理模式。
自“友鄰空間”陣地提升以來,已針對物業管理、小區治理、矛盾糾紛、民生改善等問題開展協商議事20余次。無論是鄰里糾紛,還是小區環境治理,都能在這里得到有效解決,真正實現了居民自治。
“友鄰空間”不僅是議事場所,還為居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為民服務活動。“學雷鋒精神弘時代新風”志愿服務活動、“流動黨課”進小區、“移動辦公桌”“露天觀影送清涼”“以書換蔬”“指尖上的航模”等活動輪番開展,讓居民的生活更加充實有趣。
弘陽小區的孫女士對此深有感觸:“之前我家樓上漏水,現在徹底解決了,上下樓鄰里間的關系也變好了。真得感謝社區給咱提供這樣一個議事空間,問題解決得實實在在!”
“我們打造‘友鄰空間’,就是以‘鄰里共治’引領社區治理,讓居民的聲音被聽到,實際問題得到解決,構建‘敬老、睦鄰、互助、友愛、共享’的共融型鄰里關系。未來,我們還會不斷完善,為居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環境。”航空二路社區負責人表示。(陜西欄目組編輯:李亞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