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解讀的書是《超越金融》。本書作者喬治·索羅斯,是跟巴菲特齊名的投資大師,但是,人們更喜歡稱他為金融大鱷。因為,在索羅斯的投資生涯中,有許多讓人聞風喪膽的操作,比方狙擊英鎊,讓英格蘭央行成為手下敗將;做空泰銖,引發了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
可以說,索羅斯的一生都充滿了傳奇色彩。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位金融大鱷的投資哲學。
或許,對于多數投資者來說,即便知道了索羅斯的投資理念,也沒法復制。但是,我們仍然認為,了解一下是有必要的。不只是藝多不壓身,還因為,索羅斯的投資哲學,純粹就是哲學,并不直接指向投資。可以說,如果你把索羅斯的投資哲學給消化掉,在許多領域,都可以給你帶來幫助。
今天,我們就從三個方面給大家介紹一下索羅斯的投資哲學,它們分別是反身性、泡沫理論和開放社會。
一、反身性
所謂反身性,簡單地說,就是指人們對于事物的看法,會影響事物本身。
我們做個思想實驗:一家銀行,基本面很好,也沒有任何利空消息。但是,有一天,有人在網上造謠說這家銀行快要倒閉了。如果該銀行辟謠不及時,會如何?答案你自己也能想明白,如果辟謠不及時,接下來,寧可信其有的儲戶就會去該銀行把自己的錢取出來,然后就會發生擠兌。銀行如果發生擠兌,就真的會倒閉。
這就是反身性的表現——本來是一個謠言,由于人們認為它會發生,然后它就真發生了。實際上,按照它自身的發展趨勢,它是不會倒閉的,但是,人們的看法改變了事情的走向,在心理學上,這叫自我實現的預言。在索羅斯那里,這是反身性理論。
其實,索羅斯的反身性理論,比自我實現的預言還要復雜一點。因為,索羅斯把它描述的更復雜了。接下來,我們看看索羅斯是怎么說的。
索羅斯說,我們的思維有兩個功能:一是認知功能,主要用來理解世界;另一個是操縱功能,主要用來改變世界,使之對我們更有利。
舉個例子:比方,11月份,你要去東北旅行,你認為“11月的東北很冷”,這是思維的認知功能;所以,你去東北的時候,帶上了棉襖,這是思維的操縱功能,讓你更適應當地的氣候環境。
上面是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正確的認知帶來了一個正確的操縱。其實,現實世界是復雜的,很多時候,我們的認知可能沒有那么正確,甚至完全就是錯誤的。錯誤的認知功能,會帶來錯誤的操縱,從而形成了一個錯誤的反饋環,這就是 “反身性的陷阱”。
索羅斯說,我們對這個世界認知,永遠都是扭曲的。只不過有時候扭曲的輕,有時候扭曲的重。扭曲的輕,可以認為沒有扭曲,它會給你帶來正確的反饋;如果扭曲的重,那就會直接帶來錯誤的反饋。
索羅斯的反身性理論,跟他在金融市場上賺了很多錢有沒有關系呢?索羅斯的答案是,有關系,并且關系很大。
針對金融市場,索羅斯提出了兩條規則。第一條,市場價格一定會扭曲基本面,扭曲的程度可能微不足道,也可能十分嚴重。第二條,金融市場不會單純消極地反映基本面,它能夠反過來影響基本面。
很顯然,這兩條規則,對應的就是我們前面講的認知功能和操縱功能。在金融市場上,認知功能和操縱功能也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
舉個例子,比如有一家白酒企業,假設該公司的內在價值是100元,當股價跌到50元的時候,從理論上說,這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買點。但是,當股價真跌到50元的時候,巨大的跌幅,有可能導致公司出現一系列連鎖反應,比方媒體開始集中報道該公司的負面消息,進而導致消費者都不買這個品牌的酒了,從而使得該公司的內在價值就不值100塊了,甚至都不值50塊了。這就是股市里面的反身性。
意識到反身性的存在,在投資時候,你就能提醒自己,事實很重要,認知也很重要,認知是可以顛覆事實的。
多年前,“定位理論之父”特勞特在談營銷時說,“沒有事實,只有認知”,在證券市場,這個觀點也成立。
二、泡沫理論
索羅斯認為,金融市場永遠不會準確反映基本面,而是提供一種扭曲的現實觀。有時候扭曲的不明顯,可以認為價格反映了基本面;有時候扭曲的很明顯,價格和基本面之間的平衡狀態就被打破了。
很顯然,這種表述很反身性,完全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認知功能和操縱功能的翻版。索羅斯據此提出了泡沫理論。
索羅斯認為,每個泡沫都有兩個組成部分:現實中主導的內在趨勢,和對這個趨勢的錯誤理解。
比方,在之前的很多年,我國城市的房價每年都在漲,這是它在現實中的趨勢;于是,人們認為,房價永遠漲,這就是對趨勢的錯誤理解。
如果趨勢足夠強大,能經得起檢驗,趨勢和錯誤觀念則會進一步相互強化。但是,面包再貴,也不應該貴過汽車,總有一天,當泡沫大到完全不可信的時候,人們就會被迫承認錯誤,趨勢也會跟著逆轉。
還是以房地產為例。以前,我國城市的房價就是每年都在漲。每年都在漲的事實和房價永遠漲的觀念相互強化的太厲害了,導致之后幾年,即便政府出臺了嚴厲的管控房價的措施,房價仍然管控不住,因為,老百姓認為房價永遠漲。
索羅斯是怎么用泡沫理論賺錢的呢?答案是,索羅斯知道沒有不破的泡沫,因此,他一直在全球金融市場尋找泡沫破滅的臨界點。找到之后,就進行做空,然后發大財。我們在開頭提到的索羅斯狙擊英鎊、做空泰銖,都是找到了泡沫破滅的臨界點。
索羅斯還有一點比較有意思,那就是,他雖然依靠泡沫理論賺了很多錢,但卻對于泡沫非常擔憂,他也經常向政府提建議,告訴政府該如何防止泡沫。
三、開放社會
這是索羅斯后半生花最多精力去推廣的一個理念。要理解開放社會,繞不開一個哲學家,那就是卡爾·波普,他是索羅斯的導師,寫過一本很有名的書,叫做《開放社會及其敵人》。卡爾·波普指出,在開放社會中,人們可以自由地持有不同的見解,觀點不同、利益不同的人和平地生活在一起。
索羅斯的開放社會的理念,就是在卡爾·波普開放社會理念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比較有意思的是,索羅斯提到了自己的一次中年危機。在他將近五十歲的時候,當時他管理的對沖基金規模達到了1億美金,其中有4000萬美金是他的個人財產。他覺得為自己和家庭掙的錢已經足夠了,而繼續做對沖基金的壓力很大,對人的消耗也非常大。那段時間他有點迷茫,不知道下一步的方向在哪里。最終他找到了新的方向和動力,就是建立一個致力于促進開放社會的基金會。
索羅斯對導師的理論并不是盲目地遵從,而是進行了揚棄。索羅斯認為,卡爾·波普的開放社會理念是有一些弊端的。弊端就是卡爾·波普更強調思維的認知功能,而忽略了思維的操縱功能。
索羅斯本人比較看重思維的操縱功能,因此經常積極參與一些政治事務。比方,索羅斯對美國前總統小布什的印象很不好。他認為小布什以謊言為借口向伊拉克宣戰,是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因此,在小布什第一屆總統任期的后半段,索羅斯募集了大量資金,也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力,試圖阻止小布什連任。
然而,2004年,小布什還是連任了。這個挫折,讓索羅斯對反身性理論有了更深入地思考。
索羅斯認為,小布什之所以能夠再次當選,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小布什操縱別人的認知。這是一種后現代的世界觀,這種世界觀認為:既然現實是可以操縱的,我們為什么不直接操縱現實呢?
其實,特朗普能夠當選美國總統,也是操縱現實的產物——說謊沒有關系,只要人們信了謊言,那就不是謊言。
索羅斯指出,像小布什、特朗普這樣,無視客觀現實,只去強調和行使操縱功能,就會陷入后現代謬誤。
不過,索羅斯認為,盡管現實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被操縱,但是,結果肯定會與操縱者的意圖發生偏離。這種偏離必須保持在最低的限度,否則也會像泡沫理論一樣,出現趨勢逆轉。
我們應該怎樣運用開放社會的理念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呢?索羅斯提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我們應該區別地對待市場行為和非市場行為。
市場機制的特征是非道德的。你的一塊錢和他的一塊錢完全等值,我們不需要去管這個錢是怎么獲得的。這一點使得市場變得非常有效,參與者并不需要考慮道德因素。
但是非市場行為并不完全是這樣的。比如友誼、親情、友情、政治,都不能把錢放在第一位,而是必須重視道德因素,不然就會帶來非常不好的結果。
到這里,我們關于《超越金融》的分享就結束了。今天,我們主要講了索羅斯的反身性理論、泡沫理論和開放社會理論,確實超越了金融,但對我們認識金融市場也有幫助。有任何問題和建議都可以給我們留言。如果覺得內容還不錯,歡迎點贊、分享。
掃描下方二維碼可以免費領取《超越金融》的電子版書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