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 麥
2025年2月25日,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逝世一周年。對于宗馥莉來說,這一年不僅是身份的轉換,更是站上風口浪尖的一年。
一個富二代接班的故事,不足以吸引太多人的目光,但一個敢于挑戰父輩經營邏輯,推動企業徹底轉型的接班人,就足以讓所有人關注她的成敗。
這一年里,宗馥莉沒有選擇“守成”,而是大刀闊斧推動改革:
- 調整管理架構,讓元老出局,啟用自己信任的新人;
- 重塑薪酬體系,打破娃哈哈“鐵飯碗”式的干股分紅制度;
- 商標轉讓,將核心品牌資產從集團拆分,置入自己控股的公司;
- 渠道改造,加碼新零售模式,試圖突破娃哈哈的增長瓶頸。
她的每一步,都充滿爭議。但她的目標,似乎非常明確:徹底“改造”娃哈哈,甩掉宗慶后時代的包袱,讓它成為一家現代化企業。
有人說,她是“富二代”挑戰父輩權威的教科書式案例;有人說,她是在“革父親的命”;也有人認為,她的改革太急,娃哈哈沒那么快跟得上。
無論如何,改革的腳步已經邁出,關鍵在于:她能否找到娃哈哈的“第二曲線”?
01 | 父女之爭:兩個時代的對決
在娃哈哈內部,宗慶后的影響力依然無處不在。他留下的,不只是一個千億帝國,更是一整套獨特的商業邏輯。
宗慶后的成功,靠的是極致的成本控制+渠道深耕。他創造了一套“聯銷體”模式,牢牢掌控全國各地的經銷商網絡,把娃哈哈打造成“縣鄉市場之王”。
但宗馥莉并不認同這種模式。在她看來,父親的經營理念屬于上個時代,娃哈哈如果繼續走老路,遲早會被新消費品牌圍剿。
她想要的,是一家更加市場化、更加資本化的娃哈哈。她的第一步,就是重構權力。
02 | “換血”:擁有真正的話語權
過去一年,娃哈哈的高級管理層經歷大洗牌,多位跟隨宗慶后多年的“元老”離開,而宗馥莉提拔的新人商業履歷相對簡單,主要來自她此前管理的宏勝飲料集團。
更深層次的調整發生在員工端。
過去,娃哈哈的部分員工享有干股分紅,這種制度維持了企業的穩定,也讓宗慶后贏得“企業家慈父”之名。但在宗馥莉看來,這種模式過于“溫情”,缺乏市場競爭力。
她推動了一項備受爭議的調整:部分員工的合同從娃哈哈集團轉簽到宏勝飲料集團。此舉被外界解讀為變相削弱員工干股分紅制度,影響員工固有收入。
這背后的深層邏輯是:重新劃分利益格局,讓薪酬體系更加市場化,而不是繼續沿用老一代的“家族式分紅”方式。
這一決策,導致大量內部震蕩。老員工不滿,新管理層承壓。但宗馥莉的態度很明確:要改革,就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
娃哈哈未對此公開回應,但在2025年初的內部會議上,公布了一組數據:2024年公司發放24億元薪酬,比上一年增加4億元,一線員工工資平均增長超20%。
一句話:錢沒有少給,但體制要改。
這就是宗馥莉的改革邏輯。她不是“砍掉”老員工的利益,而是試圖以新的薪酬體系來激勵真正為公司創造價值的人。
03 | 商標之爭:娃哈哈是誰的娃哈哈?
在管理層調整之外,宗馥莉還做了一件更大膽的事情——推動“娃哈哈”商標的轉讓。
2025年2月,娃哈哈集團宣布,旗下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標將轉讓至娃哈哈食品公司,而這家公司由宗馥莉100%控股。
換句話說,娃哈哈的品牌資產,正在從集團層面拆分,逐步轉移到她個人掌控的公司。
這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很多人質疑:宗慶后當年堅決不讓外資拿走娃哈哈,如今宗馥莉為何要將它私有化?
娃哈哈的回應是:“這只是履行歷史出資義務,不影響集團經營。”但外界的疑問依然存在——宗馥莉是在做企業的現代化改革,還是在重塑自己的個人權力?
商標之爭,表面上是產權問題,背后卻是對新管理層的信任問題。宗慶后曾以“企業家精神”守護娃哈哈,而宗馥莉正在用“資本思維”重塑它。
這場關于“娃哈哈是誰的娃哈哈”的討論,仍在持續。
04 | 增長的幻象,還是新生的希望?
即使完成了權力更替,宗馥莉仍然面對一個更核心的問題——娃哈哈的增長,從哪里來?
從數字上看,娃哈哈的“江山”仍在。2024年,娃哈哈銷售額重回700億元,新增60萬家渠道網點,投放7萬—8萬臺冰柜,銷量較上一年增長30%。
但問題是,這種增長是否可持續?
娃哈哈的核心問題在于:
1.產品結構過度依賴“老爆款”——AD鈣奶、營養快線依然是營收支柱,但年輕人對這些產品的興趣正在下降;
2.新品創新乏力——娃哈哈推出過氣泡水、咖啡、茶飲等新產品,但始終沒有形成現象級爆款,缺乏第二增長曲線;
3.品牌年輕化不足——相比農夫山泉、元氣森林等品牌,娃哈哈的市場定位仍偏傳統,難以吸引新一代消費群體。
宗馥莉比任何人都清楚,娃哈哈不能只靠“回憶殺”活著。她要讓娃哈哈成為一個符合當代消費者需求的品牌,而不是一個靠情懷續命的老牌企業。
05 | 宗馥莉的下一步,娃哈哈的下一步
宗慶后曾經的娃哈哈,是一座渠道驅動的王國,而宗馥莉的娃哈哈,則是一家正在向現代企業治理靠攏的公司。
她的難題,不只是如何守住娃哈哈的基本盤,而是如何讓這個品牌再次生長出“未來”。
宗馥莉的改革,本質上是在做三件事:
1.重塑權力格局,確保她對娃哈哈的絕對控制權;
2.調整組織結構,去掉過時的管理模式,讓企業更加市場化;
3.尋找增長突破點,讓娃哈哈重新贏得年輕人的心。
她的目標很清晰,但問題在于,她是否有足夠的耐心和智慧,讓娃哈哈在變革中完成新生?
對于她來說,最大的對手,或許不是那些市場上的競爭者,而是娃哈哈這個龐大企業自身的慣性。
她的每一步改革,都在挑戰父輩的“商業信仰”,也在撼動一個曾經輝煌的企業基因。
這不是一次簡單的改革,而是娃哈哈三十年來最大的“自我革命”。
宗馥莉能不能成功?外界還在觀望。但可以肯定的是,留給娃哈哈的“紅利時代”已經不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