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的耳機收藏史都可以寫一部當代青年聽覺進化史了,從學生時代纏繞如蛛網的平頭塞,到工作后跟風買的降噪豆,再到現在占據書桌C位的各類開放式耳機,每副耳機都記錄著不同階段的生活狀態。
入耳式戴久了耳道發癢,頭戴式壓得太陽穴突突直跳,骨傳導的音質總像蒙著層保鮮膜——直到遇見開放式耳機,才明白什么叫零存在感的完美體驗。最近入手的西圣Olite2更是讓我驚覺,原來百元價位也能買到集工業設計、聲學科技、人體工學于一身的六邊形戰士。
充電倉部分比AirPods Pro的充電倉還薄三分之一,放進女士手包的夾層里幾乎不占空間,Type-C接口藏在底部凹陷處,完美避開日常剮蹭,插拔時也不用像某些耳機那樣費力對準孔位。
液態硅膠耳掛呈現出高級灰的霧面質感,用手觸摸下它的感覺和我閨女小時候用過的硅膠勺感覺很相似,非常的柔軟,出音孔則巧妙地藏在耳掛轉折處的凹槽里,不湊近觀察根本發現不了聲源所在,保持整體視覺的純凈度。
音質表現堪稱開放式耳機的教科書級答卷,當《渡口》前奏的鼓點響起時,低頻震感不是從耳膜傳入,而是沿著顴骨直抵后腦,仿佛有人用天鵝絨包裹的鼓槌輕敲枕骨大孔。蔡琴的喉音顫動帶著溫熱的呼吸感,齒音細節清晰到能數清換氣次數。特意用《加州旅館》live版測試聲場,觀眾的歡呼聲從右后方45°漸次蔓延至左前方,結像定位精準得讓人忍不住回頭張望。
在開放式耳機最薄弱的漏音環節,西圣祭出定向傳音黑科技:工位開到60%音量播放《野狼disco》,鄰座同事只當我戴著時尚耳飾,全然不知此刻我腦內正在上演東北蒸汽波狂歡。
通勤場景下的實戰表現更顯硬核實力,早高峰地鐵進站時接聽客戶電話,對方也能聽清我所說的具體方案,這一點在開放式耳機之中很難,需要辨別人聲和環境噪音之間的關系,否則對方可能根本聽不到我所說的話,可見這款耳機的表現很好。
續航系統設計處處透著人性化智慧。單次6小時續航剛好覆蓋我從家到公司往返兩次的通勤,充電倉18小時儲備足夠支撐三天短途差旅,對于我這個很喜歡戴耳機,又怕傳統耳塞影響聽力的人來說,這樣的開放式耳機就很適合,用充電寶就能快速補能,滿電下幾天的出差使用完全足夠。
在這個「價格屠夫」橫行的時代,西圣Olite2的出現重新定義了百元耳機的價值標準。它不像某些品牌那樣堆砌參數制造噱頭,而是把成本精準投放在核心體驗:用ErgoFit 2.0工學架構重塑佩戴邏輯,拿TriAcoustic三腔體打破物理聲場限制,借SonicFocus 2.0技術解決開放式耳機的祖傳漏音。這些藏在產品細節里的誠意,比參數表上的數字更讓人心動。
如今它已成為常生活的最強輔助:晨跑時是點燃多巴胺的秘密武器,通勤路上是構建私人聲場的空間魔方,加班時是隔離鍵盤噪音的透明屏障。當科技產品開始懂得「隱形」,當消費決策不再需要咬牙踮腳,或許這就是當代人追求的理想生活形態,不必在舒適與音質間妥協,不用為安全與沉浸感糾結,就像西圣Olite2帶來的體驗:所有美好都恰到好處,所有驚喜都水到渠成。
我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