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于知道,馬克思在共產(chǎn)國際,遭遇的真正對手是誰了。
早年在學校學習歷史的時候,一直聽說馬克思與無政府主義者作了堅決的斗爭,但教科書只是一筆帶過。
他們是如何斗爭的?
他們跟馬克思的理念有什么區(qū)別,幾乎都是一無所知。
如今重新讀世界歷史,恰巧又看到了相關(guān)信息。
原來,那個被稱作無政府主義教父的人,正是法國思想家皮埃爾-約瑟夫·蒲魯東。
因為拿破侖三世的能力,不是特別強,所以他治下的法蘭西,高層之間斗爭激烈,而且民間,也是矛盾重重。
特別是此起彼伏的工人運動,令其如坐針氈。
拿破侖三世為了騰出更多心力,放在平衡高層各派利益,只能暫時緩和與工人之間的矛盾。
由此,作為更平和的工人代表蒲魯東及其追隨者,便可以在法國便宜行事。
在拿破侖三世的默許下,他成了很多工人信貸合作者,企圖以工人自助,實現(xiàn)工人生活和環(huán)境的改善。
相比之下,因為他受到了法國政府的默許,那時的蒲魯東迎合了不少工人們的訴求,也收獲了大批的信眾。
從里昂紡織工人起義到巴黎公社運動,都能找到蒲魯東主義的影子。
但是,拿破侖三世的懷柔政策,僅僅是緩兵之計,不可能真正改變當時法國工人的社會地位。
那么蒲魯東的理念,到底是什么呢?
說簡單點,他希望工人們可以互幫互助,在不需要政府主導的情況下,發(fā)展起來。
他希望通過不斷反抗的方式,獲得法國政府的默許,讓工人擁有屬于自己的實力。
但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根本不現(xiàn)實,原因很簡單,哪怕拿破侖可以默許他的工人互助,但工人組織一旦壯大,工人們的雇主們,能睡得著覺嗎?
恐怕又要做點小動作,提前準備壓制了。
而且,蒲魯東忽視了一個問題,工人互助信貸的錢,從哪來。
單單依靠工人自己掏錢支援,真的可以做成事嗎?
所以,隨著拿破侖三世的倒臺,蒲魯東構(gòu)想的烏托邦之夢,最終煙消云散。
因為雖然在法國打的,塑造了不少工會,但工會的自我組織能力卻很差。
巴黎工會的失敗,看似源于內(nèi)外勢力的絞殺,其實也跟蒲魯東讓工人喪失了太多組織能力,相關(guān)甚大。
盡管蒲魯東主義運動最終失敗,馬克思卻從中提煉出寶貴革命經(jīng)驗。
他的種種失誤,成為馬克思等人,務必須要避免的!
所以,未來誰更有生命力,便不言自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