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今年1至2月,國家鐵路累計發送貨物6.22億噸,同比增長2%,日均裝車17.5萬車,同比增長3.5%。
鐵路貨運穩中有進,服務國家戰略顯擔當。今年以來,通過加強大宗物資運輸保障,鐵路貨運在煤炭、礦石、糧食等重點領域發揮了關鍵作用。數據顯示,1-2月,國家鐵路發送煤炭3.01億噸,2月份糧食、化肥農藥發送量同比分別增長33.2%、2.7%。,為工業生產提供了堅實保障。另外,2025年春運期間,中歐(亞)班列累計開行3230列,同比增長0.7%,為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了穩定的物流通道。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鐵路貨運通過優化線路布局、加密班列開行,有力促進了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技術創新賦能,運輸效率再上新臺階。2025年,鐵路貨運在智能化、綠色化方面取得顯著突破。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廣泛應用于貨運調度、裝卸作業等環節,大幅提升了運輸效率。例如,智能貨運系統的全面推廣,使得貨物裝卸時間平均縮短了20%,列車運行準點率提升至98%以上。同時,新能源機車和節能技術的應用,進一步降低了鐵路貨運的碳排放,為綠色交通發展樹立了標桿。
多式聯運深化,降低物流成本。鐵路貨運與公路、水運、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的深度融合,成為今年貨運增長的又一亮點。鐵路部門積極推進“公鐵聯運”“海鐵聯運”等多式聯運模式,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為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解決方案。1-2月,鐵路集裝箱發送量同比增長15.7%,成為鐵路貨運增長的重要引擎。此外,隨著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廣泛應用,鐵路貨運服務效率顯著提升。鐵路部門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優化運輸組織,壓縮貨物在途時間,降低物流成本。
服務鄉村振興,助力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鐵路貨運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1至2月,國家鐵路完成集裝箱運量1.29億噸,同比增長14.6%,特別是冷鏈物流快速發展,為農產品流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運輸服務。此外,鐵路還大力發展高效穩定、市場化的直達貨運班列,完善鐵路貨運價格靈活調整機制,推進鐵路專用線共用,有效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流需求。
展望未來,鐵路貨運將繼續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優化運輸結構,為國家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貢獻更大力量。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鐵路貨運的強勁表現,無疑為2025年經濟發展開了一個好頭,更為全年經濟目標的實現注入了信心。(李曉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