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問桫欏”,告訴你讀研的真相——山河四省高中生—>985本科—>保研985直博,博士國獎得主。
讀研讀博已經夠苦了,不如笑著回收學術垃圾
您的互動是持續創作的燃料[1]
你們不會真的以為我在講夜店的女孩子男孩子吧
這是昏暗環境打了燈的豬肉
這是買回家的豬肉
實際上,夜店女孩長年熬夜抽煙喝酒,往往有口臭,而且皮膚比普通人差很多。
其次,暗光自動提升30%的顏值,不信你把攝像頭調暗自拍試試。
最后,夜店男孩也臭+精蟲上腦,才給夜店女孩上了濾鏡。
研究生版《燈光豬肉論》——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學生篇:從“學術愛豆”到“實驗室牛馬”
——**你以為的VS你得到的 **
入學前(濾鏡版):
- 導師形象:幻想中是《生活大爆炸》里的謝耳朵,西裝革履談量子力學,實際見面發現是“催稿狂魔”,微信頭像為“收到請回復”,簽名是“今天你跑通代碼了嗎”。
- 科研日常:以為在頂級期刊揮斥方遒,實際在知網查重里痛哭流涕;以為實驗室是硅谷風咖啡廳,實際是24小時無休的“代碼ICU”,電腦屏保寫著“距離ddl還有1天”。
- 同門情誼:腦補《老友記》式學術沙龍,實際是《甄嬛傳》資源爭奪戰——誰搶了實驗室最后一塊顯卡,誰就是本宮的死敵!
入學后(原相機版):
- 導師金句:“這個方向很有前景”≈“我也不知道咋搞”;
“你很有潛力”≈“這破數據再跑不出來你就延畢吧”。 - 學術成果:幻想發Nature,現實發“Nature排版”的課程作業;
論文致謝寫哭自己,導師批注:“這段抒情刪掉,像遺書”。 - 精神狀態:入學前:“我要改變世界!”
入學后:“世界放過我吧,我連Wi-Fi都改不了密碼!”
**導師篇:從“伯樂導師”到“學術乙方”
——你期待的VS你面對的**
招生前(美顏版):
- 學生畫像:期待招到“六邊形戰士”,文獻綜述AI級,寫代碼如彈鋼琴,還能自費買服務器。
結果開學發現,有人問:“老師,Python是蟒蛇嗎?能泡酒嗎?” - 課題組藍圖:計劃三年沖頂國際頂會,實際每周組會變成“學術勸退現場”——
學生匯報:“我研究了1個月,發現這個方向…沒意義。”
導師內心OS:“你不如研究下我的血壓有沒有意義。” - 師生關系:幻想亦師亦友,實際成了“24小時客服”:“老師,儀器壞了!”“老師,我電腦藍屏了!”“老師,我…我心態崩了!”
招生后(生圖版):
- 科研指導:以為在指導“未來諾獎得主”,實際在教“文獻查找入門”:
“知網不是知乎!百度學術不能信啊同學!”
- 經費管理:預算計劃買高端設備,結果全砸在了學生打翻的咖啡和燒壞的電路板上。
- 人生感悟:從前覺得“桃李滿天下”很浪漫,如今覺得“桃李”全是“桃子”(逃之夭夭)和“李子”(理想太遠)的諧音梗。
終極總結:
讀研就像開盲盒——
傳封面:SCI、諾貝爾、改變人類!
實際拆開:查重、改稿、禿頭進度+1!
但好在……
導師和學生最終會達成“戰略和解”:
- 學生:“雖然導師像甲方,但罵完我還得給我改論文。”
- 導師:“雖然學生像咸魚,但炸一炸居然真能翻身。”
致每一位研究生:
燈光下的豬肉或許照騙,但大火爆炒后也能香飄十里;
讀研的夢雖然稀碎,但用頭鐵的勇氣粘一粘,說不定能拼出個…
“反正都這樣了,不如再投個稿試試”的倔強人生。
(注:讀研雖苦,但發際線和心態,總有一個要先學會堅強?)
最后
想了解更多讀博讀研過程中的內幕和實用知識?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時問桫欏」,和我一起在研究生階段修煉自己!
點贊、在看、分享,一鍵三連支持一下,讓我們下期再見!
參考資料
首發渠道:點擊贊同(光標輕點助力科研),追蹤動態(解鎖學術增益BUFF),分享擴散*(激活升學隱藏關卡),全平臺同名賬號「時問桫欏」持續輸出!(贊賞通道限時開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