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漫歷史的長河中,紅色基因如同一座永不熄滅的燈塔,照亮了中國共產黨人前行的道路;敢闖精神恰似激昂奮進的鼓點,催動著時代發展的巨輪滾滾向前。黨員干部作為時代的先鋒,肩負著民族復興的重任,當牢牢繼承紅色基因,在新長征路上將敢闖精神發揚光大。
回首往昔,紅色基因在烽火硝煙、艱苦創業中鑄就。革命年代,無數共產黨人挺身而出,從南湖紅船播撒革命火種,到井岡山開辟“農村包圍城市”新徑;從長征路上“萬水千山只等閑”的豪邁,到抗日疆場舍生忘死的拼搏,再到解放全中國的摧枯拉朽,“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壯志豪情貫穿始終。他們不畏槍林彈雨,不懼艱難困苦,只為心中理想、為蒼生黎庶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種基因,是對信仰的執著堅守,是為人民奉獻一切的無私大愛,是攻堅克難、永不言敗的堅毅剛強,成為后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時移世易,當下的新長征路,雖不見硝煙彌漫、戰火紛飛,卻有“婁山關”“臘子口”橫亙在前??萍计款i亟待突破,產業升級迫在眉睫,社會治理面臨多元挑戰,國際競爭風云變幻。黨員干部若因循守舊、畏葸不前,必然錯失發展良機,辜負人民期望。發揚敢闖精神,就要敢于突破思想藩籬,在創新理論學習中汲取智慧力量,用新思維、新理念武裝頭腦,擺脫陳舊觀念束縛,以敏銳目光洞察時代趨勢,謀劃發展藍圖。
敢闖不是盲目冒進,而是基于充分調研、精準判斷的果敢行動。黨員干部要深入基層一線,腳沾泥土、心懷真情,將敢闖的決心與務實的作風緊密結合。如在鄉村振興戰場上,大膽探索特色產業新模式,挖掘鄉村多元價值,不懼試錯成本,以“摸著石頭過河”的勇氣蹚出致富之路;于科技創新領域,科研人員中的黨員骨干勇攀高峰,挑戰未知前沿,在核心技術攻關中持續發力,不怕失敗挫折,為科技自立自強夯基壘臺。
繼承紅色基因、發揚敢闖精神,更需凝聚團隊力量、引領社會風尚。黨員干部作為“領頭雁”,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讓敢闖敢干成為全社會的價值追求。在改革浪潮中,黨員沖鋒在前,帶動廣大群眾齊心協力,匯聚起磅礴偉力,推動各領域破冰前行,書寫發展新篇。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黨員干部站在新時代潮頭,手握歷史接力棒,唯以紅色基因為筆,敢闖精神為墨,在新長征畫卷上繪就絢麗篇章,方能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重托,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未來勇毅奮進,令紅色薪火永傳,讓奮進凱歌高奏。(高縣政協:何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