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長河中,一年級是開啟知識寶庫的初始之門,而數(shù)學啟蒙則如同一把熠熠生輝的鑰匙。為了給孩子們搭建更堅實的數(shù)學基礎,提升數(shù)學教學的有效性,3月20日,虞舜學校一年級全體數(shù)學老師在李劍校長和盧慧萍主任的帶領下,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教研活動!
集智聚力,共研共思
具體教研內容為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大單元,本次教研中,全方位梳理教材中“20以內數(shù)與減法”的內容架構,深度挖掘各知識點間的內在關聯(lián)、明晰教學目標、重點與難點。仔細分析教材里的情境創(chuàng)設意圖,探究例題在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作用,剖析習題的設計目的,為教學實踐提供堅實依據(jù)。
一年級各老師嚴把教學質量,精準分析教研內容,具體分組如下:
主持:薛婉霞
現(xiàn)場課件制作:徐霞 高艷
簡報 照片:祁朵晴
學習目標:全體數(shù)學教師
單元大概念:薛婉霞
情景創(chuàng)設:張鳳梅 劉亞
雙知檢測:焦金玲 馮莉
整體感知:邢美華
明確大任務:付金梅 張笑笑
評價指標:薛婉霞
導學案匯總記錄:葛依夢
一年級數(shù)學組在教研組長薛婉霞的帶領下開展教研,根據(jù)新課標教材和學情,聚焦學習目標制定。老師們深挖教材,結合學生形象思維為主、注意力易分散的學情,確定以趣味教學促理解,讓學生扎實掌握基礎數(shù)學知識與技能的目標,為教學筑牢根基。
首先,薛婉霞老師解讀單元大概念:
1、本單元主要探索20以內數(shù)的退位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本單元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重點是運算能力、模型意識和應用意識。
接下來由張鳳梅老師、劉亞老師進行了情境創(chuàng)設:
1、買文具情境
2、跳傘表演情境
3、美麗的田園情境
由焦金玲老師設計舊知練習:
口算:
8+2= 6+4= 13+2=
12+5= 18-2= 19-3=
馮莉老師設計新知內容:
1、計算
15-8= 15-8=
/ \ / \
□ □ □ □
2、解決問題
(1)12只小動物,7個蘋果,每只小動物一個蘋果,還缺幾個蘋果?
(2)足球16個,籃球9個,排球8個。
①足球比籃球多幾個?
②8+9可以解決什么問題?
由邢美華老師設計結構框架圖:
付金梅和張笑笑兩位老師明確大任務:
1.探索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2.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通過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減法算式中的規(guī)律。
薛婉霞老師設計了評價標準:
1、課堂表現(xiàn):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與理解情況。
2、作業(yè)與練習:通過作業(yè)與練習檢查學生對減法運算的掌握情況。
3、實踐活動:通過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評估學生的應用能力。
徐霞老師和高艷老師根據(jù)以上老師的備課情況現(xiàn)場制作課件。
葛依夢老師根據(jù)以上教師的教學設計進行了記錄。
最后,李劍校長和盧慧萍主任對本次教研做出指導。
同課異構,百花齊放
3月21日,一年級數(shù)學組立即開展了20以內數(shù)與減法大單元同課異構活動,薛婉霞老師和張鳳梅老師精彩獻課。薛婉霞老師開展創(chuàng)新教學嘗試,鼓勵孩子自主翻書領悟知識點,引導學生理解算理;張鳳梅老師組織小組討論,激發(fā)學生主動運算。課后交流熱烈,思維碰撞出教學新火花,為提升教學質量助力。
多維對話,賦能成長
在精彩紛呈的同課異構活動圓滿結束后,李劍校長隨即展開評課。他從教學目標、方法、學生參與度等多維度入手,細致剖析課程的優(yōu)缺點,分享獨到見解。一年級數(shù)學老師們全神貫注聆聽,不時記錄,紛紛表示收獲頗豐,對后續(xù)的教學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在教育深耕之路上,本次一年級數(shù)學教研活動意義非凡。不僅為教師搭建了溝通的橋梁,在熱烈研討中,大家的觀點激烈碰撞,迸發(fā)出智慧火花,還探索出了眾多切實可行的教學新思路與新方法。眾人拾柴火焰高,相信在全體教師攜手奮進下,定能為學生鋪就堅實的數(shù)學學習之路,讓學生穩(wěn)步前行,收獲知識,茁壯成長,不斷攀登數(shù)學學習的高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