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非遺技藝,感受匠心之美。3月26日下午,深圳市羅湖區螺嶺錦星學校七年級一班與五班的同學們在史淼老師的帶領下,走進水貝綜合樓二樓的中國金匠培訓中心非遺金工(深圳)傳習館(后簡稱傳習館),開啟了一場面對面的非遺技藝體驗課。在讓青少年腦洞大開的同時,近距離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體悟匠人精神的深刻內涵。非遺傳人、傳習館館長熊福章陪同師生參觀,了解非遺技藝,感受匠心精神,并現場接受了學生小記者的采訪。
螺嶺錦星學校師生走進中國金匠培訓中心
沉浸非遺技藝,感悟匠心精神
在中國金匠培訓中心,非遺傳人、傳習館館長熊福章熱情接待了師生們。同學們懷著對非遺技藝的仰慕,參觀了教學區和學員作品展示區,近距離觀摩了珠寶飾品的制作過程。從鏨刻到鑲嵌,每一道工序都凝聚著匠人的智慧與專注。同學們認真聆聽講解,積極與技師和學員交流,深入了解非遺金工技藝的歷史與傳承。
活動中,學校小記者還對熊福章館長進行了專訪。熊館長分享了他對非遺傳承的見解:“匠心不僅是技藝的傳承,更是對文化的堅守與創新。”他的話語深深打動了在場師生,讓大家對“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熊福章接受學生小記者的采訪
傳承·探索·共創:讓文化賦能未來
螺嶺錦星學校始終以“傳承·探索·共創”為實踐主線,引導學生通過實地考察、人物訪談等方式,系統性探索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此次活動中,同學們不僅學習了非遺技藝,還通過互動體驗,激發了對傳統文化的創新思考。未來,學校將結合此次參觀成果,組織學生創作《水貝文化集錦》,并通過專題展覽向社會展示青少年的文化傳承與創新實踐。
學生們在觀摩非遺作品中
傳授非遺技藝 傳播非遺文化
中國金匠培訓中心自創立以來,憑借精湛的傳統工藝和創新的教學模式,吸引了全國多所知名院校及中小學師生前來參觀交流,包括四川美術學院、深圳市技師學院、中山大學、羅湖區桂園中學等。在這里,學子不僅能觀賞到鏨刻、鑲嵌、鍛造等傳統金工技藝,還能沉浸式感受非遺文化的深厚底蘊。為非遺文化的活態傳承注入了新活力。
此次活動是螺嶺錦星學校踐行“新生活教育”理念的生動縮影。通過走進非遺、對話匠人,學生們不僅拓寬了視野,也增強了文化自信,更在心中播下了文化傳承的種子。學校將繼續以多元化的實踐活動為載體,助力學生成長為有理想、有擔當的新時代少年,為新時代中華優秀文化的弘揚與創新注入了青春活力而得以薪火相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