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月份開始,特朗普的很多政策發力點都從科技變成了資源和貿易運輸,這個預測在最近的文章說過多次,現在特朗普直接開始放話要這么干了,說明之前預測的大方向是對的。
這其實不復雜,因為美國人不可能只是為了賺一點港口裝卸和倉儲費用而大費周折,美國人的生意,如果沒有足夠的利潤,他們都不愿意干,沒辦法,美國人害怕競爭,這一點和中國是完全不同的。
中國是傳統農業國發展起來的,農業的利潤低,講求積累,厚積薄發,而歐美是海盜文化發家,海盜成功搶一次就能吃幾年,所以中美的財富積累想法是不同的。
除了這個港口的事情,特朗普還制裁了委內瑞拉,不許任何國家購買委內瑞拉的石油,誰買了就給誰加稅,這個主要就是針對我們的,我們是委內瑞拉石油的第一大買家。
昨天晚上,特朗普有四腦洞大開,沒牌找牌,居然說可以降低對華關稅,換取我們允許TIKTOK交易。玩這種把戲,充分說明美國已經無計可施了。
我們肯定不會被特朗普嚇唬到,后面對委內瑞拉的原油照買不誤,TIKTOK也不會賣給美國。我們很清楚,就算我們答應了,特朗普能放過我們?
不可能,一旦答應了特朗普的要求,反而會讓他變本加厲,會感覺美國還是有實力,感覺我們內心還是怯懦的,最后更加麻煩。
我們最好的辦法就是反殺過去,出大招。
怎么反殺呢?
上個月我們對美國的煤炭和液化天然氣加征15%關稅,還有原油,皮卡,農業機械等項目加征10%關稅,這些措施的效果其實不好。特朗普不怕我們采用對等關稅,因為美國出口給我們的東西少,對等關稅美國還是賺的,所以他有恃無恐。
打蛇打七寸,我們要照著美國的命門打,特朗普才會害怕。
美國的命門有三個:美元,美債,美股。
第一,美元。
要打擊美元,摧毀美元在全世界結算貨幣的地位,就需要降低美元在世界貿易中的使用占比,降低美元在世界各國的外儲儲備,這有很多辦法,比如說要求中國的進出口業務用人民幣替代美元。
2024年全球貿易總額是33萬億美元,而中國進出口總額是6.2萬億美元,中國占比高達18.8%,這個比例足以影響全世界的貿易。
一旦中國全部采用人民幣結算,就會導致全世界很多國家大量拋售美元儲備,市場流通的美元出現大泛濫,最終效果和2020-2022年的大放水類似。
我們拋棄美元也要講技巧,不能過于霸道,完全可以利誘,不能說強制要求所有貿易商都用人民幣,這會給人口實,也會擾亂貿易秩序。我們可以把事情辦得更巧妙,比如把美元結匯加征1%的費用。
一個企業出口100萬美元的商品,結匯成720萬人民幣,同時繳納7.2萬的結匯稅,或者結匯費,或者其他名字也行。如果是用人民幣交易,那就不存在這種問題。
1%的額外匯兌成本很多企業都受不了,他們會主動要求客戶用人民幣結算的,甚至給客戶讓渡0.5%的利潤,很多客戶都可能會接受。
國外沒有人民幣怎么辦呢?
也有辦法,比如說兩個國家及時開展貨幣互換,如果沒有貨幣互換,那就讓對方財政部發行人民幣債券,也就是熊貓債,獲得人民幣,然后再把這個人民幣貸給他們本國企業,用于購買中國商品。
不發熊貓債也可以,大不了以物易物。華為不就是在南美以物易物的方式搞了很多牛肉回來嘛。
只要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采用人民幣結算,就能大規模擠壓美元的支付比例,美元就會被大量拋售,很多國家降低美元的外匯儲備,也會拋售美債,美元的價值大幅下滑,也就是美元指數會大跌,嚴重的話會崩盤,這可比對美國煤炭和天然氣加征關稅的威力猛得多。
我們對美元下手,美國所有人都會跳起來,這就相當于對美國開戰。
第二,美債
如果第一條感覺很麻煩,那對美債下手也不錯。
美債現在是特朗普很棘手的問題,美債沒人要,所以馬斯克才要開源節流,瘋狂裁員,如果美債還像十年前一樣被大肆追捧,那特朗普就不用如此樹敵了。
既然美債是特朗普的大麻煩,那我們就在這個大麻煩上面給他上眼藥水:我們可以一面拋售美債,一面發行美債。
我們拋售美債是把美債收益率拉高,發行美債是吸收全球美元流動性,最終也會把美債收益率拉高,這可是要了特朗普的老命。
美債每年發行金額非常龐大,超過10萬億以上,但是凈發行量沒那么多,比如說2024年美債發行了29.3萬億美元,但是凈發行量只有2.3萬億,其他的27萬億都是借新還舊。
2.3萬億平攤到每個月差不多就是1917億美元,也就是說現在美國財政部為了每個月新增的1917億美元而發愁,尋找買家。既然如此,我們干脆和美國財政部搶一下,我們每個月發行500億美元的美債, 吸收全世界的美元流動性,嚇唬特朗普。同時拋售500億美債,這一來一回就是一千億。
一旦我們給美國財政部增加了一千億美元債的缺口,美債的收益率就會飆升,增加美國新發行國債的成本,這也比關稅猛。
舉個例子,假如未來一年美債發行量是30萬億美元,之前的平均利率是4.4%,我們連續一年拋售美債同時發行美元債以后,導致美債收益率上漲1%,那美國就需要多付30萬億*1%=3000億美元,如果上漲2%就是6000億的利息增加。
馬斯克搞了效率部大裁員,才省下來幾百億,美國一年收關稅也才幾百億而已,遠遠不夠我們抬高收益率之后的利息支出的增加值。
第三,美股
要打擊美股,需要從兩個方向入手,一是技術,二是資金。
技術方面加大打擊美國科技七巨頭的業務,加速出海,擠占美國高科技企業在全世界的市場份額,讓他們的業績下滑,沒有業績支撐,美股的泡沫就會更大,這點在之前說過,今天就不展開談論了。
針對資金方面的打擊就有意思了,去年上半年我們投資海外的證券資產高達12353億美元,現在估計1.4萬億以上了。這些投資大部分都是在美股,沒多少人會去買歐洲,日本或者其他亞非拉國家的股票。
中國資金去炒作美股主要有三類,第一是散戶自己購買,第二類是各種ETF,私募基金,典型的就是但斌這種,第三類就是各種單位,比如常州國資委。
幾個部委完全可以出臺一個文件,所有投資美股的資金要征收25%的資本利得稅,禁止所有政府和事業單位的資金投資美股,有投資的限期三個月賣出。如此一來,大量資金會賣出美股,回流國內。
我們假設在這種利空之下,中國投資美國的這些資金一半要賣掉,美國要流失六七千億資金。美股平均每天成交金額3000億,也就是相當于2天的總成交量。
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如果A股有主力資金凈賣出3萬億,指數會跌到哪里去?
估計要跌到2500點,2024年2月國家隊救市的時候才用了3000多億,就把指數從2600多拉到3000,如果國家隊用3萬億,那早就5000點了。
所以說一旦限制了中國資金購買美股,直接從美股抽走6000到1.4萬億美元的資金,美股會崩盤的,美股從哪里找到這么多資金填補這個窟窿?2022年拜登放水也才2萬多億,就讓美股狂歡。
大家不要被市值蒸發多少億給騙了,市值蒸發1萬億,實際凈賣出可能只有幾百億而已,這是一個幾十倍杠桿的操作,抽走6000億美元,按照20倍杠桿計算,會讓美股蒸發12萬億,大跌還會引發其他高杠桿資金的被動賣出,美股現在還能抗住這種大跌嗎?
美元,美債和美股,三個必殺技,只要在這三個美國金融市場的根基上下手,美國自己就會亂,什么條件都會答應。特朗普現在說不在乎美股,他能真的不在乎嗎?
他想讓美元跌,讓美國制造業有成本優勢,但是他又想讓更多人買美債和美股,這其實就是悖論。他以為我們不知道美國的實力,其實我們早就清楚了。
前幾天派了共和黨的參議員 戴恩斯訪華,和我們談了4天,結果沒談攏,開口芬太尼,閉口芬太尼,搞得好像道光皇帝派人去英國談鴉片問題一樣。
兩個決定世界局勢的大國談了4天的芬太尼,這正常嗎?這不就好比身價千萬的人跑到菜市場為了5毛錢的蔥和大媽拉扯半個小時嗎?
表面是芬太尼,其實是想試試我們的底線,用關稅為籌碼讓我們做出一些讓步,其實最終目的都是要我們不再對美國步步緊逼,放美國一條生路。給美國制造業留一些市場份額,給美國的霸權留下一些區域,讓美國資本不至于崩盤。
他想簽訂新的《廣場協議》,同時還有類似當年和日本簽訂的《半導體協議》,限制我們某些高科技發展,因為美國企業確實無能為力了,只能想辦法用政治手段達成這個目標,這其實挺可笑的。
當年日本同意美國的無理要求,是因為美軍駐扎在日本,現在美軍連胡賽都打不贏,美國還想用政治施壓中國的方式解決經濟問題,誰給了特朗普施壓的勇氣?
前幾天英偉達的黃仁勛說華為是一家偉大的公司,幾乎在他涉足的所有領域都給他壓迫。三星的李在镕24號乘坐直升機拜訪比亞迪深圳總部,談合作,這其實就是24號我說的日韓企業要逐步嵌入中國工業體系的表現。還有阿里云大規模海外部署,擠壓微軟和谷歌等美國企業的云服務業務。中國科技替代美國科技的進程太快了,美國需要每月更新中美科技對比,而不是用每年作為衡量區間。
現在我們對美的反擊還只是毛毛雨灑灑水,我們已經非常克制了,克制到讓很多人認為我們沒有很好的反擊手段,其實我們的必殺技還一個都沒用。
讓特朗普還有幻想的空間,等城破那天,他還可以繼續下圣旨,不過是在煤山的歪脖子樹下面宣布圣旨了。
結束
請關注并點贊+在看。你的每一次點贊都是我創作路上的動力來源。
免責聲明:本文由荊棘阿甘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告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