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X.L.Y
前言
果然最后日本還是投降了,本以為,隨著中國對日本放開水產品等限制,日本將展現對美國的強硬,最起碼撐到最后一刻,結果沒想到,當下日本剛選舉完,這邊特朗普就表示美國和日本達成了關稅協議。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特朗普不僅將對日本征收近15%的關稅,而且還要日本放開市場大門,并且日本還得再給美國投資近5500億美元,而利潤的近90%卻是美國的。而當下更有媒體爆出,石破茂宣布辭職不干了,特朗普這是吃定日本了?
特朗普口中的史上最大協議
這份被特朗普稱為“史上最大”的協議,核心內容像三把尖刀刺進日本經濟命脈:美國對日本商品統一征收15%關稅;日本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且美方拿走90%利潤。
還全面對美國開放汽車、大米等敏感市場,石破茂次日在記者會上蒼白辯解,稱大米進口“不會犧牲農業”,半導體等領域的對美投資是為“保障經濟安全”。
談判桌下的搏殺更殘酷,7月8日,特朗普的威脅信直抵首相官邸:8月1日前談不攏,關稅立刻漲到25%,三天后,石破茂遭遇政治生涯的重擊。
特朗普的極限施壓
最初特朗普在7月7日致信石破茂,表示從8月1日起將對日本幾乎所有輸美商品征收25%關稅,毫無商量余地。
7月22日,特朗普通過社交媒體高調宣布:美國與日本達成一項“歷史性協議”。協議規定,美國將對所有日本輸美商品統一征收15%的對等關稅。而日本則需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并進一步開放農產品市場,尤其是大米。
而最終的15%,被渲染成“談判成果”。這正是特朗普標志性的“極限施壓”——先把價格抬高,再降下來給對方一個“臺階”。
日本國內徹底炸了鍋
正當美國這邊歡慶鼓舞,大贏特贏的時候,這一消息傳到日本國內,就變成了另一番場景。
一聽協議內容,日本徹底炸開了鍋,日本網民瞬間“天塌了”,紛紛破防,如此“喪權辱國”的條款,內閣政府是怎么憑著良心答應的。
如此不平等的協議內容,和之前的“廣島協議”又有什么區別,時隔40年,日本依舊沒有硬氣一點,再次向美國“投降”。
大多數日本網友將矛頭對準日本首相石破茂,怒斥他“,賣國”、“實在無能”,應當立馬辭職謝罪。
日本人民記憶中的廣場協議
回顧歷史,1985年的“廣場協議”堪稱日本經濟發展的一道“分水嶺”。
協議的核心內容是通過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促使美元對主要貨幣貶值,其中日元升值幅度最大。協議簽訂后,日元兌美元匯率大幅攀升,從1美元兌250日元左右,一路飆升到1美元兌80日元的歷史高點。
泡沫終究是脆弱的,1990年,日本政府為了抑制泡沫經濟,開始實施緊縮的貨幣政策,連續上調利率。這導致日本經濟陷入了長達十幾年的衰退期,至今仍未完全恢復元氣。
一份“盟約”,代價是日本的經濟命脈
這份協議的條款,字字句句都透著冰冷,刀刀見血地砍向日本的經濟支柱。高達15%的永久性關稅只是開胃菜。
日本車企的噩夢還歷歷在目。當初為了在美國市場硬扛25%的關稅,他們不惜降價近兩成血拼,換來的卻是利潤暴跌和17%的份額萎縮。如今這15%,不過是把割肉流血的痛楚,變成了制度性的慢性失血。
協議的另一只手,伸向了日本最敏感的腹地——農業。美國廉價的農產品,尤其是大米,將毫無阻礙地涌入。同時,日本還必須向美國進行一筆高達5500億美元的“投資”。這筆錢,幾乎是日本2024年國家預算的三分之二。
這不是投資,這是把錢裝進別人的口袋
5500億美元,聽上去是投資,可協議的下一行小字,卻讓人不寒而栗。
這筆巨額投資所產生的利潤,美國要拿走近九成,只留給日本區區一成。這哪里是投資?分明就是一場精心包裝的“供養”,是把日本的國庫當成了美國的提款機。
更絕的是,協議還強迫日本大量采購美國的化石能源。一來一回,日本對美那點可憐的貿易順差,將被徹底抹平,甚至變為逆差。可以預見,為了填補這個窟窿,日本政府除了增稅,恐怕別無他法。
從出口被鎖喉,到市場被闖入,再到財富被虹吸。這根本不是一份平等的貿易協定,而是一份徹頭徹尾的“經濟占領”方案。
首相的政治豪賭,賭上了自己的烏紗帽
協議墨跡未干,日本國內已是怒火滔天。社交媒體上,“賣國賊”、“喪權辱國”的罵聲直沖熱搜。民調結果更是慘不忍睹,六成民眾對政府的軟弱表達憤慨,四成人干脆直接要求首相石破茂下臺。
面對洶涌的民意,石破茂在記者會上臉色蒼白地辯解,稱開放大米市場“不會犧牲農業”,對美投資是為了“經濟安保”。但這種空洞的言辭,在冰冷的現實面前,顯得無比可笑。
日本農民望著自家每噸高達2000美元的國產米,再看看即將涌入的、售價僅800美元的美國大米,除了絕望,還剩下什么?這已不是競爭,而是來自強權的“降維打擊”。
歷史的幽靈,從未在東京上空散去
時光倒流四十年,1985年的紐約廣場飯店,一份《廣場協議》讓日本經濟陷入了長達三十年的停滯。日元被迫在三年內升值50%,出口產業瞬間崩潰,無數人的命運就此改寫。
歷史,總在不經意間押著相同的韻腳。很多人不解,日本手握超過一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這張牌足以讓白宮陷入債務深淵,為何在談判桌上卻如此不堪一擊?
一位匿名的日本官員道出了實情:“我們不敢,我們怕動搖日美同盟的根基。”
這種深入骨髓的恐懼,從二戰后麥克阿瑟踏上日本土地的那一刻起,就成了這個國家難以擺脫的烙印。也正是看透了這一點,特朗普才敢在社交媒體上毫不掩飾地寫下“按照我的指示達成協議”,姿態盡顯傲慢。所謂的盟友,在絕對的強權面前,不過是待宰的羔羊。
結語
石破茂的辭職已成定局,但正如一位東京大學的教授所問:“首相走了,日本的困境會走嗎?”
四十年前,一位日本退休職員在日記里寫下“天塌下來了”。四十年后,“天塌下來了”再次成為日本網絡的熱搜詞。
信息來源:環球網、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