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中,有一部分患者會報告說,自己是由多個知曉彼此的人格組成的集合體,這些人格輪流在意識"舞臺"的前臺切換,就像戲劇中的不同角色。
分離性身份障礙(DID)是一個具有臨床重要性的議題,但常被媒體誤傳。DID是一種個體在意識中體驗到多重人格存在的病癥。通俗的來說,就是人們認知里的“多重人格障礙”,他們的體內存在多種身份或人格狀態,并且身體隨時都會被這些不同的人格進行控制。?
根據DSM-5診斷標準,患者必須至少存在兩個獨立人格。每個"角色"都有獨特的個性、記憶和與世界的互動方式——這更像是即興開放麥之夜而非專業劇團表演,因為表演者們互不相識,且會突然搶奪麥克風控制權。由于人格切換導致的意識轉換,患者常出現日常記憶斷層。
多重人格間的切換會嚴重影響就業、人際關系和日常任務。DID患者體內仿佛居住著多個人格輪流掌舵。他們可能出現記憶空白或行為不一致,導致難以維持穩定的人際關系。
該病癥通常與童年嚴重創傷(如虐待或忽視)相關。理論認為,分裂多重人格是大腦應對極端壓力的防御機制——通過創造獨立身份來管理創傷體驗。尤其是童年受創者可能表現出幻想傾向、解離特質、媒介影響、社交孤立及治療期待。有證據表明,DID形成的四要素有:1. 個體的解離能力 2. 童年創傷經歷 3. 外部情感支持的缺失。前三要素共同催生第四要素——具有獨立名稱身份的人格碎片。
DID的評估與治療
成人DID患病率約1-1.5%,診斷挑戰在于其癥狀與其他精神障礙的重疊性。例如DID易與PTSD混淆,因兩者均涉及認知失調和記憶缺失。臨床評估中需通過解離現象的鑒別(如使用量表)來區分。
常用評估工具包括:
解離體驗量表(28項自評問卷,評估吸收、人格解體、現實感喪失和失憶)
解離問卷(63項,測量身份混亂、失控感等)
情緒調節困難量表(36項,評估情緒接納、目標行為等)
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與DSM-5創傷后診斷量表
治療方面,DID主要通過心理治療促進人格整合。藥物(如抗抑郁/焦慮藥)可緩解共病癥狀,但缺乏單獨用藥證據。需避免苯二氮?類藥物,因為有加劇情緒不穩的風險。
核心療法是:
治療師逐步了解各人格(alters)
追溯其形成前的創傷史
通過創傷修復促進人格整合
部分患者可采用催眠療法或眼動脫敏再處理(EMDR)緩解情緒癥狀(Paulson S. 2007)。治療方案需高度個體化。
值得一提的是,患者的安全需要重點關注。人格切換可能導致藥物依從性差、風險行為增加等。所以建立支持系統至關重要,但需平衡隱私保護。親人朋友可能對DID存在誤解,需加強心理教育。
DID與多元身份的鑒別
討論DID還必須涉及新興的"多元身份"現象。多元身份在DSM-5中不被認可,但它在社交媒體上越來越受歡迎。"系統"群體將人格稱為"系統伙伴"(headmates),他們彼此有共同意識,通常記得白天發生的事情,這與有記憶斷層的DID不同。他們可以在各個身份中有意識的自主切換,而在DID中,切換是為了應對創傷事件或壓力引發。多元身份的人基本能維持日常功能。
這與內部家庭系統療法(IFST)的"內在部分"概念存在理念重疊。IFST認為所有人都有內在角色沖突需調和,而多元身份群體視此為正常多樣性表現。
DID和多元身份的鑒別核心在功能影響方面:
DID:功能受損,治療旨在培養改變者之間的意識,并促進融入一個統一的整體。
多元身份:日常功能正常,視多樣性為身份特質。
鑒別評估的時候需要關注:
記憶共享性。??
身份切換是否引發困擾。?????
社交媒體影響程度。
社會功能(學業/職業/社交)。
在評估這些條件時,也需要考慮關系中的動態,特別是家庭關系。家庭對解離性身份障礙(DID)和多元身份表現出不同的反應。
DID家庭常因記憶斷層和身份不可控性感到困惑,當個人缺乏對自己身份轉變的洞察力時,家庭可能會發現難以理解。
多元身份家庭可能經歷類似性別多元化的接納過程,接受多重身份的個人可以使用“出柜”等術語,并采用替代代詞。多元身份群體的治療訴求通常聚焦共病問題(如抑郁),而非人格整合。
大話精神編譯,轉載請聯系編輯部。
投稿請聯系:dahuajingshen@126.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