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關稅大棒繼續攪得全球風云變色,昨晚正式宣布簽署行政令,對所有進口汽車征收25%關稅。
并且宣稱,對藥物、芯片、木材和其它行業的加稅在未來幾天將陸續公布。
美股望風而逃,納指跌了2.04%,英偉達跌5.74%,特斯拉跌5.58%。
A股則繼續圍繞著三條主線博弈——
金融:保險+1.02%
資源:化學原料+1.92%、農藥獸藥+1.91%、化學制品+1.70%、化肥行業+1.19%
自主可控:電子化學品+3.98%、半導體+0.80%、生物制品+2.27%、化學制藥+2.0%
自主可控板塊的上漲,跟即將出臺的藥物、芯片加稅預期關系緊密。
另外,近期半導體設備板塊的上漲,跟正在舉辦的“2025中國國際半導體展”也有很大關系。
其中,新凱來的首次公開亮相和業內人士的交流,讓市場樂觀情緒不斷攀升。
從業內交流的傳聞來看,今明兩年實現全國產化5nm芯片大規模量產的概率在90%以上。
從上周開始,君臨就深入關注資源漲價的機會和邏輯。
前幾天的文章分別講了黃金、銅、雙季戊四醇、碳酸鍶、鈦白粉等品種的機會。
今天,我們做一個更全面的梳理。
以下是按年初至3月25日的價格漲幅來排名:
1,雙季戊四醇:75%
漲價原因:供給端收縮+需求擴張。
行業龍頭湖北宜化因環保問題搬遷導致產能收縮(2025年6月停產,2027年復產)。
40%需求來自PCB產業,由于下游AI服務器需求繁榮,整個行業都處于高景氣中。
庫存基本已被清空,價格從去年10月份的2.5萬起步,年初漲到4萬,今年3月漲到了7萬,業內預計,未來可能漲到20萬以上。
核心標的:中毅達
2,硫酸:53.1%
漲價原因:海外供應鏈危機+國內集中檢修
全球銅礦供應緊缺(如剛果金動亂)導致冶煉廠加工費承壓,硫酸副產品供應減少。紅海航運危機也推升了硫磺到岸成本32美元/噸,加劇國內進口壓力。
國內硫酸企業近期集中檢修(安徽、湖北等地),檢修產能超380萬噸/年,開工率降至66%。
2024年3月份的價格為173元/噸,今年3月達到675元/噸,同比漲幅已高達3.9倍。
核心標的:華爾泰、粵桂股份、江西銅業、銅陵有色
3,電解鈷:43.4%
漲價原因:
今年2-3月,國內電解鈷片市場價從15.42萬元/噸飆升至23.8萬元/噸,累計上漲8.38萬元/噸,創近十年最大單月漲幅。
剛果(金)鈷礦產量占全球76%,由于暫停出口4個月導致全球供應減少約25%,國內庫存僅能維持3個月,供需格局迅速從過剩轉向短缺。
核心標的:洛陽鉬業、華友鈷業、寒銳鈷業
4,三氯甲烷:38.8%
漲價原因:供給端收縮+需求爆發
山東地區龍頭企業封盤限產,導致庫存周期壓縮至3個月。
下游需求主要來自制冷劑,因家電補貼政策+搶出口,今年1-2月全國空調銷售3452.4萬臺,同比增長20.6%,出口量1995.1萬臺,同比增長30.9%。
核心標的:魯西化工、巨化股份
5,銻:31.6%
漲價原因:出口管制
2025年全球銻供需缺口預計2.5萬-3.1萬噸,國內庫存同比下降45%,處于歷史低位。
主要原因是中國自2024年9月實施銻品出口管制,出口量驟降,海外供應短缺推高外盤價格,反向傳導至國內。
核心標的:湖南黃金、華鈺礦業
6,溴素:30.23%
漲價原因:海外供應短缺
溴素下游為阻燃劑,目前主要用鹽湖鹵水提取,國家政策鼓勵利用海水提取溴,屬于深海經濟中的稀缺漲價品種。
截止3月25日,溴素價格28000元/噸,較年初漲價6500元/噸,近五年最高價為2021年的69000元/噸。
我國溴素進口依存度高達50%,2024年國內消費14-15萬噸,但國內產量僅7-8萬噸,進口了6-7萬噸。
海外溴素巨頭ICL產能28萬噸,全球市占率33%,因氯氣裝置故障,近期減產約一半產能。
核心標的:山東?;?、魯北化工、亞鉀國際
7,三氯乙烯:18.3%
漲價原因:需求爆發
3月上旬,三氯乙烯周漲幅達9.8%,市場均價突破1.2萬元/噸。
下游需求主要來自制冷劑,因家電補貼政策+搶出口,今年1-2月全國空調銷售同比增長20.6%,出口量同比增長30.9%。
核心標的:濱化股份(產能8萬噸/年,占國內17.8%份額)
8,黃金:15.1%
漲價原因:央行購買+避險需求
金磚國家中國、俄羅斯、巴西等推動去美元化進程,2024年央行購金量占全球需求增量的70%。
今年以來,中東局勢動蕩+美國推動關稅戰+發達國家經濟衰退的擔憂,又進一步推動了避險需求的激增。
核心標的:山東黃金、中金黃金、赤峰黃金、銀泰黃金
9,錫:14.4%
漲價原因:供給端收縮
剛果(金)沖突升級,Bisie錫礦停產(占全球供應6%),若停產至年底,2025年供應減少1.4萬噸。緬甸沖突繼續,佤邦錫礦原計劃2025年下半年復產,但進度延遲,全年供應增量僅1萬噸。
今年以來,國內庫存同比下降45%,處于歷史低位。
核心標的:錫業股份、興業銀錫、華錫有色
10,光伏玻璃:12.8%
漲價原因:政策驅動的搶裝潮
今年3月,光伏玻璃價格顯著上漲,2.0mm單鍍面板報價13.5-14元/平米(環比+1元),3.2mm單鍍面板價格20-22.5元/平米(環比+2-3元)。
今年出臺的電價市場化改革,導致6月1日后并網項目收益不確定性增加,刺激企業加速在5月前完成分布式光伏項目并網,形成了一輪“搶裝潮”。
核心標的:福萊特、信義光能
11,仔豬:12.8%
漲價原因:產能去化+豬病沖擊
能繁母豬存欄連續10個月下降,疊加冬季仔豬存活率降低,導致當前適重豬源供應逐月減少。
北方主產區(河南、山東)因2024年豬病影響,仔豬新生量同比下降23%,加劇市場短缺。
核心標的:牧原股份、溫氏股份
12,豆粕:12.5%
漲價原因:供給端收縮+替代品漲價
巴西大豆上市推遲疊加美國關稅政策(加征10%),2—3月進口量預估不足1000萬噸(近9年次低),進口成本上升15%-20%。
另外,加拿大油菜籽反傾銷調查導致菜粕供應不確定性增加,價格上漲7.1%,推動飼料企業轉向豆粕。
目前,油廠豆粕庫存天數縮短至10—15天(往年同期20天),短期供應偏緊。
核心標的:北大荒、農發種業
13,釹鐵硼(稀土):11.9%
漲價原因:供給端收縮+需求爆發
緬甸稀土礦進口量因政局動蕩未恢復,2025年進口量同比下滑30%-42%,行業庫存天數縮短至33.83天。
下游產品電機,需求來自新能源車、風電、機器人等新興行業,增長快速。
核心標的:金力永磁、正海磁材、北方稀土、中國稀土
14,銅:10.4%
漲價原因:美國加稅導致的囤貨+套利
預計4月2日美國將對進口銅加征25%的關稅,從而推高銅價,吸引全球貿易商將銅庫存轉運到美國。
業內預測,未來幾周將有10萬—15萬噸精煉銅集中流入美國,突破歷史單月進口紀錄,加速庫存短缺。
核心標的:江西銅業、云南銅業、銅陵有色、北方銅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