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Gartner Marketing Predictions,內容有所刪改
文 | Isaac
在數字化及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動下,營銷領域正經歷著深刻變革。
表面上,生成式 AI 的崛起改變了內容生產和交互的方式,品牌開始適應新的算法和內容策略,以確保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可見性和影響力;而暗地里,人們對數字生活的焦慮感也在上升,數據安全、AI 監管的不確定性讓人擔憂,鋪天蓋地的信息轟炸也讓人身心疲憊,不少人開始選擇回歸現實世界。
也許在 2028 年的某天,品牌直播間里,AI 主播正以每秒十條的速度回復觀眾提問,精準推薦商品;千里之外的線下市集,一群年輕人圍著手工咖啡攤位,用紙質優惠券兌換飲品——這兩個割裂的場景,悄然勾勒出未來營銷的魔幻現實。
以上描述不是妄想,全球領先的研究與咨詢公司 Gartner 近期發布了一份《2025 年營銷預測》,對 2025 年及未來的營銷環境提出六大核心趨勢預測,為營銷人員關于未來幾年的營銷環境可能發生的變化方向提供了可靠參考。
1
AI助手將擠占移動應用份額
據 Gartner 預測,到 2027 年,全球移動應用的使用率將下降 25%,越來越多的用戶會選擇 AI 助手來滿足日常需求。事實上,已有數據表明,2024 年第二季度,iOS 和 Google Play 的應用下載量同比下降 1.7%,而 ChatGPT 等 AI 應用的增長卻異常迅猛。
在這一趨 勢下,對于原本 不太依賴移動應用獲取收入的品牌,也許開發成本會得到降低。 但對于高度依賴移動應用的企業而言,這無疑是個挑戰——當用戶更多依靠 AI 助手來完成任務,品牌就更難直接獲取用戶數據。
因此,品牌需重新思考并規劃移動應用戰略,考慮嘗試將 AI 助手融入到目前的移動應用部署中,以提升用戶參與度和品 牌影響力。
2
品牌要讓自己的內容被AI“讀懂”
隨著 AI 搜索引擎的普及,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正在改變。Gartner 預測,到 2026 年,超過三分之一的網絡內容將是為 AI 和搜索引擎優化而產出,而不再只是面向人類讀者。
2024 年,品牌的自然搜索流量增長幾乎停滯,卻仍有 45%的 CMO 增加了付費搜索預算,40%增加了 SEO 投入。這表明盡管傳統 SEO 效果有限,企業仍然重視搜索營銷,但需要調整內容策略以適應 AI 驅動的搜索環境。
舉個例子,如果一篇介紹餐廳的文章信息混亂,缺少清晰的地址或評分,AI 搜索引擎在總結時可能會忽略它,導致用戶根本看不到這家餐廳。因此,品牌需要確保內容既能吸引用戶,又能被 AI 輕松“讀懂”,這不僅考驗品牌的內容策略,還涉及人才培養和長期規劃。
3
放棄動態定價,贏回消費者信任
現在很多品牌喜歡用動態定價(比如機票、酒店價格隨時變),但這種價格策略正在消耗消費者信任。
盡管動態定價算法在短期內能為品牌帶來收益,但 48% 的消費者并不認為它有助于獲得最佳價格。統一透明的定價策略則能夠幫助建立品牌信任,有近八成顧客更相信明碼標價的商家。
Gartner 預測,到 2028 年,一半采用動態定價的B2C公司將放棄這一策略,轉向更穩定、透明的定價體系,以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因此,企業需要在短期利潤和長期品牌建設之間找到平衡,若仍采用動態定價,也要確保其對用戶公平,并清晰傳達定價邏輯。
4
“數字排毒”推動線下渠道崛起
“數字排毒”指的是“一個人一段時間內避免或減少使用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以此來緩解壓力或專注于現實世界中的社交聯系”。
當社媒和智能設備近乎占據生活的大部分時間,人們對其產生的依賴問題正日益凸顯,或難以自控使用時長,或脫離設備時產生焦慮反應,公眾對數字過載的警覺意識逐步覺醒。由此“數字排毒”的觀念開始興起,越來越多的人主動縮減屏幕使用時間,轉而通過線下社交、實體消費等途徑,尋求數字世界與現實生活的平衡支點。
在“數字排毒”趨勢的影響下,預測到 2028 年,品牌的營銷預算將有 70% 投入線下渠道,以更直接地觸達消費者。這要求企業重新思考營銷策略,不再單一依賴數字營銷,而是采取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創造更加沉浸式的品牌體驗。
5
為 AI 交互時代到來做好準備
雖然現有大型語言模型缺乏自主執行復雜任務和適應動態環境的能力,但隨著 AI 智能水平提升,新的 AI 智能體將快速擴展,應用于客戶服務、個性化推薦等場景。據 Gartner 預測,到 2027 年,85%的客戶數據將來自自動化互動或由 AI 智能體主導的交互。
一方面,營銷人員要對即將到來的智能體時代做好充足的數據準備,確保數據準確、無偏見,規范數據收集與使用。只有這樣的高質量數據才能最大程度地做好 AI 驅動下的消費者洞察;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 AI 使用過程中帶來的風險問題,AI 智能體的發展速度將遠超人類團隊的監管能力,可能導致性能失控、隱私安全或倫理爭議。營銷人員需界定 AI 智能體的“行動邊界”,即何時允許其自主決策,何時需人工干預。
當 AI 智能體成為客戶互動主力,企業必須“先治數據,再放權力”,把握 AI 時代數據質量與倫理規范的生死線。
Gartner 的以上六大洞察揭示了一個不可逆的趨勢:AI 正從工具升級為“協作者”。在 AI 深度融入營銷的時代,營銷人需以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敢的行動力,積極擁抱變革。在這場人機共生的新競賽中,唯有無畏擁抱變化、堅守人性底線的品牌,才能穿越周期,真正與未來共生。
不錯過我們的每一篇推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