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松竹作為大學教授、博士,有良好的藝術背景,其山水畫創作呈現出多元而豐富的藝術風貌。她的作品大致可分為三類:“夜景”系列、新圖式探索、青綠山水的創新。
第一類是“夜景”系列。“夜景山水”作為她博士論文研究課題的延伸,體現了她將學術研究的深刻性、理性與嚴謹性融入藝術實踐的獨特方式。這類作品不僅承襲了她在論文中的核心理念,更是她將思考實踐化的體現,也是其在藝術實踐中不斷探索與拓展的成果。盡管筆墨語言根植于傳統,但在形式上卻展現出大膽的創新性探索和拓展,她的“夜景山水”作品在藝術觀念和作品形式上已經走進當代水墨探索的先行行列,作品通過概念與個人理念的運用,在哲學與美學價值的追求上跨越了時間的界限,打破了現實的束縛,展現出一種當代的藝術視角,探討了“夜景山水”在當代水墨藝術中的地位和創新意義。她的“夜景山水”系列作品通過獨特的筆墨運用和形式創新,營造出一種神秘、深邃的意境,引發觀者對自然、宇宙和人生的思考。
第二類是關于筆墨外延與視覺革新的作品。這類作品通過筆墨外延構建出新圖式。周松竹在保留對傳統山水文化的敬畏之心與對古法筆墨深厚情感的同時,還以單純的水墨語言和畫面邊緣的創新元素映射出自己內心的探索軌跡與思想波動。作品雖遵循傳統筆墨的規范,卻未受其局限,勇于在圖式上進行嘗試,使作品更富理性色彩,并成功構造出一種新的視覺形式。虛實、濃淡的對比并置以及筆墨外延在空間上的拓展,旨在營造一種時空的延續感。這種對空間的延伸或對時間的表達,不僅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視覺觀看方式,也是藝術家在這類作品中著力探索的方向。正如人類作為存在主體內心蘊含著無限的可能與表現力,周松竹的作品正是對這種內在空間的藝術化詮釋。從當代意義上講,傳統山水畫被一層歷史的迷霧所籠罩,那份歷經時間沉淀的沉穩,無疑是無法復制的時代經典。然而,在當代語境下,我們更應思考的是,如何在冷靜之后為過去的藝術形式畫上句號,或在其基礎上增添新的注腳。周松竹通過筆墨外延構建新圖式,利用形式語言對人的知覺產生的影響,帶來全新的觀看體驗。
雪映云光(國畫) 周松竹
第三類則是創新的青綠山水,她的處理方式與眾不同,試圖將青綠山水的局部細節放大,通過平面化、構成化的手法,賦予作品一種設計感。這種構圖方式如同現代設計一般,重新定義了視覺形式,形成了具有現代趣味的繪畫風格,更貼近她的現實生活狀態與個人審美偏好,色彩明快,充滿活力,與她的精神世界相呼應。形式的創新和色彩的運用,展現出她對當代社會和生活的獨特感悟。
綜上所述,周松竹近年來在山水畫領域進行了深入而細致的研究,無論哪一類山水畫探索,都充分體現了她在山水畫創作與研究中嚴謹、理性、深入的精神風貌。她在傳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創新,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風貌和深厚的藝術造詣。她的作品不僅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也為傳統山水畫在當代語境下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為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所所長)
夢境清居(國畫) 周松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