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估值即將突破2萬億,有人卻更看好DeepSeek
面對DeepSeek、Grok、Gemini等“后輩們”今年的輪番轟炸,OpenAI終于不裝了,攤牌了。
就在剛剛,一則重磅消息引發了全球的關注——OpenAI即將完成史上最大規模的一輪融資。
知情人士透露,由軟銀集團領投的4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05.52億元)融資正在進行中。
根據研究公司PitchBook的數據,此輪融資完成后,OpenAI的估值將達到驚人的3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8萬億元),堪比抖音集團的最新估值。
圖源:抖音
此次融資由軟銀集團領投,包括Magnetar Capital、Coatue Management及Founders Fund在內的多家知名投資機構也參與其中。
軟銀計劃先向OpenAI投資75億美元,其余投資者再貢獻25億美元。
而今年晚些時候還將有第二筆300億美元的投資,其中225億美元來自軟銀,75億美元來自投資者財團。
如此巨大的融資規模和估值,可謂是再一次將OpenAI推向了人工智能領域的最前沿。
但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春節剛過,中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DeepSeek火爆全球之時,OpenAI就對外放出過這筆融資的消息,試圖以此提振外界的信心。
當時,DeepSeek橫空出世,帶著訓練成本僅為GPT的1/20的大模型席卷全球AI用戶,給OpenAI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甚至一度導致美國科技巨頭的股票市值大幅下跌。
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也公開承認 DeepSeek 模型的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在價格方面。
圖源:X平臺
或許正因如此,面對OpenAI即將收獲的“天價融資”,許多網友在驚訝的同時,卻更好奇DeepSeek的未來價值。
“如果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想要融資,相信幾乎全球的投資機構都不會拒絕,那么DeepSeek的估值又會有多高?”
不過,這也僅存在于網友們的臆想之中。
前不久,梁文鋒堅定地表示,并不急于尋求外部投資。
他的主要顧慮在于,外部投資者可能會干預DeepSeek的決策方向,使其偏離基礎研究的長期目標。
梁文鋒強調,自己更愿意保持投身于科學項目研究的初心,而非急于通過現有成果賺取短期利益。
這種對科學研究的執著和對長期目標的堅守,讓梁文鋒在眾多科技創業者中脫穎而出,也贏得了圈內人士的尊重。
不過,盡管DeepSeek目前并不急于尋求外部投資,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沒有商業化的計劃。
事實上,DeepSeek已經在積極探索如何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實際的商業場景中,并計劃與多家科技巨頭展開合作。
梁文鋒與DeepSeek的發展潛力
梁文鋒不打算這么快為DeepSeek融資,或許也與他早年創立幻方的創業經歷有一定關系。
作為DeepSeek創始人的梁文鋒,當年確實發家于量化交易領域。
梁文鋒本科和研究生均畢業于浙江大學,擁有信息與電子工程學系的本科和碩士學位。
圖源:微博
早在2008年,他就開始帶領團隊探索利用機器學習等技術進行全自動量化交易。
2015年,他與幾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創立了杭州幻方科技有限公司(后更名為浙江九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即幻方量化。
憑借卓越的投資眼光和戰略能力,梁文鋒帶領幻方量化迅速成長為中國頂級的量化對沖基金之一。
截至2019年,幻方量化的資金管理規模就已突破百億元。
幻方量化的成功為 DeepSeek 的創立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資金支持。
據了解,DeepSeek的第一期研發投入高達30億元人民幣,全部由幻方量化自主出資。
此外,幻方量化還為 DeepSeek 提供了充足的計算資源,包括數千張英偉達的高性能GPU芯片,這對于訓練大規模AI模型至關重要。
于是,DeepSeek應運而生。
背靠幻方的DeepSeek本身還擁有強大的成本控制能力,這使得其在短期內根本不缺資金,這也是梁文鋒的底氣所在。
圖源:新華社
近期,DeepSeek悄悄更新了自己的V3模型,發布了新版本DeepSeek-V3-0324
該模型不僅在編程、中文編寫等能力上大幅提升,而且在成本控制上也格外出色。
據測試數據顯示,新V3模型的花費甚至比自家R1模型還低很多,只需大約1/5,擁有高到令人發指的性價比。
此外,在前段時間,DeepSeek 還公開了自己的盈利情況——理論年收入高達約2億美元。
盡管 DeepSeek 方面也表示,由于其定價策略和免費使用的政策,實際收入要低于這個數字,但即使如此,DeepSeek也已經達到了一家美國估值100億美元的公司的水平。
圖源:X平臺
考慮到 AI 行業的發展速度和DeepSeek目前所展現出的技術實力和成本優勢,理論上其擁有巨大的估值潛力。
而就在今年,DeepSeek還將發布全新推理模型R2,屆時是否還會引起新一輪風暴?
或許最后真會如網友所說,只要梁文鋒想,DeepSeek的估值可能會高得嚇人。
“天價融資”背后,孫正義的AI野心
回到OpenAI這筆“天價融資”上,領投的軟銀集團背后同樣站著一個傳奇人物——前日本首富孫正義。
孫正義的商業帝國從軟件分銷起步,而他本人更是以大膽的投資風格和對新興技術的敏銳洞察力聞名于世。
早在互聯網泡沫時期,孫正義就憑借對雅虎和阿里巴巴的大膽投資,奠定了軟銀在全球科技投資領域的地位。
他對阿里巴巴的投資,更是被譽為投資史上的經典案例。
如今,孫正義將目光投向了人工智能領域。
不過,他對AI的野心早在多年前就已顯現。
他深知,人工智能將是未來科技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因此不惜重金投入,試圖在這場科技革命中占據一席之地。
早在OpenAI成立初期,孫正義就曾計劃向其注資。然而,當時OpenAI最終選擇了微軟作為主要投資方,這讓孫正義錯過了早期布局的機會。
但孫正義從未放棄對AI領域的關注和投入。
圖源:抖音
此次軟銀領投400億美元,不僅單純是對OpenAI的認可,更是孫正義不愿再次錯過AI這一風口的強烈信號。
孫正義的投資風格一向大膽且具有前瞻性,他擅長在市場尚未充分認識到某個領域潛力時,提前布局并投入重金。
這種投資策略,讓他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成功捕捉到了多個科技領域的重大機遇。
這也是為什么OpenAI此次的融資會受到全球關注的原因之一。
此外,孫正義的投資視野大概率不會局限于OpenAI這一家公司。
就憑他這么多年的投資經驗與膽魄,說不定未來若是梁文鋒開放DeepSeek的融資窗口,主要投資者或許還會有孫正義的名字。
從孫正義的投資風格來看,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DeepSeek在技術上的突破和市場上的表現已經引起了全球的關注,其強大且高性價比的各種模型和保持開源的技術理念,足以讓孫正義無法忽視DeepSeek的投資潛力。
如果孫正義能夠成功投資DeepSeek,這將進一步鞏固他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戰略布局,也將為DeepSeek的發展帶來更多的資源和機遇。
總的來說,OpenAI的“天價融資”不僅是其自身的里程碑,也是AI行業競爭淘汰進一步加劇的信號。
隨著越來越多的資本涌入AI領域,市場競爭將變得更加激烈。
那些能夠持續創新、優化成本并保持技術領先的企業,將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而那些無法跟上技術發展步伐的企業,將逐漸被淘汰。
這場融資不僅是資金的注入,更是對人工智能企業未來發展潛力的一次重要考驗。
作者 | 劉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