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
每個行業都是一樣的。
這兩年,越來越多開發商開始轉型,不拿地不賣房,只做代建。與此同時,也有新力軍躍躍欲試。
譬如貝殼,又如得力。
01
貝殼做豪宅得力瘋狂拿地
前一陣子,貝殼首個操盤項目規劃曝光。
根據規劃,整個項目僅有108套單位,套均面積卻超過360平方米,所有戶型都在200平方米以上。
這定位,要比很多豪宅都純粹了。
產品方面,也有小小的震撼——
樓棟布局沒有做主流的板樓設計,而是打造4棟15F-16F塔樓圍合布局,但區別于我們熟悉的塔樓,每棟樓又有一定的弧度,形似“蝴蝶”。
這樣的設計,除了外立面更靈動好看,還能提升每一戶的景觀視野和日照通風等。
根據路透戶型圖,可以看到建面約373㎡戶型做到U型三面采光方廳,邊長約10米,面積近100平!
這是真·全景觀艙。
全屋四個陽臺,動靜完全分離,四臥室全套房設計,三梯兩戶的雙動線,獨立電梯陽光廳入戶。
不過,走廊超長和通透度較差的缺點也比較明顯。
價格暫未公布,但從同一區域、另一個項目錦宸府銷售價格中,可窺探一二。
2024年3月,同區域首個“雙限地”項目錦宸府推出建面約239/278平大平層,精裝單價3.5萬~5.1萬元/平方米,總價段在1000萬~1400萬元。
不過,該地塊為“雙限地”,成交樓面價20600元/平方米,清水房限價36000元/平方米。
而貝殼的這個項目,樓面價已經去到27300元/平,比錦宸府還要高出6千多元/平。
因此,其未來套均售價一定是高于錦宸府的,總價千萬起步,可以說是毫無懸念。
如果說,貝殼只能算是半跨界,那么近期在房地產市場瘋狂蹦跶的得力,那就是完完全全踩過界了。
沒錯,就是那個賣筆和本子的文具品牌,得力。
春節后到現在,得力已經在寧波市通過參與土拍,拿下兩宗宅地,累計耗資近 19 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其實從去年到目前為止,得力已經在在寧波、湖州等地的土地市場上,共計拿下8宗地塊,累計拿地金額超過42.5億元。
就說傳統房企,都沒有幾家能這么財大氣粗。而且,人家不僅拿地進取,賣房成績確實也還行。
根據中指研究院《2024年1-12月寧波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TOP20》顯示,2024年,得力房產以48.5億元銷售額位列第8,較2023年第17位顯著上升。
02
實業公司跨界 抄底信號?
無獨有偶,除了文具大王得力,這兩年來還有很多實業公司進軍房地產領域,譬如“紐扣大王”章卡鵬建立的偉星房產、“防水一哥”的東方雨虹等。
其中,偉星房產也是非常舍得砸錢。
中指院數據顯示,2024年,偉星房產權益拿地金額52億元,在民營房企中拿地金額排名全國第五。
在今年年2月的合肥土拍市場上,偉星地產以5.1億元價格競得包河區BH202401號地塊,樓面價約21494元/平方米,刷新了包河區的樓面價紀錄。
你看這些公司,基本一出手就是區域/城市地王,做的多是中高端項目,完全就是重倉入局。
跟很多人想象的,從剛需項目開始以及小打小鬧的“試水”策略是完全相反的。
這個現象,還挺有意思的。
一方面,房地產仍未徹底走出低谷期,這些公司卻選擇了擇機殺入,大肆擴張,能看出來他們多少有“抄底”“押注”的意思。
當然,這也說明他們看好房地產的未來。
加之目前土拍市場上的宅地,素質和性價比普遍較高,傳統房企參拍又相對地謹慎。
從時機上來說,當下確實是這些不差錢的公司,殺入房地產市場的最佳時機。
另一方面,這些實業公司大部分有米,又有資源,現金流和抗風險能力,要比很多房地產公司還強。
借助自身優勢進入房地產領域,無疑可以實現業務的多元化,還有機會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
說得直白點,這些公司在原本的行業領域,已經是第一梯隊,再往上升,空間有限難度也大。
換一個賽道,說不定還有新的機會。
與此同時,隨著這批公司跨界殺入,傳統開發商可能會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
產品迭代,花樣營銷,行業內卷,看來還得持續。
注:1*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2*本文只供參照,不構成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