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裝備制造業龍頭企業濰柴動力2024年創造了歷史最佳盈利數據,實現營收2157億元同比增長0.8%,歸母凈利潤達到114億元同比增長26.5%,這也是該公司首次實現百億元凈利潤。較強的抗周期能力,充沛的現金流,充足的訂單,這為企業拓展了未來成長空間。同期,濰柴動力研發投入達到83億元,“自主創新+開放創新+基礎創新+工匠創新”的四位一體科技創新體系,成為突破技術限制、資源限制、需求限制的關鍵所在。
2024年,濰柴動力正式啟用了未來科技試驗室,覆蓋的板塊包括新能源動力電池、燃料電池技術,國七排放后處理、電控技術、高可靠性摩擦磨損技術、潤滑技術等前沿基礎研究領域,是世界最大的多源動力綜合性試驗室。從實驗能力上看,可以實現整車整機、新能源商用車動力系統、未來技術三大研發平臺的全球領先。
剛剛過去的3月28日,以“新質新動力 向電向未來”為主題的山東重工濰柴集團新能源戰略轉型推進會在煙臺舉行,當日向外界展示了可以覆蓋重卡、輕卡和工程機械領域的全系列道路、非道路動力電池。該系列電池采用刀片電池技術,在行業內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可以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目前,濰柴動力明確將大力發展新能源業務,強化新能源與優勢業務資源整合,推動電驅動力總成產品內部客戶批量配套、外部客戶大幅拓展,確保增速跑贏行業。
再以體現國家制造業綜合水平的大缸徑高端發動機為例,其附加值極高,是濰柴動力極為重視的戰略板塊,2009年,濰柴動力收購法國博杜安切入大缸徑發動機領域,投入大量研發研發費用,用10年時間完成了全系列大缸徑高速發動機的開發布局。當下隨著AI產業的全球擴張,海通證券測算,2025至2030年,全球數據中心用1800kW大缸徑柴油發電機單體需求預計達到2萬-3萬臺,市場規模約300億元至500億元。中金認為,“大缸徑發動機將為濰柴動力打造新的成長曲線。”2024年,公司大缸徑發動機銷售數量達到8132臺,海外銷量占比62.2%。
擁有別人拿不走的關鍵核心技術,這是濰柴動力永爭第一的全球競爭邏輯。如今,他們正以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塑造發展新優勢。(記者 孫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