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最了解馬來西亞乃至東盟地區中小企業的培訓“教父”、杰青商學院創辦人兼董事長、拿督威拉?邱芓訸,對于中國企業近兩年到馬來西亞持續升溫的投資趨勢,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的“痛點”——對本土文化了解是比較膚淺的。
由此傳導的連鎖反應是,對市場預期過高可能會形成一種落差。
這種落差的出現不是市場本身造成的,而是對文化了解的不夠深入,容易出現誤讀。
如何找到最好的解題方法?
從趨勢上看,馬來西亞每天有很多來自中國及亞洲其他國家的考察團,尋找商業機會。事實上,這種考察+旅游的方式,只能起到對馬來西亞有一個初步認知的過程,而真正有效果的是要渠道下沉,深入中小企業了解他們的訴求和發展方向。
擁有近百萬東盟企業會員的杰青商學院,在渠道下沉方面顯然更有話語權。
一方面,東盟正處于人口紅利發展階段,對外資的吸引力持續升溫;另一方面,在宏觀經濟的影響下,東盟地區以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印尼、菲律賓為主要經濟體的國家,創業者如雨后春筍。
在馬來西亞,杰青商學院是最了解中小企業、手握會員企業最多的培訓機構。杰青商學院“封王”,不僅僅是會員數量眾多,更重要的讀懂中小企業的訴求,通過整合中國乃至亞洲的資源,讓中小企業有更好的商業模式、更好的成長空間和合作伙伴。
本篇,我們不去探討杰青商學院的商業模式,而是基于其創始人邱芓訸每年幾百場的培訓課程,在與數千家中小企業對話時,深刻洞察到這些會員企業,對中國企業到馬來西亞投資的看法、期待以及如何解決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存在的痛點。
本土文化才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靈魂
《馬來西亞智能家居網》:你每年舉辦幾百場的企業培訓,這些會員認為中國企業到馬來西亞投資,首先需要融合的是什么?
邱芓訸:最難融合的是文化。今天中國企業來投資,不是產品本身不受歡迎,而是文化認同還屬于初級階段。
其實,文化是最容易溝通的橋梁,但本土文化的理解卻不容易。舉例來說,過去馬來西亞消費者談到中國產品都會認為產品質量差、價格便宜,但今天正在逐漸改變這種看法。
從華為小米吉利汽車到海爾海信美的,從海底撈到各種飲品品牌,以及大大小小的零售和餐飲企業,為什么受歡迎?是因為這些產品本身具有本土文化的象征,或者講述品牌故事的時候,會讓本土消費者能感受到這個故事與他們密不可分。
今天的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已經學會了講故事,對本土文化的理解有了巨大進步,但我覺得還屬于初級階段。只有真正了解融入本土文化,才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
《馬來西亞智能家居網》:你能不能說具體一些,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本土文化做得不夠好的具體體現?
邱芓訸:馬來西亞有三大種族,每個族裔的飲食文化和消費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國,火鍋店生意很火,在馬來西亞我知道一些中國人的火鍋店生意冷清,因為選址不當,不了解周邊居民族裔消費偏好,所以生意不好。
中國現在的飲品品牌在馬來西亞很火,知名品牌包括中國本土的咖啡品牌也進入馬來西亞。為什么這些行業生意比較火,是因為他們的品牌、傳播方式等,更符合年輕人的訴求。一旦文化相通,肯定就會有更多的人接受中國品牌和產品。
中國企業了解馬來西亞市場需要找到更好的途徑
《馬來西亞智能家居網》:你覺得中國企業應該通過什么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本土文化、更好地了解企業訴求?
邱芓訸:很多中國企業包括亞洲其他國家到馬來西亞投資考察,我認為做得不夠深入。通常會與相關行業協會和一些企業家座談交流,這是必要的環節。
除此以外,我認為還需要做好兩點:
一是找專業數據機構。和一些專門行業數據機構進行交流是非常必要的。通過數據,能了解行業最真實的信息,有助于做出更好的決策。
二是找中小企業專業機構。這些專業機構最了解中小企業訴求,了解他們的目的,可以說是中國企業了解馬來西亞最佳的途徑。
這兩種方式會讓企業更全面、更有效地了解馬來西亞不同行業的趨勢。
希望中國更好的商業模式輸出到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智能家居網》:你剛才提到本土文化的問題,那么馬來西亞是否也要學習中國文化和商業模式創新?
邱芓訸:是的,這應該是雙向的。對于中國企業來說,到馬來西亞投資的心態其實更迫切,所以找到最好的途徑了解本地企業和市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實,馬來西亞包括東盟很多企業都在學習中國的商業模式。包括我們在給學員上課的時候,他們對中國企業成功或失敗的案例,是最感興趣的。
中國的商業模式、管理模式、營銷模式等方面的創新是具有領先優勢的,這也是為什么中國能夠快速做大,中國企業能夠在東南亞布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們也希望中國的企業或相關機構,能夠把好的商業模式輸出到馬來西亞。
與中國企業的互動將會提速
《馬來西亞智能家居網》:回到杰青商學院來看,你們能給中國企業提供哪些幫助?
邱芓訸:杰青商學院線上線下會員有100萬以上,遍及東南亞各個國家。當然,主戰場還是在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泰國和越南這幾個是東盟主要經濟體。
這些企業規模不等,有初創型企業,也有年收入十幾億令吉的企業,覆蓋各個行業。我們可以讓中國企業通過杰青商學院平臺,更好、更快地了解各個行業,同時為企業搭建生態鏈服務平臺。
我們搭建的平臺,除了學習管理和商業創新以外,有更多成功的案例,可以直接促成供需雙方的合作,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
2024年我們帶領很多企業到中國考察學習,學習中國智能制造、工業4.0、新零售業態等,幫助很多企業找到了潛在的合作伙伴。這將是我們重點為馬來西亞和中國企業服務的輸出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